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少说教,多留白,效果更好!——欣赏这些图,也许会给你的启发

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愿意被别人教育,尤其是说教。每当我们教育意图太过明显的时候,多数情况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少说教,多留白,效果更好!

下面这些图,或许能给你启发。

醒脑篇

1、

一个孩子对长辈产生发自内心的尊重和钦佩,往往要从中年开始——人到中年,经历了人生风雨,才知道父母和老师一生的不易,才感到了他们人生经验的宝贵。

当孩子也在跟自己犟嘴的时候,自己更加醒悟,当年父母和老师对自己说的很多话,都是对的。

2、

人的一生,就像在跷跷板上行走。越往高处走时,便越难找到平衡。

当你以为自己越来越高时,其实你已经开始走下坡了。于是你发现:你永远无法站上你眼中所见的高点。

来来回回挣扎许多次,你发现要站上高点是多么的困难,因为你始终找不到平衡点。

如果你想要站在高处,还有另一种办法:就是有人在跷跷板的低处支撑着你,也许是家人,是爱人,或是被你干掉的敌人。

终于有一天,你认识到,原来只有找到人生的平衡点,平衡了玩乐与学习,平衡了嫉妒与追赶、平衡了独立与依赖,就是最高处。

3、

在实现理想的征途上,有些孩子每天都有很多幻想,未来要做大事业、成大人物、挣大钱,然而却没办法沉下心来把眼前的题目写完。

有些孩子踏实认真,设小目标,小步向前。

你是时时幻想而不行动的那个,还是奋不顾身要达到目标的那个呢?

心动不如行动,虽然行动不一定会成功,但不行动则一定不会成功。

4、

每个人都背负着一个沉重的十字架,在缓慢而艰难地前行!砍掉一截,你会很轻松,但人生的沟壑在前,你靠什么渡过?

人生的路上,我们每个人都背负着各种各样的十字架在艰难前行。它也许是我们的学习,也许是我们的工作。但是,正是这些责任和义务,构成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的理由和价值。


亲情篇

老树画画曾画过一组致父亲的小画,写过给父亲的一组小诗,真挚而动人,满满都是我们的感受和心声。

5、

6、

7、

8、

9、

10、

(漫画来源:老树画画)

如果你也是家长,也喜欢引经据典,用自以为高明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并附赠上只会让孩子厌恶的大道理,那真的是既浪费时间,又浪费口水,还让孩子以后更不愿意听你的话,可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

虽然上述所列并不甚多,但是这里想表达的是,教育孩子,需要四两拨千斤的巧劲——点拨和启发,少讲道理,一幅图,一个行动,也可以是成功的教育。


时 间 篇

人在少年,总觉得未来遥遥无期,有花不完的时间,纷至沓来的机会,其实,人生很多时候在快速流动、快速消逝。可以让学生看过另一组照片,让学生注意看不见的流逝,看得见的变化!

这组作品来自摄影师Gustavo Germano,他集纳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些合影老照片,然后再找到照片中的人在同一地点还原,而照片中所空缺的位置就是已经离世的人,照片极具冲击力,人生短暂,请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珍惜每一寸光阴。

11

12

13

14

15

16

17

当我们面对孩子,总喜欢引经据典,喋喋不休地发表长篇大论,奉劝孩子走上正轨,然而我们自以为高明的说教,只是一堆孩子讨厌的“大道理”。孩子不是愚蠢的,你讲的东西没有道理,站不住脚,孩子就会不服气。

教育也需要这样的四两拨千斤的点拨和启发,家长少讲道理,也许一幅图,一个行动,教育就在润物无声中完成了。

文章来源于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本人主编或编著的书籍介绍及购买

(点击打开文章,可得到相关书籍编写说明、样章或试读版,详细目录和详细的购买渠道!)

阅读更多文章,请扫码关注后,进行以下操作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