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沙坪坝区三所学校获评重庆市 “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


近日,2022年度重庆市“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评选结果揭晓,我区沙坪坝区二塘小学校:黄杨木雕校本课程;四川外国语大学:金钱板声响校园,中国故事传万家——四川外国语大学非遗进校园实践;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川江号子”非遗传承教育基地等三所学校非遗进校园实践案例荣获重庆市“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




沙坪坝区二塘小学校


黄杨木雕校本课程

2014年,二塘小学邀请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杨木雕工艺代表性传承人陈力作为课程执教专家,在高年级率先试点,让黄杨木雕真正走进校园,走进课堂。目前全级学生都已接触到黄杨木雕课程。


二塘小学不仅注重对工艺的学习传承,更重视提高师生对黄杨木雕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专注精神和意志力,加深学生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热爱。学校还致力于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施,编写修订了黄杨木雕校本课程读本,该读本荣获沙区教研成果二等奖。在课程设置上,不仅注重提升教师教研开发能力,也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多维度的互利互惠。黄杨木雕不仅作为课程走进了校园,更作为非遗传承载体走向社会。从每年的乡村少年宫展示,到街道、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活动,二塘小学一直坚持用行动传承传播非遗。


2016年,二塘小学被命名为沙坪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同年,黄杨木雕课程被确立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2017年被命名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



四川外国语大学


金钱板声响校园,中国故事传万家

——四川外国语大学非遗进校园实践

四川外国语大学着力构建大学生传承、发展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矩阵平台,创设金钱板表演团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基地,作为大学生传承发展(包括金钱板在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力量,协同其余11个大学生传统文化艺术社团,形成集体验、推广、传播于一体的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矩阵。


金钱板表演团队聘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钱板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丁长福担任学校客座教授,担纲传承队伍领军人,是目前全国高校唯一的金钱板社团。在教学、科研、传播实践中培养了一批以青年学生为核心的推广者和以青年教师为骨干的传承师资队伍。至今,学校金钱板作品获市级及以上奖项14项。


2013年成立非遗推广基地,以金钱板为代表项目,全面推进非遗项目保护、传承,此项目被列为团中央创新试点项目,学校被命名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2015年起陆续开设《金钱板表演艺术》、《文化遗产保护》等课程,将非遗艺术中的思想理念、技法形式、编创规则等核心内容规范编入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案。


以金钱板为载体,贯彻习总书记“文化滋养心灵,文化涵育德行,文化引领风尚”重要指示精神,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传承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川江号子”非遗传承教育基地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积极弘扬巴渝文化,以“川江号子”作为传承教育项目,建成“重电国学中心”,成立“川江号子”非遗传承教育基地,并设立“川江号子”大师工作坊。


学校在实践中,凝练出“一三一”非遗传承与文化涵养模式:“一”即一支队伍,围绕川江号子非遗文化精髓,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江号子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曹光裕牵头,吸纳非遗传承人、文化学者,以教师为核心,培育了一支高水平传承团队,直接参与和指导教学及文化推广工作。“三”指三个平台,即搭建课程平台,将川江号子纳入学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同时,为师生搭建活动平台,成立8个非遗传习所,常态化开展川江号子的传唱排练、文化宣讲和考察探究。此外,学校还与相关组织机构、媒体、公司等合作,为师生展示川江号子搭建展演平台,校内百工博雅(川江号子)合唱艺术团多次获得市、区级奖项,创建了巴渝非遗特色文化的品牌推广模式;更重要的是,弘扬“一种精神”,深挖川江号子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其中蕴含的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培养既有卓越技能又有工匠精神的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


重庆电子工程学院在川江号子的传承推广中,探索出“非遗工坊+传承人+合作社+企业”等模式,促进非遗产业性转化,真正走出了一条非遗产业保护发展之路。



文图:非遗中心  编辑:郑玉梅

校对:沈立  审核:邓成彬


重庆市沙坪坝区文化馆


地址:沙坪坝区小新街83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