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外交部副部长傅莹:一旦中美闹翻,有没有国家会站在中国一边

一年前丁丁在上海

【少儿禁】马建《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

身价破亿,局长爷爷,中国最大受益者为何铁杆反华?

【成都mc是什么】成都mc浴室小黑屋见闻(史诗级巨瓜)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自由微信安卓APP发布,立即下载! | 提交文章网址
查看原文

贵州改革工作动态(3篇):江口县•镇远县•龙里县

省委改革办秘书处 贵州改革 2022-11-02




江口县四举措搭建“不见面”开标系统


近年来,江口县通过完善招投标平台、规范招投标流程、优化招投标服务、强化招投标监督,搭建“不见面”开标系统,在全省率先完成区县层面“不见面”开标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不见面”开标交易20宗,交易金额达8200余万元。
一是完善招投标平台。依托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投入资金68万元,增设数字化监控、门禁系统、电子门牌、自助查询一体机、自助投标一体机等硬件配置,将监控地址与对应的公网端口对接,绘制“不见面开标”网络拓扑图,通过路由器端口映射功能,划入市中心网络虚拟局域网,以内部网络模式,实现推流服务功能,把开标现场搬至线上,让数据“多跑路”,招投标人“零跑动”,实现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服务,推动交易数据一网汇聚、交易服务一网集成、交易监管一网协同。
二是规范招投标流程。招标人通过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在线完成招标文件备案、招标公告发布,投标人通过电子“CA”解锁获取招标文件,并在开标当天按时登录“不见面”开标系统录入签到信息,投标正式开始后,开标主持人线上公布投标人名单,投标人按照主持人的统一指令,在线完成投标文件上传、解密,由评标专家在线对投标文件进行审核、评比,确定中标人,实现开标全流程电子化服务,摆脱传统开标模式对人员、时间、场地的限制。
三是优化招投标服务。招标资料由招标人在线推送、投标人线上获取,实现交易文书传送“不见面”,交易双方“零跑动”;引入交易保证金保险服务,投标人按照规定保证金千分之三的比例向保险公司购买电子保险保函,有效减少投标人资金压力,实现保证金缴纳“不见面”,投标人资金保障“零压力”;打造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招标项目受理、场地预约等环节全程线上完成,实现交易服务“不见面”,交易空间“零接触”。
四是强化招投标监督。严格执行交易信息公示制度,招标公告、中标公示均在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其他法定媒体同时公告公示,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全流程智能监督系统,实现全程视频音频同步监控,监督部门通过网络溯源,实时在线跟进项目,对招标投标各环节进行实时监督管理,实现高效、时实、随机在线监督,有效解决廉政风险隐患,保证招投标的公平公正。

(江口县委改革办供稿)      




镇远县“疏堵结合”织牢防溺水安全网


2022年以来,镇远县提前谋划,通过“疏堵结合”的方式,多管齐下、多方联动,织牢防溺水安全网。
一是强化统筹部署。2022年暑假前,成立全县教育系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3次专题会议对暑期防溺水工作进行统筹部署。印发镇远县关于暑假防范学生溺水专项工作的通知、教育系统防范学生溺水专项行动工作提示,明确工作要求和具体举措。充分发挥好“河长制”作用,将暑期防溺水作为河长制常态巡查的重点工作,强化“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责任意识。
二是家校联合监管。各中小学、幼儿园与学生家长签订《防溺水安全管理责任书》,通过家长会、主题班会、致学生家长一封信等,借助微信公众号、家长群等平台推送防溺水知识与自救图文,增强家长特别是留守儿童学生监护人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健全部门、乡镇、村组联动机制,设置水域警示牌,不定期开展巡查,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防护体系,拧紧防溺亡“安全阀”。目前,共发放致家长一封信、防溺水安全告知书和签订承诺书各8434份,张贴宣传资料1000余份。
三是广泛开展走访。严格落实“黔东南州暑期防溺水联防联控六条措施”,在学校党支部组织下,由党员教师任小组长,按照“党员教师包村,应走尽走”原则,带动全体教师通过“千师访万家”“敲门行动”等方式,深入学生家庭开展大走访。目前,共走访学生8434人。
四是规范疏导需求。除日常“堵”防止学生私自游泳外,通过建设规范化泳池、开展游泳培训等形式,疏导学生游泳需求。同时,规范举办舞蹈、美术、钢琴、小主持人等暑期艺术培训班和跆拳道、篮球等体育培训班,将学生吸引到安全、健康、快乐的活动中来,减少学生游“野泳”情况。目前,已建设规范化泳池1个,暑期开展游泳培训100余人。

