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习近平和父亲的故事

贵州改革 2022-03-30

今天,我们来回顾一些习近平与父亲之间的故事。无论你是为人子女,还是已为父母,希望这些故事能给你带来一些启迪。




习近平一直重视亲情、孝敬父母,有着十分深厚的家庭情结。

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曾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尽管工作繁忙,习仲勋在业余时间还是喜欢多照管孩子们,还会给孩子们洗澡、洗衣服。“他把此视为天伦之乐,尤其是当孩子们与他摔打着玩时,仲勋总是开心极了。”习近平的母亲齐心回忆说。


1958年,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在一起。来源:《习仲勋画传》


尽管非常疼爱孩子,但习仲勋对孩子从不娇惯。习仲勋认为作为党的高级干部,端正党风,首先要从自己做起,从自己的家属做起。

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习近平的生活非常俭朴。孩子们平常穿的衣服,都是小的捡大的旧衣服穿。“我比较惨的就是上面有四个姐姐,只有一个哥哥。所以大部分穿姐姐的衣服”谈起这件事,习近平直率地说,“花衣服、花鞋子,我绝对不干,但是也不得不穿”。母亲齐心也还记得,“近平因同学笑话而不愿穿女孩子的鞋子时,仲勋总是哄他说‘染染穿一样。’”

在习近平眼中,“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


1975年,习仲勋和齐心与儿女在洛阳红旗照相馆合影。后排左起:儿子习近平、女儿习安安、女婿吴龙。 来源:《习仲勋画传》


习仲勋和齐心都很早参加革命,家里有着浓郁的革命氛围。上学时,习近平住校,逢年过节才回家。“回家了以后,先是一溜,子女站在墙根上,接受他的训话。他自己怎么参加革命,你们今后一定也要革命,革命是怎么回事。我们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有的时候很想去玩一玩,很不耐烦,但是也不敢不听,这些东西也就潜移默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习近平回忆说。

在写给父亲习仲勋的信里,习近平写道,“从父亲这里继承和吸取的高尚品质很多”。


1978年4月3日,习仲勋离京赴广东上任时在机场与送行人员合影。左一至左五为习近平、吴庆彤、宋养初、齐心、屈武,右二至右三为齐桥桥、习远平。


1965年,习仲勋被下放到河南洛阳。“文革”中,有近8年时间,习仲勋被关在北新桥交通干校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小屋子里,几乎与世隔绝。1972年冬,习仲勋和家人始得相见。而此时,他已和家人分别了整整七个年头,分不出两个儿子哪个是近平、哪个是远平。习远平在回忆父亲的文章中这样写道:“(7年后再见面)父亲与我幼小心灵中的形象已截然不同:一头乌发已然不见,瘦了,苍老了,两鬓斑白。他凝视着我们,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可谁都没想到,父亲与全家人相互打量着,见到我时,他问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你是近平还是远平?’听到他这样问我,大家都哭了,父亲的泪水也夺眶而出。”

而在习近平眼里,父亲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无论是白色恐怖的年代,还是极左路线时期,无论是受人诬陷,还是身处逆境,您的心中始终有一盏明亮的灯,永远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他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要“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



1978年8月,习仲勋(左三)在广东惠阳农村调研。在清华大学学习的习近平(左一)利用暑期时间参加社会实践,随同父亲一起下乡。


当说起自己在梁家河插队的经历,习近平说:“我的爷爷也是农民,我的父亲是从农民走上革命道路的,我自己也去当了七年的农民。”这种朴素的情感一直根植在习近平心里。

习仲勋曾对习近平有句肺腑之言:“不管你当多大的官,不要忘记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真真切切为百姓着想,要联系群众,要平易近人。”

“为人民服务,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这是习仲勋对儿子习近平的期许。在最后的日子里,习仲勋还多次对儿女们说:“我没给你们留下什么财富,但给你们留了个好名声。”


习近平与父亲习仲勋、妻子彭丽媛、女儿的家庭照。新华社发





习近平与父亲:两代共产党人的“接力”


