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3日下午举行的2021浦江创新论坛全体大会上,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透露,团队研制的雾化吸入式新冠疫苗已获药监局批准进行扩大临床试验,现在正在申请紧急使用。“现在都是‘打疫苗’,疫苗其实还可以通过别的方式接种的。”陈薇说,团队一直在探索“双非疫苗”的研发,即非注射、非冷链,比如雾化吸入的方式。陈薇解释说,雾化吸入式疫苗只需针剂疫苗五分之一的剂量,且不用一瓶一瓶装,疫苗瓶子的瓶颈问题也可以解决。此外,相较于注射式新冠疫苗形成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吸入式新冠疫苗还可形成黏膜免疫,这三重免疫是最理想的状态。资料显示,所谓雾化吸入免疫,即采用雾化器将疫苗雾化成微小颗粒,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从而激发黏膜免疫,而这种免疫是通过肌肉注射所不能带来的。此外,使用雾化吸入方式免疫是无痛的,且拥有更高的可及性。 腺病毒载体类似火箭,要做什么疫苗相当于要搭载什么飞船2020年3月9日递交新药临床申请、3月16日正式开始临床、5月22日在全世界第一个发表了新冠疫苗临床数据、今年2月25日药监局批准疫苗附条件上市……“这是我们国家第一个批准的基因工程疫苗,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单针接种的新冠疫苗。”陈薇院士回忆了重组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上市历程。“新冠疫苗第一针打在武汉,给了我们很大的科研自信。”她感叹。在她看来,强大的科研自信来源于多年积累和国家对科技的持续投入。“2018年是我们国家实施免疫规划40周年,我们每年国产疫苗10亿剂次,实现了自给自足,我们国产疫苗在整个计划免疫和防控传染病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她说。之所以能快速研发出新冠病毒疫苗,与国家持续的科技投入分不开。陈薇介绍,科技部从“863计划”起就投入大量经费支持疫苗研发。“我们现在做的腺病毒新冠疫苗,2003年就获得了‘863’资助,是从埃博拉就开始的。”她解释道,腺病毒载体类似一个火箭,要做什么疫苗就相当于你要搭载什么飞船。有了这个火箭,发射什么航天器就容易多了。对大众很关心的病毒变异对疫苗的影响,陈薇表示,现在对疫苗影响比较大的是南非株,其团队针对南非株也在进行临床申请,希望能通过变异株增强疫苗的免疫能力,把变异毒株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