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4 余述歷黃帝以來百三十篇

2017-11-21 玖点文学

录音字幕:

那接下来当然各位同学读到这里就会有个疑问

老师  《史记》就在这一篇里面

注意还不是很多篇

就在这一篇《太史公自序》的最后这一部分

他前后提到了三个不同的上下限

第一个上(下)限是起于陶唐讫于麟止  对吧

第二个上(下)限是起于黄帝下至于兹  对吧  到现在

第三个是上至轩辕下到太初  对吧

那哪一个断限才是真的

各位同学有这样的疑问是很自然的事情

但是事实上我要告诉各位三个断限统统都是真的

你说老师  怎么可能三个断限都是真的

这三个断限是不一样的

这我就要告诉你

中国古代人写书跟今天写书不太相同

中国古代人写一个东西

书有写实  有写意

写实是为了写精确的年份

孔子到太史公司马谈的时候一共是三百七十多年

就会把年数数得清清楚楚

写意就可以说孔子自于今四百有余年

因为接下来就要到五百年圣人出那个时候了

这就是写实跟写意的差别

《史记》这本书在写的时候它就要继《春秋》

前面讲得很清楚

它要比附《春秋》  它要上继《春秋》

因为要继《春秋》  《春秋》这部书

我们就得注意《春秋》这部书

《春秋》这部书

孔子修《春秋》第一年始于鲁隐公元年

为什么要从鲁隐公开始修?

难道鲁隐公之前鲁国没有君王吗?

当然不是

鲁隐公之前鲁国已经有很多君王了

在西汉人的认知中  特别是公羊家的认知中

取这一年是有道理的

因为鲁隐公“让国”

我们要从“让”这个字开始写起

“让”是所有道德的根本

里面又以让国  让天下最为难得

所以我们要从鲁隐公开始写起

最后《春秋》总结

于鲁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

得到了一头麒麟

因为《春秋》的开头是让国  最后是获麟

所以太史公一开始他的构想

也是从让国到获麟

从尧舜禅让一口气写到汉武帝获麟

开头跟结尾都能比附《春秋》

这在形式上  在写意上希望能跟《春秋》一致

来表达自己继《春秋》的意思

这是第一层意思

所以所谓从陶唐到麟止这个断限正是这么来的

可是问题来了

这是太史公写《史记》在我们现在来看

这恐怕是他的原始构想

《史记》这部书是希望从尧一直写到汉武帝获麟

但是太史公后来改变了这个计划

他决定不从尧开始写  而从黄帝开始写

为什么要从黄帝开始写?

因为在太史公心中

中华文化这样辉煌伟大的文明有它的开头

这个开头应该从黄帝开始

所以要从文化的开始开始写

这就是为什么要起于黄帝的原因

可他就算从黄帝开始写

注意  在五帝本纪里面尧跟舜占了绝大的部分

仍然是五帝本纪中的重心

他仍然要褒扬他们的让德

所以把尧舜禅让的过程写得特别的清楚

他的下限呢?

下限原本是希望写到麟止

后来他也改变了他的想法

虽然改变  但还是在太史公自序之中

保留了他原本说上自陶唐下至麟止

这就是一个写意的比附

让你知道这本书是继承《春秋》的

但在写实上他仍然以太初作为下限

但是各位要注意  同样是写实

他的上限和下限也有所谓的大限和小限

大限是指我大致上写到太初是我主体史事的完结

可是我不可能一刀切

所有的史事到太初

不管它结束没结束我都通通中断

如果要这样写法  它就不成为一个完整的历史了

所以我主要是到太初为止

但是这个事如果还有后续发展

我也会把这个后续发展完整地讲清楚

只要作者的生命还看得到

所以这里保留了一个下至于兹的提法

下至于兹就是一个  太初是一个准确的大限

而下至于兹是它的小限

因为不是所有的事都能够止于太初

好  那你就要问  老师

这个你讲的后面大限跟小限我们大概可以接受

可是写实跟写意你还有其他的根据吗?

你怎么能说上至陶唐下至于兹

保留这个说法一定是为了比附《春秋》呢?

因为还有一个具体的证据

就是刚刚各位所读到的“俟后世圣人君子”

因为《春秋》的最后  孔子也告诉你

我著《春秋》的目的  是为了俟后世君子

所以太史公在自序的最后

他也告诉你他要“俟后世圣人君子”

这不是和《春秋》的作意是相符的吗?