习近平与父亲习仲勋,都是信仰坚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们眼中,习仲勋这位“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永远与人民站在一起。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辉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习近平为父亲感到自豪,也从父亲身上继承和吸取了许多宝贵与高尚品质。

与群众心心相印

“老白,你今年多大了?”“66岁。”

“你是属什么的?”“属马的。”

“那你比我小一岁。”

2020年5月11日,山西大同坊城新村,习近平总书记坐在村民白高山家炕沿上和乡亲们拉起家常,一开口就让人倍感亲切。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坊城新村,同搬迁户白高山一家人坐在炕沿上拉家常。


从黄土地到中南海,习近平几十年来走村入户、同群众一起“唠嗑”的镜头,深深印刻在群众心里。

上世纪80年代在家中接待过习近平的一位农民说:“我端出的茶杯,很多下乡干部都喝不下去,但习近平同志端起杯子就喝。乡亲们心里很感动,有什么掏心窝的话都对他说。”

习近平和他的父亲习仲勋一样,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同习仲勋打过交道的美国学者李敦白曾回忆:“他走到哪里,好像每一个村庄都有认识的人,他碰到这个人说,你婆姨的病好了没有,碰到那个人说,你爸爸的腰疼好了没有。”


1980年8月底至9月初,习仲勋(左一)在广东湛江农村视察时与青年亲切交谈。


习仲勋认为:“领导干部和群众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永远生活在人民群众之中。”在延安、在广东、在农村、在工厂……这位优秀共产党员总是与群众在一起,谈笑间暖意融融。

习近平继承了父亲的作风。他说:“任何党员、干部,只有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义务,没有当官做老爷的权力。”

在梁家河插队时,他办扫盲班教乡亲们读书识字;在正定工作时,他为农民争取减免粮食年征购量;主政福州时,他大力推动“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后被问“怎么称呼您”,他自我介绍“我是人民的勤务员”……一路走来,习近平生动诠释了什么是“密切联系群众”。

重视调查研究

1978年,65岁的习仲勋南下主政广东。

在北方生活了几十年的习仲勋不太适应南方潮湿闷热的气候。但七八月间,他还是顶着炎炎烈日一连跑了粤东的梅县、汕头、惠阳三个地区的21个县。当时正在清华大学读书的习近平利用暑假到广东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也随同父亲一起下乡。


1978年8月,习仲勋(左三)在广东惠阳农村调研。习近平(左一)利用暑假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随同父亲一起下乡。


习仲勋一贯重视调查研究,主张走出“衙门”,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通过人民群众找到最恰当、最真实、最正确的办法。

父亲的这种工作方式,习近平耳濡目染。

在正定工作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他走遍全县25个公社、221个大队;初到浙江,他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2个小时以上,基层调研时间占了他有效工作日的40%以上……他说:“调查研究多了,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我们的本领就会大起来,我们的认识就会产生飞跃,我们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

2020年11月3日,“十四五”规划《建议》全文公布。这份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文件,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下完成的。为此,他先后前往吉林、安徽、湖南、广东等地考察调研,并主持召开七场专题座谈会……他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考察调研,了解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走进大山深处访贫问苦、踏上黑土地察看粮食生产、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考察生产作业情况、到受灾群众转移安置点了解生产生活恢复情况……习近平总书记以身作则推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厉行勤俭节约

习近平从父亲身上学到的,还有勤俭节约的品质。

“我们平常穿的衣服,且不说补丁摞补丁,而且都要穿兄弟姐妹的衣服……”习近平曾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专访时这样回忆童年生活。

习仲勋的节俭几近苛刻,他和夫人齐心同志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孩子们年幼时,在和家人吃饭时他高声吟诵《悯农》,围坐在桌前的孩子们也会稚气地应和起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吃饭时,不小心掉在桌上的饭粒,习仲勋也会捡起来吃掉,一丁点也不浪费。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习近平自小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

“他家的客厅,没有电视机,就有几张旧沙发,其他的什么也没有。”和习近平在正定共过事的王幼辉1983年曾到习家做客,他多年后回忆,“这叫我懂得了什么叫俭朴。”

