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八届贵州省委决策咨询博士高端论坛发言精选之二十八

2017-02-15 贵州省委改革办 贵州改革



 

开展草地生态保护

促进贵州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2016年12月)

作者:贵州省农委草原监理站 王元素


草原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草地(草山草坡)是贵州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最近几年,贵州省坚持生态立省的战略发展目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根据《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党发〔2015〕24号)精神,贵州草地生态建设要确保草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加大草地保护建设,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草地生态建设成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贵州草地生态变化趋势和当前草地生态的总体形势

  (一)基本情况

贵州是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山区省份,岩溶分布面积比重和石漠化面积比重均列全国各省区市之首。全省岩溶出露面积10.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61.92%;2007年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前,石漠化面积3.7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1.34%,占岩溶面积的34.47%。

另一方面,贵州低纬度、高海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的特点,造就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生境立体性,给各种灌草植物的生长繁育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草地面积广阔,草地类型与植物多样性丰富,是我国地型、气候、生物多样性、牧草品种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

贵州天然草地共划分为山地丘陵草丛类、山地丘陵灌草丛类、山地丘陵疏林类、山地草甸类、低地草甸类、沼泽类共6大类,有26个草地组,85个草地型,有野生植物资源203科1200属,5000多种,种类资源数居全国第二位。在野生植物资源中,饲用植物有1800余种,优良牧草260多种。第一次全国草地资源普查,贵州天然草地面积为6430万亩;2006年国土二调数据,牧草地为2402万亩,灌木林(灌丛草地)3424.2万亩,疏林地(疏林草地)655.2万亩,合计为6481.4万亩。天然草地面积为全国第18位,南方第8位。

天然草地与野生牧草为牧草育种和草地改良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是放牧家畜和野生动物的重要生境,也是贵州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和载体。

但是,由于历史、社会与地理等原因,贵州天然草地中有近2/3是低产退化草地,改良利用率低,草质差、产量低、载畜量不高。人工草地比重小,2015年底贵州省人工草地累计保留面积740万亩,仅占全省草地总面积的11%。

  (二)草地生态变化趋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草地生态经历了粗放利用、破坏、恢复建设等阶段,目前逐渐向良性方向发展。

  1、粗放利用阶段(1949-1978)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受“禁养”“限养”“割资本主义尾巴”等错误政策的影响,贵州畜牧业生产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978年,牛、羊存栏数分别为355.7万头和174.4万只,畜牧业生产总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16.9%,畜牧业在农业生产中处于农村副业的从属产业地位。

由于畜牧业发展受限制,载畜量低,此阶段草山草坡利用不足,天然草地管理利用粗放,未被开垦的天然草地生态总体良好。但是在“以粮为纲”政策的片面指导下,毁草开荒、“刀耕火种”现象普遍,1978年全省耕地面积2878万亩(原口径),为历史新高,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

  2、以增加畜产品数量为目标的发展阶段(1978-1989年)

改革开放以来,畜牧业得以加快,政策目标主要是引导生产者特别是千家万户的农民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发展养殖业,保障粮食安全,增加畜产品数量,满足人们对肉、蛋、奶的日益增长需求。这一阶段,畜产品生产总量增幅较大,1989年,牛、羊存栏数分别为568.6万头和172.6万只,而出栏数分别为19.76万头和51.28万只,分别是1978年的3.8倍和2.6倍。这一阶段政府投入相对较少,畜牧业快速发展主要源于政策的作用,畜产品总量增加但结构单一。

此阶段贵州在岩溶草地建设方面开始了比较系统的探索、研究与示范。1978年,开始实施农业部南方草地开发项目,1980年在我省威宁飞播草地取得成功,1983年,与新西兰合作建成独山牧草种子繁殖场,1986年与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联合成立贵州高原草地试验站,并成功建成具有南方草地科学开发利用示范意义的灼圃示范牧场,在南方草地生态安全与草地植被恢复重建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但从面上来看,由于载畜量增加,政府投入少,农民对草地只用不管,草地退化严重,不少草地出现退化乃至石漠化现象。

