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改革工作动态(3篇):省农业农村厅•福泉市•晴隆县
为推动贵州种业振兴行动工作部署,进一步改善种业基础设施条件,提升贵州现代种业发展水平,增强种业科技创新能力,近日,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制定印发了《贵州省“十四五”农业种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按照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整体要求,聚焦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以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突破,以供种安全为底线,以种业企业为主体,以净化市场为保障,汇聚资源、集中攻关、重点突破,健全体系、创新机制、强化政策,加快种业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全面完成第三次农业种质资源普查,鉴定评价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3000份以上,保存畜禽遗传材料2万份,水产种质资源信息全部录入全国水产种质资源普查系统。打造6个育种创新平台,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新品种50个以上,培育畜禽特色优势新品种2个以上,引进和培育有竞争力的种业领军企业5家以上,新(扩)建良种繁育基地9个的目标任务。
《规划》强调,坚持筑牢种业基础、坚持推动育种创新、坚持扶优企业主体、坚持统筹协同推进的基本原则,将贵州打造成山地农业资源大省、特色品种创新高地、良种繁育优势基地、西南品种测试中心。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管理责任,强化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种,健全管理体系,强化监督考核的保障措施,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近年来,福泉市进一步规范生活垃圾及飞灰收集、贮存、运输、处理各环节,实行全链条处理,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目标,助力循环经济发展。
一是生活垃圾焚烧减量。围绕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采取“飞灰+螯合剂+水”固化工艺处理焚烧飞灰,并运送至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规范填埋处理。目前,项目一期投资1.6亿元,建成1台焚烧炉,1台余热锅炉,垃圾处理能力达300吨/日。
二是餐厨垃圾堆肥增效。建设餐馆、机关、学校食堂餐厨垃圾回收装置,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由第三方负责收集转运,并建设餐厨垃圾综合利用处置项目,利用“高温好氧堆肥”处理工艺,实现对餐厨垃圾的环保处置。目前,项目设计日处理餐厨垃圾20吨,预留10吨处理能力扩容,预计12月完成项目建设。
三是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多部门联合监管执法,对不按要求运至建筑渣土场的依法立案查处,确保建筑垃圾严格按要求进行分类处置。建设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对各建筑工地、棚户区建筑垃圾进行可利用资源化处理。目前,已投入1000万元,建成1条制砂骨料和水泥标砖生产线并投入生产运行。
四是有害垃圾无害消纳。投入2.3亿新建有毒物质处理中心,将有毒垃圾清运到中心进行分类,建立有害垃圾管理台账,及时记录有害垃圾入库、出库情况,采取焚烧、物化、填埋等方式对有害垃圾进行处置,并进行环境监测,确保无害化处置。目前,处理中心项目一期建成投入使用,共处理有害垃圾约3万吨。
近年来,晴隆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东西部协作战略部署,抓实协作机制、政策补贴、劳务招聘、权益保障等工作,不断夯实东西部劳务协作基础,携手并肩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建章立制,互访交流有“高度”。建立晴隆县、广东惠州大亚湾区党委政府互访交流协作机制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签订《广东大亚湾·贵州晴隆劳务协作框架协议书》,制定《晴隆县驻大亚湾区劳务协作工作站管理办法》《晴隆县驻大亚湾区劳务协作工作站管理规程》等规章制度,搭建起“山海友谊之桥”。
二是激励就业,政策补贴有“力度”。对接大亚湾区出台《大亚湾区关于进一步推动晴隆籍农村劳动力在湾稳定就业的实施方案》等政策,通过给予晴隆籍农村劳动力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交通补贴、3000元的稳岗补贴和1000元的劳务经纪人补贴,吸引带动晴隆籍劳动力到大亚湾区就业,并按照每招聘1名晴隆籍劳动力给予800元标准补贴给企业。2021年,共为晴隆籍在湾务工的脱贫劳动力发放一次性交通补贴、稳岗补贴5.6万元。
三是招工稳岗,劳务协作有“深度”。诚邀大亚湾区龙头企业到晴隆县开展直播带岗线上专项招聘、现场招聘会等专场劳务招聘活动,并采取包机、包车等方式,“点对点”“一站式”接送员工,实现从“家门口”到“厂门口”无缝连接。同时,县人社部门主动赴大亚湾区对接交流劳务协作,帮助晴隆籍在湾务工人员稳岗就业。2021年,累计开展专场劳务招聘活动5场、提供就业岗位1万余个,帮助晴隆籍农村劳动力在粤转移就业820人。
四是保障权益,援助服务有“广度”。设立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驻大亚湾区劳务协作工作站,携同大亚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劳动关系等科室,为晴隆籍在湾就业劳动力免费提供就业咨询、务工维权等援助服务,切实维护晴隆籍劳动力在湾务工的合法权益。同时,成立晴隆职工之家,延伸服务方式、拓宽服务内容,让晴隆籍务工人员无忧无虑、安心工作。2021年,帮助晴隆籍在湾务工人员18人维权讨薪30余万元。
来源:《贵州改革工作动态》2022年44期
《贵州改革工作动态》2022年45期
统筹:张烈烈
编审:代芹涟
微编:徐诗沅
“贵州改革”微信2022年第448期(总第2288期)
▌2022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