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共生天地 | 冬季共学班 班级简讯(第三十九期)

2021年2月7日
(第三十九期)


课 程 信 息

2月11日-2月13日 汉字/观影/云约站

2月14日:周末讨论课  直播9:30-11:30



学 习 园 地


【编者按】

黑板报的工作,甚是有趣!这饶有味道之处正在于,需要时时去触摸文字背后的那个生命,感动就是感动,无觉便是无觉,恍若跟人的交谈。有的是重复着“二手货”的文字,你也必是麻木的,因为那文字似乎已无生命,难以唤醒和碰触心灵。有的则是由心而发,寥寥几个字,也可见那生命在纸面上热情舞摆的样态,真的很神奇。由此不得不联想到林海老师经常提及的那个“会”字,我们无论是阅读经典还是观澜艺术,再到触摸他人的文字,其实都可以再现那面对面的场景,无处潜水,难得遁形。



如何看待孝,读《孝经》最重的是什么,舜为什么能为王?这里边有如此多的关联。我觉得听老师的课,让我觉得中国的历史原来是如此可爱,学习历史和经典是那么有意思。

----种豆

【小编:这是何等美妙之境界!】

 


活在当下,就用心就行了,损多余,益不足,天之道也。天性被呵护住的人,可能更容易找到符合自己性情的事来践行天道,损伤大的人要注意不被眼前的事务淹没,不被自己的惯性模式控制。对文明的要求,一定是每一个心性精神的展现,它一定是有精神的,一个人活不出精神来,此生就废了。善是生命无限展开的状态,配天,意无止境。老师的这几句话份量很重。

----张圣雪

【小编:真的很重,句句都在直指生命!】


昨天继续跟随董平老师,一起走近王阳明,开始第二讲:“心即理”与“致良知”。

听完课之后,感觉这一课的内容量相当大,它不单单包括儒家的根本,还包括各个宗教存在的理论基础;小到个体,大到宇宙的一些本质规律,及外向表现。

时为大,人、物、事一定要随时而变、而进。所以我们要认识到,对待相同的人、事、物,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我们在了解历史及当下的人事物时,一定要通过文本领会到圣人之心、之道,要还原到时代的、具体的实际状况,要基于礼乐文明、基于圣人的实践环境。

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表”是时间的准则。

言有三表,为人做事,要三表共具:上表本着古圣先王知言,下表源百姓耳目之实,中观天下人民之利。

任何一种文明,都是和民族的生产方式相关联的。

远的有海洋文明、贸易交换文明,离我们比较近的有逐水草丰美而居的游牧文化,这就决定了它基因中存在的坚定性和冒险性。

而我们的文明属于农耕文明,以定居为主,与稼穑为生。更注重与四周的山川,那种稳定的关系。通过观来立命,来识自然之道,进而达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并最终认识到动是自我的存在方式。这点很重要,这是我国不同于西方文明,以及其他宗教的基点。

宗教、哲学都是基于一个点来观的。(如基督教,基于上帝是存在的,而这个上帝是对你有控制力的。)

我们这个文明是天地统观,把人不能改变的称之为“道”,也就是天地永恒的生命秩序,他是在宇宙中的。宇为空间、宙为时间,宇宙二字也就是空时二字的总括,在这个空时中,有二分二至,我们指定为春夏秋冬,有生存毁亡及生老病死。佛教说这个世界皆为名相。

我们对这个道有自己独特的解释,即一阴一阳谓之道,其小无内,其大无外。他是无为的,他没有什么高尚、卑下之别。他只是在自我呈现,所以对“它”,我们不用去感激,也不用去憎恨,而去更好地适应。就是我们先贤讲的那样,要合天地四时之序,要达天人合一之境,这才是我们的所追求的、所践行的生活方式及生产方式。

“道”还包含了万物间的关系,它是一切的生发者,又是一切的吞亡者。既是第一个,又是最后一个。让万物最终归根复命,形成生命中的无数循环。万物万事皆有反噬。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趋同性更多、差别性更强的芸芸众生。

在中国文明中,因重视道,进而注重运动,最后归结于气,我们绝大部分文化的理论基础都是基于气:什么气血、什么气运、什么气质、什么气势等等。什么中医、武术、国画、书法、风水、建筑无一不在气上做文章。

人心是要通过自己的整个生命过程来表达体现的。也就是说,生命的呈现过程就是性,就是心,就是做为人存在的本性。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了解了大道之源、宗教的本相、人心与万物一理!对于我有些还是概念性的理解。此课需要再听再看。

----齐凌轩主

【小编:又带我们重温了一下课程的精要,真好!】


玉,可能是世界最美好的寄情之物了。

唐朝的王昌龄,在送别好友之际,留下了“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千古绝唱。

几千年来,尊玉、爱玉、佩玉、赏玉、玩玉的传统,在国人心中扎下了深深的根。

《诗经》中写道:“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古人给玉赋予了仁、义、智、勇、洁的品格,人们纷纷以玉比德,修身养性,提升自我。

----I am in

【小编:玉,温润通透,中国人品质亦有如此追求,于是玉就成为了最早呈现中国人文精神的器物。】


今天的讨论课,明雨老师再一次问大家:“我们学历史有什么用?”

说实话,此前,我一直是比较混沌的,我甚至觉得历史离我很遥远,这也许是中学时代学习历史课的阴影。那个时候,觉得这历史就是今天赔款、明天割让,整天就是背这个日期、那个条款的,让人厌恶,所以,很讨厌历史课,甚至连那位年轻的历史老师都嫌弃得很。

后来,才发现历史原来是如此的有趣。而更是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这个问题渐渐变得清晰。我想,学习历史就是知“时”吧,知道自己当下所处的位、时,顺势而为。

我们是后人的历史,如何扬名于后人?就看我们现在的行动。认真、努力地做好当下每一件事情,让自己朝着“大人”的方向不断前行,成长成历史长河中一颗闪亮的水滴……

----黄晶

【小编:和小编感觉好生相似哦,历史是活泼的,和古人往来,游弋于古今,妙不可言。此刻已不再是一些死板的日期和条款。】

 


作为一个河南人,虽然来广东好几年了,但确实对海洋还是陌生的。如果不是听秋风老师讲解,还不会意识到海洋对近600年中国史的意义。或者,知道近现代以来南方得风气之先,乃至对外开放等,但不会明白,其实早在郑和下西洋之时,海洋的地位已经不可忽视了。突然想到,最早的货币就是“贝”,而海龙王在中国童话中一直是富有的象征,面向海洋的过程,似乎就是中国从一个内陆型农业国家,向海洋、商业倾斜的一个过程,只是,孰轻孰重,还是要有传统的。

----丫丫

【小编:在历史长河游弋,才会用历史连贯的眼光看待一些事情,而不会用割裂的、断章取义的态度面对历史事件。】

-End-


想了解三年制,请向下关注


欢迎入群

学长们与你分享,为你答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辛太学三一项目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