  3、以数量和效益并重为目标的发展阶段(1990-2000年)

二十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政府引导生产从以数量增长为主转向以数量和效益并重为目标,开始重视畜牧业生产与草地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关系。1993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畜牧养殖业的决定》(省发[1993]14号),政府的政策目标不仅仅是增加畜产品数量,更加注重畜牧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开始注重环境保护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主要政策导向是调整畜牧业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在保证数量增长的同时提高质量和效益。2000年,牛、羊存栏数分别为658.08万头和341.76万只,牛羊肉及禽肉所占比重上升。

此阶段贵州实施了UNDP贵州草地农业系统项目、国家“八五”“九五”草地畜牧业科技攻关专题等一系列草地科研与示范项目,在草地生态建设示范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但是,从全省来说,草地生态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总趋势没有根本扭转。

  4、以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的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

二十一世纪,贵州畜牧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畜牧业生产开始从数量效益型向质量安全型转变。提高畜产品质量、优化与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提高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和畜牧产业的社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已成为贵州畜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政府的政策目标转变为发展生态畜牧业,转变生产方式,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方向发展。

2014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山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重点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牧业的思路。2015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快实施退牧还草、牧区防灾减灾、南方草地开发利用工程”。

贵州草地生态恢复与建设进入实质进展时期。从2000年起,贵州先后实施了天然草地保护项目、退牧还草岩溶草地石漠化治理项目、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草地建设是主要内容之一)、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这些项目的实施,使贵州草地生态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形势开始扭转,向良性循环方向健康发展,使贵州草地生态恢复与建设驶入了快车道,为贵州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和大生态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贵州草地生态恢复建设的成效、经验与模式

  (一)贵州草地生态恢复建设成效

通过草地生态恢复建设,有效防止石漠化,使草地生产力得到大幅提高,增加了载畜量,促进了农民增收,草地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1、生态建设区内生态效果显著

通过草地封育、天然草地改良、人工草地建植等措施,形成良好植被,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

一是草地植被明显恢复。项目区植被覆盖率大幅增加。据测定,围栏封育草地覆盖度从原来的38%提高到80%以上,改良草地从54%提高到85%以上,人工草地覆盖度95%左右,生态功能逐步恢复。

二是生物多样性增加、土壤质量改善。和工程区外相比,草原植物种群优化,优良牧草比例增加,毒杂草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结构有所改善,人工草地土壤每年增加有机质2%,改良草地土壤每年增加有机质0.8%。

三是草原生态功能逐步改善。随着植被盖度的提高,土壤根系量增加,草地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地表径流的能力得到了一定恢复,草地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有所增强,水土流失明显减少,25度以上的坡耕地,每年每亩减少泥沙流失1.26吨,15度以上坡耕地,每年减少泥沙流失0.62吨。与同等条件下的农田相比,其地表径流量仅相当于农田的一半,土壤冲刷量仅相当于农田的1%左右。

另外,草地治理改善了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使项目区的人居环境、生产环境、生态环境都得到显著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驾齐驱的良性循环,为两江流域地区生态治理作出了示范和贡献。

  2、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草地生态恢复与建设,为发展草地畜牧业提供了优质饲草料。建设当年就产生经济效益,能在短期内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围栏封育、草地改良和建植人工草地,大幅度提高了草地的产量和质量。围栏封育草地每亩年产鲜草600公斤,改良草地1500公斤以上、人工种草3000公斤以上。草地生产力的提高,使项目区草畜关系得到改善,载畜量大幅度提高,增加了载畜量,提高了畜牧产值。

  3、社会效益明显

贵州天然草地面积大的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草地生态恢复与建设,植入了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良性转变,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安居乐业,加强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通过草地生态恢复建设项目的实施,大大改变了过去传统的饲养模式,变放牧为舍饲或半舍饲,使草地畜牧业向可持续健康方向发展。