习近平总书记这些年到地方考察,为减轻地方负担多次在专列上午休、过夜,降低接待规格;对于出访活动,他多次指示要精算代表团饭店入住天数,能省则省,不要浪费,住地不要豪华,干净舒适即可。

“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点都不能少,必须坚持以俭修身、以俭兴业,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总书记身体力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亲的一言一行,教会了习近平如何做一个纯粹的有益于人民的人。群众路线、调查研究、勤俭节约……这些百年大党的传家宝,也是习仲勋、习近平两代共产党人的接力、传承与弘扬。



父爱无言,感恩相伴


“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每次离开总是装作轻松的样子,微笑着说回去吧,转身泪湿眼底……”

每当这首《父亲》萦绕耳边,我们总会勾起关于父亲的无限回忆。

记忆中,他脊背挺直,用宽厚的肩膀,扛起了整个家;他胸膛宽阔,用勤劳的双手,把我们养育大。

他默默付出,不求回报,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也是家人的避风港。


这个世界上,最难懂的人,是父亲。

他一边让你勤俭节约,一边给你零花钱。他责骂你做错了事,内心却又在自责。

他从不夸奖你有多棒,内心却非常骄傲。他微笑着送你坐上去外地上学的车,心里却十分难受。他坚决不让你早恋,心里却比谁都希望,未来的你有一个幸福的家。

在这个世界上,爱你最深却又不会表达的人,是父亲。

有谁愿意为了你大半夜背你去医院?有谁甘心给你放在脖子上骑马?有谁甘愿为你挡风遮雨?有谁愿意为你在外奔波?有谁愿意为你放下尊严?

他可能很少说“爱你”,但他的爱却从未停止。他总是很严厉,但在你需要他的时侯,他会变得很温暖。他的爱永远藏在心里,从来不会说出口。



谨以此文

献给天下已经远行的父亲


父亲

献给天下已经远行的父亲...

作者:麦兴平


我们不知道怎么了,随着年龄的增大,渐渐地,对父亲的思念越来越浓。

父亲在时,我们总会淡忘他,父亲不在时,父亲成了一种岁月,一种回忆,无论何时何地想起,还是忍不住满眼泪水。

父亲是一头拉车的牛,风风雨雨,一辈子都在路上;

父亲是一棵大树,一半青绿,为我们遮风挡雨;

一半扎根在我们心里,今生今世是我们的依靠;

父亲是一座高山,年少时,父亲的脊背是我们撒娇的乐园,长大时,提灯相送,给我们光明,给我们撑起一个家。

难时,累时,孤单时为我亮着一盏灯,给我们温暖,给我们希望,当我们老了时,父亲成了一种惦念,瘦瘦的后背是张火车票,是张没有过期的老船票。

父亲是一座山峰,父亲是一座大山,挺拔而伟岸;

父亲是火炉,冰天雪地里给予我们温暖;

父亲是树,用身躯为我们遮挡风雨;

父亲是灯,在成长路上为我们指引方向。



父亲是一阵微风,吹散了我心中的烦热,父亲是条河,细长而源源。

父亲是一缕阳光,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亲是一泓清泉,岁月的风尘里依然纯洁明净。

父亲是本厚重的书,耐人寻味;父亲是宽阔的海洋,即使在我一事无成的时刻,也会包容我,把我纳入他温暖的胸膛;父亲是一杯浓浓的茶,带给我一生的暖意。

这个世界最伟大的不是高山,最宽阔的不是大海。

比高山伟大的是父爱,比大海宽阔的还是父爱,父爱就是天,父爱就是地,父爱就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茫茫人海,路过的,遇到的,邂逅的,擦肩而过的,柔情似水的,情谊无价的,高山流水的,海誓山盟的,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感,但唯有父亲的情,父亲的爱才是厚重的,更是永恒的。

父亲是我们的年轮,他给了我们希望,他就给了我们一生的牵挂和惦念。



父亲是一棵永远青绿的大树,春天倚着您幻想,夏天倚着您繁茂,秋天倚着您成熟,冬天倚着您沉思。

父亲是一种精神和力量,恐惧时,父亲是一块踏脚的石;黑暗时,父亲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亲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坚实的支柱;成功时,父亲是鼓励与警钟。

