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应福建师大数学与信息学院邀请,给“晋江市初中教师(数学)学科素养提升培训班”开设两场讲座。2017年12月28日上午,第一讲《初中数学听说读写算画思》


我以2017年福州市质检20题学生的答题案例引出今天的话题。

我们可能很少尝试过完整准确地读一道这样的数学题。

汉语博大精深,下面这几个字请大家试着读读看:

不同的断句语意完全不同!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一目十行并不是完全不可取,我们在指导学生数学时不必一味地排斥一目十行,可以引导学生在一目十行中能够敏锐地捕捉、提取关键信息,概念学习时必须咬文嚼字。

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有关阅读的一些知识。

类比数学学科阅读,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再联想到数学,对于一道难题,学生之所以畏难,往往是因为题目的表述文字量多,其中的数学式子太长或太繁、图形陌生或复杂。那么,可否借鉴“文科”粗读的方法,让学生先通过粗读,了解题目的概貌(有无图形、大致属于哪个章节内容、有否熟悉的部分等)

对应于数学阅读,我们可否也能归纳出如此步骤?

对于学生而言

对于教师而言

这样的教学真正明了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适切地给出了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还有吗?

福清何如俊老师给出了丰富精彩的答案!

实际上,对那么非常优秀的学生,应该引导他们从三个层次去思考解题:

培养这样一种思维方式:







关注思维的草根,守望成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