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瑞幸事件”的损失评估及结果预估

谢康玉 未来消费APP 2022-05-10

  很多人认为,瑞幸COO刘剑单个部门的造假,过于违背常识。



文 | 谢康玉图注 | 瑞幸董事长陆正耀在纳斯达克上市当天
出品 | 零售老板内参 微信ID:lslb168




瑞幸董事长陆正耀在出事的第二天,还带着一群高管发朋友圈:今天更要元气满满


不知道因为瑞幸的22亿元虚假交易,而连带遭遇诚信拷问的众多中概股,他们的“元气满满”在哪里?


图为陆正耀4月3日的个人朋友圈(来源:新浪科技官博)


瑞幸事件的影响,导致美股的中概股,在4月2日这天集体走低,甚至连港股都一同受到牵连。事实上,瑞幸虚假交易这起事件所产生的影响,远比目前看到的要深远。


众所周知,在过去一两年时间中,美国政府一直在对中国经济施加诸多不利动作。而瑞幸事件的出现,无疑给出了一个明确的靶子。在这种情况下,连带着瑞幸这家公司将面临的结局,都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撞到“枪口”上的瑞幸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瑞星主动“认罪”的整起虚假交易事件时间线:


2月1日,浑水对瑞幸股票进行了做空,源起于一份有关瑞幸咖啡的匿名做空报告,这份报告用长达89页的篇幅,揭露了瑞幸咖啡的造假问题。


2月3日,瑞幸足足研究了两天时间,才发出公告回应,对报告指出的内容全部予以否认,称报告的论证方法有缺陷,证据毫无根据。


2月5日,美国部分律师事务所,开始启动针对瑞幸的集体诉讼。该项集体诉讼已于2月13日,在纽约南区地方法院立案。


日前,已有美国多家律师事务所发布声明,提醒投资者,有关瑞幸咖啡的集体诉讼即将到最后提交期限。


4月2日晚上,瑞幸突然宣布成立了“特别委员会”,启动内部调查,自认公司的COO刘剑团队,制造了22亿元人民币的虚假交易。这个金额与此前浑水报告的数据,基本雷同。消息一出,瑞幸股价一夜跌去75%。


整个事件的大致逻辑是,浑水因为一份调查报告做空瑞幸,遂被美国部分律师事务所发起了集体诉讼。瑞幸出于美国证监会要求,成立了特别委员会自查,于是“查出了”这起涉及22亿元的内部造假丑闻。


这起事件一出,美股中概股在4月2日集体走低,而这还只是短期内的影响。整个中概股在接下来,都将面临长时间的信誉问题质疑。这个问题在美国投资者那里延伸之后的问题,可以变成:中国很多公司在这些年发展这么快,是否有泡沫?


这是对中国企业发展和商业创新的巨大不利影响。瑞幸以一己公司之力,拖累了整个中国各大企业在全球资本市场的信誉。


“在这个过程中,瑞幸事件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就很有可能横向波及其他产业和纵向在时间上继续波及。” 星瀚资本创始合伙人杨歌,在谈及这一事件的影响时如是说。


不巧的是,这一事件出现的时间,还卡在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当口。这场疫情触发的社会健康危机,正逐渐演变为蔓延全球的经济大风险,也使得全球贸易问题被进一步放大。


一方面,西方一些国家会“借题发挥”当前经济影响与中国有关。另一方面,这次疫情抗击中,中国展现出的强大闭环产能强劲,也可能让全球其他国家感到竞争压力。


因为至少在未来2、3年内,受到产能影响,全球很多国家可能都要向中国采购各类物资。不管是短期的医疗物资,还是长期的粮食等消费物资。全球未来一段时间,会对中国产生极大的经济依赖。这些国家是否会产生一些心态失衡,也未可知。


在这个当口,全球某些国家,不排除正在找机会,找理由来做空中概股。瑞幸这次事件,等于是主动送给某些国家的借口,成了当前这个敏感阶段里,最突出的靶子。


瑞幸这么做,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很难说全球某些国家,会通过这事情怎么去继续放大它。虽然它就是一个公司的现象,但是它在这个历史阶段下,是非常具有特殊性的。”杨歌说道。