  项目工程区正在逐渐革除传统农业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生产方式,越来越多的农民正在变成新型牧民。工程实施促进了农民稳定增收,加快了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扩大了就业和再就业门路。

  通过草地生态建设,不少大草场环境优美,成为旅游的好去处。赫章县阿西里西大草原和韭菜坪草原、盘县坡上牧场、贵定黄龙山、龙里大草原、松桃黔东草海等已经成为独具草原风情的旅游胜地。

(二)贵州草地生态保护建设的经验

1、加大人工草地建设力度,减轻天然草地载畜压力

  我省草地建设和发展草地畜牧业,始终把人工草地建设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岩溶草地治理项目、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草地畜牧业科技扶贫项目等一批项目的实施,建植了一定规模的高产优质人工草地,到2015年,累计人工草地保留面积达到740万亩,减轻了对天然草地的压力。

  2、加强草畜平衡调控,优化草地利用方式

  在全省不同草原类型的地区选择140多个样地进行连续监测,及时掌握草地生产力、覆盖度、草地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及时发布《贵州省草原监测报告》,指导各地进行草畜平衡调控。

  根据草地地形、远近、土壤类型、草地植被等状况,因地制宜地引导农户进行刈割圈养、刈牧结合、轮牧等,改变传统自然放牧的落后生产方式,减轻了家畜对草地的破坏,有效地促进草地生态的恢复与重建。

  3、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率,变废为宝改善生态环境

  我省作物副产品丰富,有作物秸秆1100多万吨,作物藤蔓500多万吨。传统农业在收获玉米后,秸秆立枯后焚烧,一方面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近年来,我省加大作物秸秆开发利用,2015年秸秆饲料化处理350多万吨。通过秸秆处理利用,过腹还田,既解决家畜冬春饲料,又减轻家畜对草地的依赖,有利于环境恢复。

  4、重视科研与示范,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草地生态健康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草地生态建设与恢复的支撑条件。我省草地生态建设从一开始,就以科技为导向,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与新西兰梅西大学、澳大利亚草地研究所以及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贵州大学农学院等国内外、省内外的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多次承担或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与示范项目,对喀斯特地区草地建植与管理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取得了一系列成熟技术和成果。同时重视成果的转化,在生态建设实践中把先进技术和先进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升草地生态建设成效。同时,也为我省培养了大量本土人才、乡土人才,积累了较深厚的技术储备和科研能力。

  (二)贵州草地生态与石漠化治理的成功模式

  近年来,我省各级对草地生态恢复与石漠化治理工作高度重视,探索以草地畜牧业为主综合治理石漠化的路子。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实施了天然草地保护、退牧还草石漠化治理等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省各地干部群众积极探索,在草地保护建设石漠化治理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并探索出不同的治理模式。

  1、岩溶石山草原围栏恢复植被治理模式

  在石山、白云质砂石山,岩石裸露率在70%以上,土壤极少,土层极薄,一般不超过2~3cm,以砂粒、石粒为主,植被恢复艰难地区,但周围地区基本具备封育条件。主要采取全面围栏封禁的技术措施,减少人为活动和牲畜破坏,促进土壤积累,利用周围地区天然下种能力,先培育草类,进而培育灌木,通过较长时间的培育,自然能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植物群落。

  2、岩溶半石山乔灌混交防护林建植及种草恢复治理模式

在岩石裸露50%以下半石山地区,这类地区有部分灌木或具有天然下种的条件,采取天然更新、人工种草相结合的措施,通过“留灌种草”或“抚灌种草”的措施形成复层乔、灌混交林草地,补种白花刺(槐),在林下种植优质牧草,既可增加地面覆盖、减少水土流失,又可提高收入。