这他想要继《春秋》  想要比附《春秋》的意思

在这几点上我们可以看得出是表露无疑的

而这一点我们就必须要谈到

太史公心中的《春秋》

在汉代指的是《春秋公羊传》

当时他们把这个当成是《春秋》的正统

而太史公的老师是董仲舒

董仲舒是《公羊春秋》的大师

他也承继了他老师董仲舒的这个想法

所以总结地来说

以写意  他是上起陶唐下讫麟止

以写实  他是上起轩辕或黄帝  他们是一致的

下到太初或于兹

其中的太初是大限  于兹是小限

在前面简单地介绍过《太史公自序》的本文之后

接下来我们要回头来看看

《太史公自序》究竟是一篇什么样的文字

《史记》是一个大部头的著作

大部头的著作的最后一篇

它也必然要是厚重的文字

这样才能收束得住  承载得起

《太史公自序》本身是一篇长篇

长篇文字到后面  它也必然要有个长段落的文字

才能够收束得住  乘载得起

文字本身“厚重”才不会让人觉得

整个行文有头重脚轻的疑虑

那么自序到最后它是怎么收束的呢?

我们来看看

自序到最后它总共可以分成三层收束

第一层收束是前面一百二十九篇的序目

从黄帝  五帝本纪的序目

一路讲到货殖列传的序目

这是长篇文字  它是第一层收束

第二层收束是《太史公自序》本身的序目

它也是长篇文字作第二层收束

可是第三层收束它就不一定是长篇文字

但是气势本身必须要大

所以整个行文到最后一句

序目的最后一句

自序的最后一句

全书的最后一句

太史公就只用一句话镇住了整个行文

就是“太史公曰”

“余述历黄帝以来至太初而讫,百三十篇。”

为什么这一句话本身足够厚重?

因为这一句话本身也是分三层收束

“余述历黄帝以来”是谈全书的上限

“至太初而讫”谈全书的下限

这是第一层和第二层收束

“百三十篇”让你全书从头到尾有个通贯

这是第三层收束

所以自序本身到最后一个大段落有三层收束

而这个大段落到最后一句话  才又有三层收束

所以才叫收束得住

所以才叫乘载得起

你就会看出史公为文思考之周密

为什么要这么做?

各位同学会有疑惑

写文章需要这么麻烦吗?

需要

因为你要写一篇好文章

你要写一篇能够传世的文章

古人看文章是有门道的

古人看文章认为行文要像作画一样

你得从四点来看

第一点它的结构

它必须有结构、有布局、有气势

而且更重要是要有意境

结构严谨  太史公百三十篇

从自序的行文就可以看得出

它结构严谨  布局谨严

可是更难得是它的气势滔滔莽莽  源远流长

前人评之如长江黄河  为什么?

它一开始就从他的祖先颛顼  远古的时代开始说起

一路蜿蜒而下  最后讲到他自己

再从头到尾把五帝以来到汉武(帝)的历史再通贯一遍

从一开头从上古时期开始的时候

接下来整个文章的流势大概可以分成五个大段落

第一个段落是讲他家的天官世家的源流

第二个段落是讲论六家要旨的意义

第三个段落是讲他父亲的临终托付

第四个段落是讲《史记》和《春秋》的关系

第五个段落就是把全书所有的序目再讲一遍

这五个大段落文气各异

所以前人说一个太史公自序

有如长江万里图一样

从深山遥远之处发源

一路流经各地  气势各异

可这样一幅滔滔莽莽的绘画  最重要就是最后

最后必须要有一句能够镇住全场的东西

自然造物极其奇妙

在长江的出海口有一个地方叫做佘山

佘山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岛

刚好就在长江出海口之处

因为有这个佘山

所以才能够镇住整个长江的气势

到这个地方才能够收讫  才能够平衡

所以以前的人说佘山还有另外一个美名

就叫做“万里石”

长江流经万里最后到这一块石头整个收束住

而《太史公自序》的最后一句话

“太史公曰”

“余述历黄帝以来至太初而讫,百三十篇。”

正是整篇文章的长江万里石

正因为有这句话  《史记》到此作结

气势宏伟  没有头重脚轻之憾

好的  我们现在已经讲过自序这篇文章

有结构、有布局、有气势

可是更难能可贵的在于它有意境

不但有意境  而且意境深远

《史记》这篇自序的文章意境从哪里来呢?

它的意境就从它要接周孔  就从它要继《春秋》

就从它要俟后世君子  就从它要立百王大法而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