所以,目前的这波中概股的小幅下跌,或许还只是前奏。如果一些外资资本也沿着上述思路去想,可能就会对中概股们引起二次波动影响。


瑞幸最好和最坏的结局


再来说说瑞幸自己会遭遇的结局。


巨额索赔大概率是逃不了的。证券法专家张彬表示,瑞幸咖啡对其业务数据造假的行为,将引发美国投资者对其进行的巨额赔偿。


根据美国1934年制定的《证券交易法》项下的一般性反欺诈条款,即著名的10b-5规则:基于对上市公司披露信息之信赖,买入股票的投资者,可以对股票发行人提出民事诉讼。同时,对实施业务造假的责任人,也有相应的刑事责任予以制裁。


而根据中国最新修订的《证券法》条文来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证券发行和交易活动,扰乱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市场秩序,损害境内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处理并追究法律责任。


当然,具体执行起来,可能没有那么容易。毕竟新《证券法》中还没有直接可以使用的条例,在此前也没有类似的先例。


有些人可能会好奇,在层层严格审计下,一家上市公司为何还会出现如此重大的财务纰漏?


《零售老板内参》从另一位审计从业者处了解到的说法是,审计证据的真伪是由客户保证的,审计只负责检查证据是否符合逻辑性。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存在瑞幸管理层诓骗审计的可能性的。


“通俗来说就是,审计是负责看病,负责寻找病因,负责帮助你好转,负责给公众公布病情,但是你让我看的是人?是猫?是狗?你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就这次被瑞幸牵扯其中的,其审计公司安永,目前也被外界质疑联合造假。不过,根据「第一财经」的报道,有接近安永华明大中华区高层的人士透露,“是安永推动瑞幸披露舞弊的。”


《零售老板内参》从安永方面,未求证到这一说法的真实性,只了解到,“全球目前的监管力度明显加大了”。毕竟,此前已有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因为安然事件解体。并导致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变成现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惨痛教训。


而作为当事人的瑞幸,除了要面对来自投资者的巨额索赔,还要做好退市、破产清算,以及其他未知的最坏打算。“最坏的问题是长期停牌,然后不复牌,直至变成一个黑洞项目,在我以前的投资生涯里见到过很多这样公司。”


上市公司巧借政策漏洞,而实现长期延期复牌,这样的例子在过去有很多。这些公司大多因为财务造假问题,而导致巨大股价波动,停牌后尝试重组,而长期不复牌。


“一些经历过类似事件的公司,往往因为造假吃了很多官司,然后在诉讼过程中面临巨额赔偿,甚至于导致不可恢复经营。这种情况下,公司就会进行停牌,进行资产的重组、评估。或者被一些‘白衣骑士’并购,然后再复牌。又或者在这里面由于赔偿损失太大,导致它没有能力再进行复牌,最后破产清算,这些都有可能。”


目前,瑞幸在股价如此低迷的情况下,通过去剥离不良资产,然后重新去做市场定位,走上正常轨道上,也是存在这种可能性的。不过在当下公司受到如此大的舆论压力,又在过去存在长期亏损的情况下,不知道投资股东们,是否会同意瑞幸管理层假定会做的这个操作。


但这也是目前瑞幸从最有力角度能做的,或者说是目前能想到的最好的解决方法。即有一个资本方来把瑞幸的资产进行收购打包,在原有资产下处理坏账和诉讼。在对其的良性资产进行打包之后,重新进行资本、股东和品牌的定位。以一个新的品牌方式,承接它所有的这些门店。


“品牌改造的背后是资本和股东方的改变,如果它能在半年之内实现转换,我觉得是最好结果。”杨歌说道。



▶【看热点】瑞幸主动“认罪”以避免破产清算

【看热点】支付宝“暴击”羊毛党




- 交流、合作、转载 -
零售老板内参小助手|微信:13718729217


「在看」我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