(镇远县委改革办供稿)      




龙里县“多网合一”深化城乡基层治理


近年来,龙里县通过体系合一、资源合一、功能合一,深化城乡基层治理“多网合一”,不断提升城乡基层治理能力。
一是体系合一,治理能力更高效。推进组织融合,城市社区以300—500户为标准,农村(社区)以不高于150户为标准,将各部门网格整合成“一张网”,划分895个网格统一编码管理,同步组建722个网格党小组,优化设置“十联户”单元3792个,建立起镇、村、网格、组、联户五级组织体系。推动队伍融合,构建县级领导联村、单位部门帮村、乡镇(街道)科级干部挂村、驻村干部驻村包网格、联户长(楼栋长)联户的干部队伍体系,镇级挂村领导任网格长,驻村第一书记、村级党组织书记任副网格长,驻村干部、村级常务干部任网格员,“两委”成员、网格员、联户长(楼栋长)与其他村级组织成员交叉任职。推动职责融合,印发龙里县“三联三化”推进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方案、关于优化调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体系的通知等文件,推动各项工作主动融入网格体系,明确网格员职责并建立准入制度,提高网格员工作效率。
二是资源合一,治理保障更有力。整合培训资源,利用党校、讲习所等阵地,采取“四个一批”方式,多渠道、全覆盖开展网格工作者教育培训、业务指导88期5463人次,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整合物质资源,建立城乡基层治理1000万专项资金,足额拨付村(社区)办公运转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347万元。规范设置12个党务政务服务分中心、81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实现群众办理事项“只进一扇门、只跑一趟路”。整合数据资源,建成民生监督大数据平台、“智慧人社”综合服务平台,通过“雪亮工程”“天网工程”等技防设施建设,为基层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在冠山街道试点建设“联动服务”平台,2022年以来通过平台线上提办事项265件次。
三是功能合一,治理服务更精准。统一管理,制定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村(社区)干部管理办法,建立联户长考核激励机制,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用好基层治理推动乡风文明赋分机制,推进户牌、家风家训标牌、承诺践诺公示牌等“多牌合一”,做实家庭户和党员群众个体管理。统一防控,用好镇村综治中心资源,推动近2000名辅警、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嵌入“一张网”与网格员、联户长队伍联动。2021年,排查出矛盾纠纷709件,调处化解成功率98.31%。统一办理,厘清权责边界,动态调整形成430项权责清单,推广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全员接单、组织晒单“四单”模式,按照公家事、大家事、自家事分级闭环办理。2021年,受理各类事项17712件,结办率92.56%。统一创收,出台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1+17”系列措施,推动人、地、钱、项目等要素向农村流动,坚持“一村一品”发展思路,示范带动全县种植粮食22.96万亩、蔬菜22万亩、刺梨10.5万亩,出栏生猪15万头。2021年,各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超过10万元,14个村(社区)超过100万元。

(龙里县委改革办供稿)      




     ●贵州改革工作动态(3篇):息烽县•务川县•金沙县
     ●贵州改革工作动态(3篇):湄潭县•惠水县•贞丰县
     ●贵州改革工作动态(3篇):播州区•纳雍县•黄平县

来源:《贵州改革工作动态》2022年76期

统筹:张烈烈

编审:代芹涟

微编:徐诗沅

“贵州改革”微信2022年第832(总第2672期)

2022年10月5日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