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李月亮
来源|李月亮(ID:bymooneye)
0 1
这几天,全国两会上,江苏一位高中校长的讲话刷了屏。去年开学,高一新生报道,男生平均身高1.80米,孩子们发育很好,长势喜人。
学校测了一下引体向上,平均每个男生只能做3个(7个及格),有132个男生,一个也拉不上去。还有,高一893个学生中,有774个戴眼镜。这还算好的,去年还要更多。
湖北一所初中测试引体向上,做4个是及格。结果一个班级20名男生,有17名1个都做不到,甚至握住单杠后几秒都坚持不了。
整天闷在教室里学习的孩子,缺乏锻炼,体质状况真的特别不乐观。每次短短40分钟的操练时间里,总有学生晕倒在地或者因为受伤去校医院,3600名学生,一天下来晕倒率高达10%。
杭州的一个小学举行运动会,开幕式8点开始,9点半左右,学生们便出现了“晕倒小高峰”,约有20位学生被扶到场外。
那是因为大部分学校现在根本不敢组织有风险的活动,暴晒、激烈对抗、挑战体能……但凡有点危险,学校都慎之又慎,生怕出事。但这几年,依然时不时就会有“学生跑步猝死”的新闻。
2018年,有专家随机对1280名3-18岁未成年人进行了骨龄、骨密度、体成分等体质监测统计分析,结果很让人惊心:62%的男孩骨密度低于标准值。女孩更差,80.8%不达标。
大部分孩子心肺功能弱,心率恢复慢,肌肉量少,耐力差。
那些貌似茁壮成长的孩子们,身体素质其实远没有我们想象的好。他们明明生活在最富足的时代,体质却比我们小时候更差。但现在的孩子,感冒发烧越来越平常,而且很多都不能依靠自身的免疫系统扛过去,需要打针吃药才可以痊愈,一到冬天,儿科门诊就人满为患。重庆某小学四年级的小琪,9岁,但每天都很忙——早上7点起床上学,下午4点半放学,回家后写作业到9点左右睡觉,周末上绘画和奥数补习班……她告诉记者:“平时基本没运动,最近一个月因感冒去了两次医院。”而她的同班同学刘欣原,虽然每天学习时间也排得挺满,但作为学校排球队队员,她放学后要参加排球训练,而且她从7岁开始,就坚持晚上跑步半小时。同是9岁,性格活泼的刘欣原身高达到了160厘米,足足比小琪高了20厘米。她很少生病,很长时间没去过医院了。青少年近视率越来越高,小学40%,初中70%,高中80%,情况非常严峻。
“一进教室,基本全是戴眼镜的孩子,不戴的倒显得有点奇怪了。”
如此大的悬殊,当然不是因为中国孩子天生视力差,而是我们没有保护好。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长时间看电子产品,长时间用眼学习,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缺少户外运动。户外的光线对视力健康非常有益,所以户外活动可以很有效地预防近视的产生。如果你不想让孩子一辈子“雾里看花”,被近视困扰,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拉到室外。
在英国,学校学生每周平均运动时间可以长达5-6小时,运动项目多达40多种,还有各种体育俱乐部、周末比赛。在日本,体育课被重视的程度也超乎想象。不仅要让孩子们强身健体,还要教会他们遵守规则、重视集体、挑战自我。中国的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让孩子学认字,学算数,以“赢在起跑线上”。侧手翻:
倒立行走:
下腰,还要有个孩子站上去:
这要是在中国,恐怕早就被部分家长胆战心惊地告到教育局去了吧。
但事实上,只要教学得当,让孩子撒开了去训练,一般不会有什么危险。反而是紧紧捧在手心里的孩子,才会脆弱不堪,经不起一点风雨。寒冬腊月,日本的孩子,脱掉上衣跑马拉松,没有孩子会感冒。