  3、岩溶山区草地植被恢复治理模式

大面积利用坡耕地建植人工草地,改良天然草地。晴隆县把大量的岩溶山区“石旮旯”种植白三叶和多年生黑麦草混播草地,形成四季常绿的植被覆盖,有效地保住了山区最珍贵的最后一点土。

我省在草地生态保护与建设实践探索出的这些模式和技术是,在生产中已发挥了很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贵州草地生态建设建议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把草地生态建设与大生态、大数据、大旅游、大健康有机结合,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立足贵州资源条件,以促进种植结构优化调整、草地资源有效保护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稳定提高草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基础,以草地标准化规模化建设为重点,把草地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推进贵州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置,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通过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划区围栏、草地基础配套建设、草地有害生物防除等一系列工程措施,改善草地生态环境,提高草地承载力和生物种类、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二)基本原则

  1、生态优先,生产发展

坚持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树立和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谋求环境保护与发展生产的双赢。

  2、分类建设,突出重点

根据土地资源类型与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草地建设工程。坡度大于30度的天然草地,以免耕改良为主,25-30度的以半垦式改良为主;25度以上坡耕地以混播草地为主,25度以下耕地以高产草地为主。在15-25度坡耕地连片区域集中打造规模化标准化高产优质饲草料基地。

  3、规范种植,提质增效

按照《天然草地改良技术规程》《人工草地建植技术规范》等技术规程和规范,开展标准化、规范化草地建植,增加草地产量,不断提升草地资源的承载能力,促进种草和养畜有机结合、协调发展。

  4、科学利用,环境友好

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制度,生态优先,用管结合,因地制宜开展舍饲半舍饲圈养,支持围栏划区轮牧。推行牛羊粪便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5、科技先行,强化服务

充分发挥我省各级草原技术推广机构和科研院校的技术优势,集成利用我省乃至国内外草地畜牧业先进技术和成果,良种良法配套。

  (三)政策与措施

  1、加强草地生态建设,促进大生态

把草地生态建设纳入大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采取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围栏封育等工程措施,建设与恢复岩溶草地生态,防治草地石漠化和水土流失。加强牧草种质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对退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草地,划定治理区,组织专项草地建设和治理。推行草畜平衡制度。开展草原监测和草畜动态平衡调控,实现草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对严重退化、石漠化草地和生态脆弱区草地,实行休牧制度,定期核定草地载畜量,防止超载过牧。

  2、加强草地生态建设,促进大旅游

  我省实施天然草地保护、退牧还草岩溶草地石漠化治理等项目的实践证明,草地生态恢复建设对岩溶地区生态恢复、农民增收与生产方式改善有重要的意义,项目区山清水秀,风情独特的羊群草地,形成独特的山地特色牧旅资源。开发草原游、牧场休闲旅游、牧场农家乐等,促进大旅游,增加农民收入。

  3、加强草地生态建设,促进大扶贫

  一般说来,贵州实施退牧还草石漠化治理的地方,是草地面积大而石漠化较严重的山区,而这些地方往往是最穷的地方,农民收入来源少,生活贫困。封山育草,进行生态恢复与建设,与农民的生存需求产生矛盾。对于生态脆弱不宜放牧的陡坡,应划为生态保护区,封山育草,保护区农户进行异地搬迁扶贫,保证正常的生产生活。而对于一般生态建设保护区,农户在草畜平衡的前提下适度利用增加收入,并通过休闲旅游等延长草地前生产层、初级生产层、动物生产层、后生产层等产业完整链条,扩大扶贫带动效应。

  4、加强草地生态建设,全社会参与

  草地生态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一是由国土部门牵头,尽快完成包括草地资源在内的不动产登记,按照有偿、长期、到户的原则,进一步落实草地承包责任制;二是在保障农民收入有所增加的前提下,规划特殊功能草地保护区和旅游开发区;三是培育草业龙头企业,完善企业与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促进草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四是制定优惠的投资、税收等政策,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投入草地生态保护建设的积极性。

微编:钟登奎

“贵州改革”微信内容2017年第37期(总第65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