查看原文
其他

薄板结构制造研究所入选全国榜样团队!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林忠钦院士团队——薄板结构制造研究所教师团队入选。


▲ 2017年,长江思源奖学金颁奖合影

薄板结构制造研究所教师团队创建于1996年,现有教职工26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获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优秀青年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人才计划27人次。二十多年来,在林忠钦院士的带领下,齐心协力、笃行不怠,先后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上海市总工会“工人先锋号”等光荣称号,依托研究所建立的上海市复杂薄板结构数字化制造重点实验室四次获评“优秀”。团队成长过程中,始终坚持将团队建设与个人发展有机结合,制定了以原创基础性研究和行业前瞻性研究为引领的科研规划蓝图,每位团队成员都能在蓝图上找到明确的学术定位,自由发展;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时,团队成员能顾全大局,自觉组合。这种科学的管理体制使团队成为一个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富有凝聚力的战斗堡垒。

以德为先,矢志不渝育人心


▲ 2011年,团队学子获第十二届

   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特等奖

▲ 2021年,团队指导学生荣获第十七届

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特等奖

团队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承担的2门本科课程均入选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指导的学生入选“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两次问鼎“挑战杯”全国特等奖,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金奖,上银优博论文银奖等,培养了五百余名硕士和博士,一大批学生毕业后选择与祖国同行,扎根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重点领域和基层一线建功立业;团队教师参与完成的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1项,多名教师获评上海交大“教书育人奖”、最受欢迎教师、凯原十佳优秀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等荣誉称号。团队提倡“饮水思源”的感恩情怀和“吃亏是福”的奉献精神,林忠钦院士率先垂范,将“长江学者成就奖”个人奖励100万元全部捐赠,设立“长江思源”励志奖学金和“长江思源”科技创新奖学金,先后资助学子100余人。


攻坚克难,砥砺科技报国志


▲ 林忠钦院士在工程实验一线

团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开展科技创新攻关,探索建立基于离线检测的中国“两毫米工程”技术体系,推动中国汽车车身制造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将技术体系拓展推广应用到国产大飞机、高速列车、大型船舶、运载火箭、数控机床、燃料电池等制造领域,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奖3项、省部级奖9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林忠钦院士被授予2022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牵头承担了国家973计划项目,研究成果在长征五号箭体薄壁结构制造过程中成功应用,保证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按时首发和长征三号高密度发射,获2018年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科技进步一等奖。

 团队主要成员开展科研攻关

 2023年,研究所党支部带领学生

   参观重点企业党员教育中心

历经15年科研攻关,形成燃料电池金属极板制造的“中国方案”,开发的金属极板支撑了我国第一辆金属极板燃料电池轿车和燃料电池客车开发,相关成果获2019年上海市技术发明特等奖、2021年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团队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打通燃料电池创新成果产业化最后一公里,孵化出上海治臻新能源装备、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等产业化公司,成为上海交大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标杆,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科研人员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开启中国氢能燃料电池金属极板的产业化之路,加速了我国燃料电池产业化进程,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转自:上海交通大学官微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