但我们穿得里三层外三层不敢出门的孩子,一到冬天就发烧咳嗽流鼻涕。很多家长还纳闷,我们这么精心照顾了,怎么孩子体质还是弱?真正让孩子健康又快乐的办法,是把他们撒出去,奔跑跳跃,出一身欢畅的大汗。2017年,中日学术机构曾经选了两万名7-18岁的中国和日本的孩子,做了历时3年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孩子的平均身高超过日本,但体能指标中的心肺耐力、柔韧性、协调性、机敏度……都明显低于日本。就是说,我国少年看起来高高大大,但各项体能、耐力都远远落后。孩子4-8岁时,美国家长一有机会就带孩子出去打球、游泳、露营,很多美国孩子很小就知道自己最喜欢什么运动,并努力锻炼了。而中国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大多在给孩子报一个又一个的课外班。到了9到12岁,美国孩子几乎每天都出去健身,包括打球,跑酷甚至力量训练,父母也会非常支持孩子运动。而中国的孩子开始戴上眼镜,写没完没了的作业,上没完没了的补习班,出去玩的时间越来越少。13到18岁,美国的孩子渐渐长得人高马大,有些已经开始练肌肉,虽然功课渐忙,但大多数仍在抽时间健身和打球,父母和老师也依然很支持,体育好的学生,在学校非常吃香。而中国孩子多数是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或者抱着电子产品,一动不动。
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是9.6%,肥胖率6.4%,二者相加达到16%。中国12至18岁的孩子中,1.9%患有糖尿病,是美国同龄人的四倍。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5年下降。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滑。
一般孩子上了小学以后,家长就很少会刻意陪孩子出去活动了。那么,强制所有学校每天多上一两节体育课,其实是极好的办法。可是,学校要面临考试的压力,如果硬要把数学课改成体育课,影响了升学成绩,学校和家长都不干。教育部当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想了个办法:在中考、高考中,增加体育的分数。如果体育也像数学一样计入升学成绩,那学校、家长、学生就不得不重视起来。去年,云南出台了一项关于体育教育的新政,明确表示:中考体育考试按照满分100分计入中考成绩,由原来三年一考改为一年两考。也就是说,体育所占的分值,将和三大科“语数外”并列第一。
全国的学校体育中考都要逐年增加分值,达到跟语数外同分值的水平。同时,不断总结经验,立即启动体育在高考中计分的研究。
这还是好好说话的,还有很多破口大骂的,那话都没法看。
不过,目前看教育部心意已决,不会因为这些反对而作罢。我看了征求意见稿,关于体育成绩的测试办法还挺科学合理的,有考虑到孩子天生体质的差异。还有很多家长担心“出去运动会影响学习”,这个实在大可不必。第一,如果所有孩子都拿出一小时的学习时间去运动,那么每个孩子的名次基本是不受影响的。第二,适当的运动不但不耽误学习,还能促进学习,提高成绩。几十分钟的运动,可以大大增强孩子的专注力,并有效减少孩子因为考试压力带来的焦虑和抑郁。有人统计过,有6成高考状元,都说自己“热爱运动”。即使时间再紧张,他们每天也会抽出点时间锻炼下身体。2016年山西文科状元周仕达就说,他喜欢打乒乓球,每周六都会去打:“我的水平很一般,但是这是一个很好的减压方式。上了高中之后,每天晚上都跑步,只是到了高三时间比较紧,跑步才稍微少了点。”
其实,还有最简单的道理,孩子身体好,少生病,不也是保证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吗?云南一位教师,教了30年体育,曾带领学校足球队参加很多比赛,战果累累。比赛有成功也有失败,同伴一起拼,一起哭,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一起承受失败的痛苦。
经常参加体育比赛的孩子,擅长竞争,喜欢竞争,又能在竞争中与人合作,在挫折中找到不足,然后继续努力刻苦训练。
人生是一场长跑,一个健康的身体,是美好人生的基本保障。远比这重要的,是孩子、家长、学校、社会都意识到运动的重要。让他们拥有运动的习惯和健康的体魄,并因此受益一生!
点个【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让更多人行动!李月亮。高人气作家,新女性主义者,扎实写字的手艺人。以理性和智慧陪万千女性成长。新书《好的人生,不慌不忙》当当网热卖中。微信公众号:李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