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梁启超的贵州朋友圈

贵州改革 2023-08-30



梁启超的贵州朋友圈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人提出六度隔离学说,该理论认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人之间最多只隔着六个人。比如要想认识马斯克,只需要通过六个人即可。人与人的联系本就几分魔幻几分无序。梁启超是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生活轨迹在地域上与贵州少有交集,而正是由于人际间的种种关联,梁启超却有一个超燃的贵州朋友圈,这种联系的纽带先要从贵州人李端棻说起。

据《贵州省志·人物志》记载,李端棻是贵州贵筑县(今贵阳市)人,生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李端棻的父亲去世较早,是他的叔父李朝仪把他教导成才。李端棻不到20岁就考取秀才,同治二年(1863)考中进士并入翰林,后出任云南学政,监察御史,广东、四川、山东乡试主考官,刑部侍郎,礼部尚书等职。李端棻主考各省时,重视人才,奖掖后进,选拔出不少才俊。光绪十五年(1889),李端棻以内阁学士衔典试广东,而年仅17岁的广东新会人梁启超就是考生之一。李端棻在阅卷时对梁启超的考卷颇为赏识,放榜时梁启超名列第八,考中举人。梁启超中举后去拜访这位主考官,给李端棻留下深刻印象。历史上总有些能人生就一双识人的慧眼,比如刘邦的老岳父吕公,第一次见到刘邦时,汉高祖还只是个毫不得志的小吏,但吕公认定其日后定成大器,不顾老婆的反对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刘邦。事后看,吕公确实看准了刘邦当时是最有投资价值的潜力股。李端棻眼光的敏锐不亚于吕公。科举考场上,李端棻对梁启超的才学颇为赏识,于是便托副主考官王仁堪做媒,想把自己的堂妹李蕙仙许配给梁启超。王仁堪当时也有个未出阁的女儿,他本打算请李端棻牵线搭桥,将梁启超招为自己的女婿,结果李端棻开口在先,只好忍痛割爱。面对进入豪门的机会,梁家人却很纠结。李蕙仙的父亲李朝仪曾官至顺天府尹,李端棻也在朝中担任要职,李蕙仙家境优渥,而且幼承庭训熟读诗书,成年后善吟诗作文,有才女的美誉。梁启超生长在广东新会的一户耕读之家,衣食虽然无忧但远算不上什么名门望族。门第的差异让梁家人对这门亲事并不看好。为打消对方的顾虑,李端棻明确告诉梁启超的父亲,他看重的是梁启超的学识,并不在意家庭条件,没房没车都不是问题。在李端棻的大力撮合下,梁启超与李蕙仙在光绪十七年(1891)完婚。二人成婚后感情甚笃,梁启超在北京李家居住多年,梁启超自己曾说“我因蕙仙得谙官话,遂以驰骋全国。”由于与梁启超关系较为密切,李端棻从梁启超那里接触到很多的西学和革新思想,逐渐成为清末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李端棻积极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维新活动,并向光绪皇帝秘密推荐维新人士。梁启超称“二品以上大员言新政者,仅端棻一人耳。”发展教育是李端棻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又一重大贡献。《贵州省志·教育志》记载:光绪二十一年(1895),担任刑部侍郎的李端棻上《请推广学校折》,请求设立京师大学堂及各省、府、州、县学堂。这里的京师大学堂就是北京大学的前身,李端棻也被誉为“中国近代教育第一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春,清廷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正在京师会试的各省举子得知消息无法淡定,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举子上书请愿,提出“拒和、迁都、练兵 变法”等主张,这就是清末著名的“公车上书”。这次上书行动中,有18省的1300多人参加,但经查实,能真正提出姓名者只有603人。这些经得起实名认证的上书人是行动的中坚力量,一旦触怒当权者就有团灭的风险。603人中有贵州举子95人,其中李端荣等四人是李朝仪之子、李端棻的堂兄弟,梁启超和李端棻对他们的影响显而易见,而贵州举子间的同乡之情同学之谊又把更多的爱国热情串联在一起。贵州虽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但国家危难之际却不乏有为之士挺身而出。光绪二十四年(1898),康有为和御史李盛铎联合一些官员和举子在北京成立“保国会”,在最初的186名会员中,有9个贵州人,其中李铭忠、李启棨等人与李端棻一家也有着亲缘关系。

《公车上书》部分贵州签名举子。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在他身边还聚集有一批贵州籍的朋友和助手,其中较为知名的是贵州遵义人蹇念益。据《遵义县志》记载,蹇念益生于光绪二年(1876),青年时期到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法,以较强的组织能力当选留日学生会总干事。梁启超流亡日本期间创办《新民从报》,由于政治主张相近,蹇念益与梁启超结为莫逆之交。光绪三十三年(1907),蹇念益学成回国,朝廷授七品京官。辛亥革命后,中国北方党派林立,蹇念益所在的统一党与梁启超的共和党合并为进步党,两人的关系更铁,蹇念益成为梁启超在政治谋略上的主要智囊。当时梁启超的谋划多由蹇念益作决断,故有“梁谋蹇断”之说。除蹇念益之外,陈国祥、刘显冶、熊范舆等贵州籍人士为梁启超后期的政治活动提供过不少帮助。另一方面梁启超也是贵州人文的“推广大使”,为宣扬贵州文化做过不少实事。梁启超对贵州籍的近代诗人、学者姚华非常推崇,梁启超主编的《庸言》曾连载过姚华的两部元曲论著和一部文学著作。对于贵州诗人郑珍,梁启超给予很高评价,称“稍可观者,反在生长僻壤之黎简(广东顺德人)、郑珍辈,而中原更无闻焉。”对于郑珍和莫友芝编纂的《遵义府志》,梁启超更推崇为“天下第一府志”,直接将《遵义府志》带成爆款。戊戌变法的失败让李端棻受到牵连,被发配新疆,后遇赦返回贵阳。光绪二十八年(1902)李端棻受聘主讲贵州经世学堂,宣讲进步思想。同年与贵阳士绅创办贵州师范学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又参加创办贵州通省公立中学,让更多贵州学子接受新式教育。光绪三十三年(1907)李端棻在贵阳病逝,梁启超为其撰写墓志铭。





推荐阅读
     ●中共贵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在贵阳举行
     ●徐麟李炳军会见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一行
     ●全省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来源:《贵州日报》

统筹:张烈烈

编审:代芹涟

微编:肖亚琴

“贵州改革”微信2023年第1151(总第4086期)

2023年7月26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