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国外教德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来听听这些德国大学生怎么说

范专业学生和年轻教师如今可以通过“走进学校”项目到国外担任2到4个月的老师。在此,十位参加过这个项目的年轻人向大家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各种差异,美好的经历,面临的挑战,与学生间的互动以及跨文化能力。


照片(剪辑) © 安德雷亚·格沃尔夫


詹妮弗·奥滕史特尔,23岁,文理高中和综合中学教师专业学生,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教德语和英语


“每段国外经历都让我不断成长。而这种个人成长也让我变成一个更好的老师。如果你表现出真实的自我,展现出对上课的乐趣,学生是能觉察到的。在俄罗斯的学校里,都是分成很小的小组上课。我真希望德国的学校也能这样做。除此之外,这里的老师会更多使用数字化媒体。在语言课上使用平板电脑、白板或电视会带来很多好处。学生们在课堂上必须和我说德语,这一点很好。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希望了解德国的一切。”



照片(剪辑) © 安德雷亚·格沃尔夫


Quy Don Mac,24岁,教师专业学生,在越南的河内教德语、生物和化学


“我之前希望借助自己的越南语知识和学生们更好地打成一片,并更多地了解这里的校园生活。不过在生物课和化学课上我还没做得那么好,因为我还不懂专业词汇。刚开始的时候,我和学生很难进行良好的互动。大家都觉得我要求太严,上课时也觉得太累。不过当我装扮成圣诞老人并给大家发了圣诞蛋糕之后,我终于变成“亲爱的”老师了。直到今天,我仍然和班上的学生们保持着很好的联系。就在不久前,一位老师还给我寄来了一幅画:一名越南学生把我画成了圣诞老人。 ”



照片(剪辑) © 安德雷亚·格沃尔夫


汉娜·伦格,23岁,文理高中教师专业学生,在匈牙利的德布伦岑教德语


“我更喜欢在匈牙利上课。那里的人们轻方法、重内容。师生关系也更亲切、更私密。有时下课时学生们会为我鼓掌。我给他们上过一次德语歌曲课,结果他们非常喜欢,后来也教给我唱匈牙利语歌。他们还做过一大张的习题集,有填空题和归类题。这让我觉得很暖心,因为他们也想给我回报。我在匈牙利经常可以独立授课,这让我上课时变得更加灵活和沉着。 ”



照片(剪辑) © 安德雷亚·格沃尔夫


施特凡·武本,教育硕士专业学生,在泰国的萨拉亚教德语


“由于泰国的学生和学习文化对我都是完全陌生的,因此我很快就认识到,上课必须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当然,在德国上课同样也要注重这些。在来泰国之前,我所奉行的生活态度就是要放松和惬意。我觉得一定要时刻保持幽默感,即使在课堂上,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要展现出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在泰国的时候,我必须依靠自己,这一点很好:因为当你必须自己解决问题的时候,获得的体验会更加深刻。”



照片(剪辑) © 安德雷亚·格沃尔夫


梅尔文•纳鲁茨,23岁,文理中学教师专业学生,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教德语和数学


“我的实习单位是一所德国学校,那里的德国氛围非常浓厚。此外,我还在另外两所学校旁听实习。我注意到,土耳其的学校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在德国,通常由老师提出解题的途径,孩子们必须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而在土耳其却不是这样。我认为土耳其的做法更好:老师应当发挥主持人的作用。而且:我现在更懂得该如何处理课堂上因不同文化而产生的问题。学生们应当一起学习、相互学习。”



照片(剪辑) © 私人照片


亚娜•丁克尔,32岁,文理中学教师专业毕业,在中国的广州教德语


“起初我以为我的学生会是被动的、安静的,但他们要比我想象中活跃得多。我总是不得不停下来,好让大家认真听讲。中国学生在课堂上习惯喃喃自语,因为上课时大家并不关注教学进程,注重的只是知识内容。于是,我尝试引入互动的学习方式,并使用德国的课堂教学方法。中国学生都非常坦诚。当我结束实习离开的时候,收到了一大堆的信件和礼物。我曾经辅导过一名参加德语奥林匹克竞赛的女学生,直到今天我还和她保持着电子邮件的联系。”



照片(剪辑) © 安德雷娅•格沃尔夫


亚历山大•施塔延,26岁,文理高中候补教师,在中国天津教德语


“在中国上课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老师不仅要提问题,而且也要给答案。学生只是重复老师的答案而已。中国学生太缺乏自主性,因为他们认为不应当突出自己和展现自身能力。我曾经和学生玩过一个交友游戏,规则是大家把球扔来扔去,接到球的人要介绍自己。可是大家都太羞于表达,害怕做错事情,不愿意在课堂上表现自己,结果每个人都在躲球。不过我现在可以理解当你在一个讲另一种语言的国家里上学时的感受了。 ”



照片(剪辑) © 安德雷娅•格沃尔夫


克里斯蒂娜•波罗加,22岁,文理中学教师专业学生,在瑞典的乌普萨拉教德语


在瑞典,人与人之间打交道的方式要比德国更加轻松。老师和学生之间都是以“你”相称。课堂上的气氛非常融洽,而且使用的媒体也更加丰富。学校给每名学生都配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开始我觉得这挺奇怪的,因为我不知道学生们用电脑来做什么。但他们拿电脑来真的是物尽其用,比如查单词。我个人觉得,当要用一种学生还不能很好掌握的语言来上课时,电脑是对教学手段的一种丰富。而且我相信学生们也从中学到了许多。



照片(剪辑) © 安德雷娅•格沃尔夫


约瑟芬•赫伯舍尔,27岁,文理中学候补教师,在法国博韦教德语


“能有和一个难搞的9年级班级上课的经历特别棒。 我要他们表演在柏林的一家餐厅吃饭。一开始他们不想演,可结束时每个人都很兴奋。难以想象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学到了多少东西。在法国,合作式学习要比德国少得多。课堂上都是以老师为中心,而学校总体来说也是权威主义体系。不过我的感受是法国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合作要比德国更好。 ”



照片(剪辑) © 安德雷娅•格沃尔夫


施特凡妮•埃尔布拉赫特,23岁,师范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教德语


“以后我的班上肯定会有土耳其裔的学生,所以我觉得非常有必要了解土耳其文化。对我来说,在和其他文化打交道时保持开放的心态非常重要。如果对方的某些行为方式只不过是难以马上归类,那么就不要认为一定就是坏的。在土耳其上课,有时不像德国这样有条理。不过这样反而能让学生们更多体现孩子的一面,而不必只是像机器一样。 我学会了保持放松的心态,同时也变得更加灵活,因为人在国外,总会遇到难以预料的情况。”



走进学校!


“走进学校”国际项目为德国的师范专业学生和年轻教师提供了2到4个月的实习机会,帮助他们积累国外工作经验并提高跨文化能力。在实习过程中,这些德国大学生不仅向当地的德语学习者和老师介绍德国现状,还可以参与课堂教学并承担教学责任,同时组织、开展各种课堂外项目和活动。



原标题:《实习项目:走进学校!“这段经历让我成为更好的老师”

作者介绍:

安德雷娅•格沃尔夫 是网络与印刷媒体的自由职业编辑和撰稿人

版权: 歌德学院 安德雷娅•格沃尔夫. 本文采用知识共享(Creative Commons) “署名-禁止演绎 3.0 德国”协议协议.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德语世界”在线杂志更多精彩文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