父亲是深邃的夜空,晨阳升起的万丈霞光。少年时,我们依赖父亲,青年时,不懂父爱。

当我们不再年轻,一角尾纹,一缕白发时,我们突然发现父亲额头的皱纹,满头的白发,竟让我们难以分辨,老了的究竟是我们的父亲,还是我们的年龄。



当父亲成了一种回忆,当父亲成了一部老电影,我们才深深感到了一种深沉。

这深沉是无泪的双眼,这深沉是孤单时的一声叹息,这深沉是一个游走在别人世界找不到家的灵瑰。

这深沉一定有叹息,有后悔,有一种无法弥补的委屈;这深沉就是父爱,一种刻在骨头上,让人难以割舍的父爱。

当父亲成了一张发黄的老照片时,当父亲成了一种奢望时,没有父亲的父亲节,多少人会背过身抽泣;多少人会站在窗前思念;多少人会捧起一碗饭双眼浸满热泪;多少人孤单时无处可去。

没有父亲,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伤痛。

行走在茫茫人海,你再优秀又如何,你再成功又如何,你房大车好又如何,无人欣赏的风景就不是风景,无人心疼的孩子就是棵大树也是株小草。



父亲是谁?父亲是我们优秀时,她真心为我高兴的人;父亲是我们落难时贴在身边不离不弃的人,父亲是我们的恩人,贵人,是我们的天空,大地。

父亲是在你走投无路时,伸出双手拉你的人;父亲是全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唯有父亲能把你捧在天上的人;父亲是上天给予你最大的福份。

父亲在,家就在,希望就在,幸福就在。

别去等待,别去告诉自己:等我有钱了,等我有时间了,等我荣归故里了再去孝敬我们的父母。

时光太瘦,指缝太宽,许多人一转身就是一生,一别一辈子,别等没有父亲的父亲节时,你才懂得什么是父爱,什么才是你一生的牵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从现在起多陪陪父母,多疼疼自己的父亲吧!



他担负着世间最多的痛苦,背负着世间最多的压力,咽下最多的泪水,但他不离不弃,以爱,以温情,以慈悲,以善良,以微笑,一生都在温暖着我们。

为什么我要在没有父亲的父亲节去思念,去悔恨,去纠结,去反思呢!父亲在,天天都是父亲节,父亲不在,一千个,一万个父亲节也枉然。

‌以此文,愿全天下的父亲母亲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五位大师笔下的父亲


父爱如山,深邃内敛,在子女心中永远屹立不倒。父爱无言,是无声的守候,只要我们需要,他永远都在。

01

林语堂《忆父亲》

对我来说,他是最好的父亲

父亲的人生观简单地可以这么说:

“我认为合情理的精神是人类文化的最高理想,而合情理的人也就是最有教养的人。

一个合情理的革命家并不是一把新扫帚,把整个宇宙扫得一尘不染,却总宁愿留下一点尘垢。

一个合情理的戒酒者,偶尔也喝一两杯。

一个合情理的素食者,也总可以偶尔吃一块牛排。

如果一个人发现了伟大的科学真理,但却失去了人性,又有什么好处呢?

大智慧在于不要对人性太苛求。” 

这也许是他幽默感的出发点,他能够看出做人的矛盾,而宽恕一个人,因此他的幽默是谑而不虐的幽默。

父亲在压力之下,也能保持他的幽默感。

一九五四年他出任南洋大学校长之后,有人便想办法把他弄下台。

许多报纸都攻击他,小报更加凶恶,有一家小报竟然刊登了一个人的照片,加以说明是“林语堂的兄弟,是一个吸毒的挖坟墓的人”。

我看了十分生气,对父亲说:“他们怎么可以这样胡闹?”

