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考填选压轴图文解析系列(6)—2017宁德九下质检

2017-06-05 永泰一中 张祖冬 初中数学延伸课堂




综合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去“动”综合题,动态题虽抽象,但“动中有“静”,无论在哪一瞬间都可以当作是“静”的,而几乎所有的难题(尤其是中考压轴题)都跟动态有关,如果你能准确画出“动中有静”的静态图,那问题就迎刃而解。很多同学不敢去“碰”难题,最根本的原因是:因无法准确画出正确的图形而无从下手,最后只好作罢,久而久之就不敢“多看一眼”。因此画出正确的图形是解决难题的关键!

综合题本身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知识内容及知识点的横纵向联系,如果平时不训练,就失去很多锻练能力的机会,就不可能将各个知识点掌握的好、掌握的牢。如果能在解题中多观察和思考一些动态变化的图形,显然对同学们的识图、画图能力大有帮助,从而也提高解难题的能力。当然,更应该选好典型的试题,经过耐心细致地强化训练,才能达到熟练程度。

“初中数学延伸课堂”力求选好例题,通过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图文并茂地展示试题的解析过程,希望能给大家的交流与学习带来方便,通过认真细致地思考、观察、模仿、训练,强化解难题的能力。



(宁德质检)10.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分别在边BC和AC上,若AD=AE,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DB=∠ACB+∠CAD  

B.∠ADE=∠AED

C. ∠CDE=0.5∠BAD

D.∠AED=2∠ECD




图文解析:

A、B两个答案显然是对的,D答案的错误原因说明如下:

∠AED=∠EDC+∠C(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但DE和CE未必相等,所以∠EDC和∠C未必相等(有点牵强,但也无法证明),但说明C答案是正确后,就可以坚定理解了,请看动画演示:

(由于C点和D点未加以说明是定点,因此可以认为是动点.——遇到相类似的语言均可这样理解,因此也可将其特殊化,就很容易得到正确答案)

下面说明C答案的正确性:

思路一:(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相关推论),此法需要耐心.


思路二: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添加如下图示的辅助线.

分别在Rt△AFH和Rt△DFH中,∠CDE=90°-∠AHD,∠FAH.=90°-∠AHD,得到∠CDE=∠FAH.,而∠FAH=∠CAF-∠CAH=0.5∠BAC-0.5∠EAD=0.5(∠BAC-∠EAD)=0.5∠BAD,得到证明.

拓展:不论D点BC边上的任意一点,还是D点在直线BC上的任意一点,上述的∠CDE=0.5∠BAD均成立.(上述两种解法均可证明)

请看下列相关图:(有兴趣的朋友,试试看!)




(有不同思路和体会的,可在右下角的“写留言”留言,需详细理解可到对应的QQ群(238020487)中提问,必有同行高手在帮您解答!)



(下面还有哦,不要错过哦!)

(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或分享本公众号:zzdyunke(初中数学延伸课堂).



初中数学延伸课堂(zzdyunke),是由福建省永泰一中张祖冬个人打照的微信公众平台,主要推送初中数学的典型试题、常用解题方法、思路、技巧等,图文并茂地解析中考数学中的压轴题,希望大家多关注哦!




(宁德质检)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OABC的边OA在x轴上,AC与OB交于点D(8,4),反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经过点D.若将菱形OABC向左平移n个单位,使点C落在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则n的值为____.




解析:

如下图示,添加如图所示的辅助线(这是常用辅助线),当然因∠ADO=90°,有更多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这里不再叙述(有兴趣的朋友可参考前面的相关文章).

根据菱形的对称性,且D(8,4)不难得到B(16,8),通过平移法,进一步得到C(6,8)(C点可看作点B向左平移AO长(=10)个单位得到).同时过D的点的双曲线解析式为y=32/x(k=xy=8×4=32).如下图示.

下面续观看动画,思考:

不难得到,平移点C,当点C落在双曲线上时,此时的C点的纵标为8,所以8=32÷x,得到x=4,因此平移的距离为n=6-4=2.



(有不同解法和体会的,可在右下角的“写留言”留言,需详细理解可到对应的QQ群(238020487)中提问,必有同行高手在帮您解答!)


(本文结束,别忘了在左下角的阅读人数右边的给个“鼓励”哦!)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中考压轴题图文解析,等您来阅读!







本公众号已开通留言板功能,可直接在“写留言”留言,在消息中留言可能没时间回复,请谅解!欢迎朋友们指教,本公众号对应的QQ群:教师238020487,加群可以分享已发布内容的相关课件,学生或家长614779752.

进入公众号,输入数字“8”可进入本人的云课网(优思数学)的详细目录(已经有1200多个初中数学教学视频和《几何画板》使用实例视频教程(622分钟).


点赞是一种鼓励 分享是一种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