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们,大家好,我是唐老师,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数学复习题.

马上要期末考了,大家紧张吗?会如何复习呢?

很多同学可能只是跟着老师上课的思路,一步一步把基本概念过一遍,然后再做大量的练习。可能一边做题,一边在抱怨:真烦!总是重复,那么简单的题,做得真没意思!

今天,唐老师就想和大家一起来玩玩一道简单的题!

绝对值大家都知道吧?

这是我们初一就学过的,但到了初三总复习还一直舍不得丢弃它。似乎大家对它都很熟悉,但又不敢不复习,生怕考出与它相关的题做不出!

那能否玩出些新颖的招呢?今天我们就来试试看!

请大家先写一个绝对值,然后在绝对值里面写上a减b,这个式子,我们读做a减b的绝对值(即|a-b|),那么它等于什么呢?它让你想到什么呢?很多同学马上就想到要讨论,要分类,有的同学马上想到了绝对值的定义: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等于0,那么,唐老师想问问大家,要想化简a减b的绝对值,实际上是不是要比较绝对值里面这个a和b的大小啊,那么a和b是两个数,要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你有多少种方法?有的同学会说,直接告知不就得了,我直接告诉你a大于b,或者小于b,再或者a等于b……

没错,直接告知是一种方法,最简单的方法,那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一般不会遇到这么好的情况直接就告知你,对吧,那么还可以有其他的方法吗?

又有同学说求差!我们老师经常讲比较大小,就用求差!

没错,求差是一种方法,当我们把a-b与0去比较大小,就可以得知a、b的大小,由求差,马上就有同学想到了求商,可以去求a与b的比值,a除以b的商与1的大小,从而得到a、b的大小,当然这里还要考虑到符号。

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比较大小的方法:

一,直接告知,

二,求差,

三、求商,

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三种比较大小的方法,那么还有第四种方法吗?有同学很聪明,他说,如果a大于c,c又大于b,那么,a就大于b,这是不等式的传递性,那么由传递性又让你想到了什么?数学学习要学会联想,学会转化,你联想得越丰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越多。比如“传递性”三个字,会引起你哪些联想?有同学马上想到,不等式有传递性,全等,平行线也有传递性,初三的相似,还有传递性,只不过,相似的传递性,在考试的时候不能直接用,要有简单的说明。那么由传递性,我们就随带着回顾了其他几个知识。这就是联想。由不等式传递性,我们可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传递性是不是给了我们一种思路上的启发,让我们容易想到,如果a能够等于b加上一个正数,那么a的大小也就一目了然了,那么谁是正数呢?我们学过的正数有哪些呢?

有同学很着急的告诉我,m平方、m的绝对值、根号m,都是!

显然这是我们常见的、老师教学当中一定经常有提到的三类数,而这三类数是什么数呢?——非负数!什么叫非负数?不是负数的数,不是负数的数,就包含了零和正数,那么这些非负数如果要让它一定是正数,应该如何表示呢?要让一个非负数一定要表示一个正数,只要把零排除在外就可以了,所以这三类数只要m不等于0,增加这个条件,那么它就可以作为正数来使用,好,通过这种方式,a等于b加上一个正数,我们也能够得出a、b的大小.

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在初一,我们学了数轴,并且我们曾经用数轴上的点来比较大小,在数轴上,表示正数的点在原点的右边,负数的点在原点的左边,数轴上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中,右边的点表示的数大于左边,那么我们可以把这两个数表示在数轴上,通过他们的位置,来判断它们的大小,这是不是又是一种方法?那么再联想下去,由数轴,你又会想到什么?数轴是一条有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我们还学过什么有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吗——直角坐标系,那么在直角坐标系里,每个点是由一对有序数组(坐标)表示的,如果要比较的这两个数a与b就是这个坐标平面内的一个点的坐标,横坐标a与纵坐标b,那么谁能告诉我,它们的大小又如何体现呢?

我们会发现可以根据点的位置来判断,那么点在什么位置上能表示横坐标与纵坐标之间的大小关系?

好像一下子不容易想出来,对于不容易想出来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处理呢?不妨退到最简单最特殊的情况,a和b的大小不确定,那么我们能不能先考虑一下,特殊的情况是什么——a=b,此时,这个点的位置在哪里呢?显然它在一条特别特殊的直线上,我们都知道它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

换句话说,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它的横纵坐标一定相等。考虑一下,除了这条直线让它们相等以外,还有其他的可能吗?我们自然联想到,在坐标平面内,这条角平分线把平面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在它的上方,另一部分在它的下方,我们不妨想想看,在它上方的点横纵坐标有怎样的大小关系?大家不妨动手画一画,稍加判断就会发现,角平分线上方的点,横坐标比纵坐标小,下方刚好反过来,因此我们可以用坐标平面中,点的位置来判断它们的大小,这是不是又是一招呢?你看,由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可以生发出这么多这么多的思考,这是哪儿来的呢?这是我们数学当中的联想和转化,这也是唐老师今天想说的,我们在数学学习中,其实,不只是在数学学习,其他各个学科的学习中,我们都需要培养自己丰富的联想和转化能力,能由一个事物联想到多个跟它相关的事物,然后把一些不熟悉的东西转化为我们熟悉的,以此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学习中,大家不妨尝试一下,用这样的方法去学习,习惯了这样的思维方式,可能我们的学习会更轻松更有趣,尤其是数学!

运算是童子功,推理是生命线,而联想和转化是铁饭碗!

做好这三项,走遍天下都不怕!

唐老师祝大家平时用功、考试用心。

珍惜年少时光,

留下无悔记忆!

再见。



http://mp.weixin.qq.com/s/w1fo0rTaS8cwwULWRiG8gA





      网络上有人贴出这样一张图片,笑谈之后,家长们,你们是否从中引发一些思考?我们该怎么面对孩子的学习,孩子的成绩?孩子的紧张焦虑,与你们对待成绩的态度有关吗?能否真正给孩子以学习的信心、思考的动力?我们一起努力,好吗?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思维的草根!

一同守望成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