父亲把报纸拿过来一看,微笑道:“面貌倒有点像我。”

父亲一直到老心里都充满梦想,觉得世界是美好的。

对我来说,他是最好的父亲。

02
朱自清《背影》
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03
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
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

我小时了了,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

我的作文,时得佳评,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看。

我的数学不好,他也不责怪,只要能及格,就行了。

他画画,我小时也喜欢画画, 但他从不指点我。

他画画时,我在旁边看,其余时间由我自己乱翻画谱,瞎抹。

我对写意花卉那时还不太会欣赏,只是画一些鲜艳的大桃子,或者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瀑布。

我小时字写得不错,他倒是给我出过一点主意。

在我写过一阵“圭峰碑”和“多宝塔”以后,他建议我写写“张猛龙”。

这建议是很好的,到现在我写的字还有“张猛龙”的影响。

我初中时爱唱戏,唱青衣,我的嗓子很好,高亮甜润。

在家里,他拉胡琴,我唱。

我的同学有几个能唱戏的,学校开同乐会,他应我的邀请,到学校去伴奏。

几个同学都只是清唱。

有一个姓费的同学借到一顶纱帽,一件蓝官衣,扮起来唱“朱砂井”,但是没有配角,没有衙役,没有犯人,只是一个赵廉,摇着马鞭在台上走了两圈,唱了一段“郡坞县在马上心神不定”便完事下场。

父亲那么大的人陪着几个孩子玩了一下午,还挺高兴。

我十七岁初恋,暑假里,在家写情书,他在一旁瞎出主意。

我十几岁就学会了抽烟喝酒。

他喝酒,给我也倒一杯。

抽烟,一次抽出两根,他一根我一根。他还总是先给我点上火。

我们的这种关系,他人或以为怪。

父亲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04
鲁迅《父亲的病》
“父亲!!!” 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
中西的思想确乎有一点不同。听说中国的孝子们,一到将要“罪孽深重祸延父母”的时候,就买几斤人参,煎汤灌下去,希望父母多喘几天气,即使半天也好。我的一位教医学的先生却教给我医生的职务道: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得没有痛苦。——但这先生自然是西医。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
立刻觉得这思想就不该,就是犯了罪;但同时又觉得这思想实在是正当的,我很爱我的父亲。
便是现在,也还是这样想。早晨,住在一门里的衍太太进来了。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
于是给他换衣服;又将纸锭和一种什么《高王经》烧成灰,用纸包了给他捏在拳头里……。“叫呀,你父亲要断气了。快叫呀!”衍太太说。“父亲!父亲!”我就叫起来。“大声!他听不见。还不快叫?!”
“父亲!!!父亲!!!”他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苦痛。“叫呀!快叫呀!”她催促说。
“父亲!!!”“什么呢?……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05

杨绛《回忆我的父亲》

我的子女没有遗产,我只教育他们能够自立

我父亲反对置买家产不仅是图省事,他还有一套原则。对本人来说,经营家产耗费精力,甚至把自己降为家产的奴隶;对子女来说,家产是个大害。他常说,某家少爷假如没有家产,可以有所作为,现成可“吃家当”,使他成了废物,也使他不图上进。

所以我父亲明明白白地说过:“我的子女没有遗产,我只教育他们能够自立。”



提到父亲

浮现在眼前的会是什么?

是幼时牵着你蹒跚学步的双手
还是能把你举起的有力的臂膀
是童年时你坐上的高高的肩头
还是撑起整个家庭重担的坚实的脊梁
是沉默的呵护,还是无言的守望
是不求回报的付出,还是不计得失的给予
是欢喜、骄傲、感恩
还是想念、遗憾和抱歉…… 

今日
我们遴选以下关于“父亲”的歌曲
希望能够引发大家共鸣
↓↓↓


父爱无言

感恩一生

致敬心中的英雄


(贵州改革综合整理自学习小组、央视新闻客户端、人民论坛网、学习军团、诗词天地、散文悦读、阅读公社)



推荐阅读

    ●习近平任福建省长时写给父亲的一封信

    ●贵州2021高考网上填报志愿指南

    ●最新!贵州发出疫情防控8提示

来源:贵州改革综合整理

统筹:张烈烈

编审:代芹涟

微编:徐诗沅“贵州改革”微信2021年第171期(总第1645期)

▌2021年6月20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