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课后服务”看“课外培训”的疯狂:依法依规监管,才能还孩子一个干净的教育空间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好教师 Author 碧峰

新书推荐:打开以下链接阅读详细说明

《尖子生之路—计算专项》

得了计算,得数学天下

《尖子生之路-计算专项》全书视频预览版

扫码进微店预购



授权转载自好教师(ID:haojsh)

6月15日,教育部召开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启动会。

会议宣读了《中央编办关于调整教育部职责机构编制的通知》,指出这次机构增设,对于深化校外教育培训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会议强调,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体现新担当、展示新作为,把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打造成更具人民情怀、更具斗争精神、更具法治思维、更具工作策略的司局,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百年华诞。


其实,早在今年的2月23日,在我们还沉浸在新春佳节的快乐中,在教育部假后复工的第五个工作日,针对“校外培训”的野蛮、疯狂,教育部迅速地召开了发布会,提出了“切实提高课后服务水平”的有效举措。

然而,在“校外培训”与“课后服务”的问题上,往往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为显真实,下面笔者不妨就自己学校“课后服务(托管)”的产生过程及做法,分享给各位同仁。

早年,教育部曾明文规定,学生的课外作业,即家庭作业总量,低年级不留作业,中年级不超过40分钟,高年级不得超过60分钟。

但是,当学校严格执行后,竟有好多家长忧心忡忡,急红了眼,跑到学校与校长、老师“扯皮”:“这回家把脑壳都玩掉了,能有个好成绩吗?”

齐声要求老师要留家庭作业,有的还要求多留些。 

而且在当时还出现了个反常的现象——

那些年,学校还是可以在节假双休日组织些“兴趣班”,用来辅导学生作业的,当然也适当收取一点辅导费用。

当初是参加培训的学生家长,状告老师乱收费,加重学生学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

可历经两年后,却倒过来了,是没能力或不想送孩子参加培训的家长状告学校、老师。

他们面对人家的孩子参加培训,焦虑不安,急了,说自己的孩子没参加培训辅导,成绩岂不是要落后一大截吗?

这不公平,这太不公平了!

学校在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的情况下,从此“违规补课”的兴趣班、培训班晏旗息鼓,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但很多家长又前仆后继不遗余力地把学生推向了校外培训机构,乐得这些机构把广告打得校门口满地都是,每天都能高举旗帜带走一个又一个浩浩荡荡的队伍。

时间是试金石。经此折腾比较后,许多家长还是认为学校好,学校老师比培训机构更专业更了解孩子。

一时间呼声又起,于是经教育部门发文,政府补贴点、家长少出点(笔者学校是一个月才80元),用于老师辛苦的“托管”又蓬勃兴起。

“托管”分为“午托”和“晚托”。

“午托”是利用中午两个小时的时间进行的。

一小时是各班学生集中在教室午餐,一般由综合学科老师担当生活老师,取名曰“午餐课”。

既然是课,就不只是吃饭,还要把吃饭当作课来上,进行一系列的文明用餐、爱惜粮食、不挑食、遵守纪律等等的教育。餐后剩余时间还可组织学生在课桌上打个盹。

另一小时,还有晚托,则由语数英三科老师轮流托管,主要是学科补习、完成课内外作业,老师未完成的教学任务也可借此时间讲一讲。可以说这学科的托管与课外培训班的功能基本相似。

值得一提的是,除午托和晚托外,学校还通过调节课时,挤出时间,保证每周五下午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阅读、兴趣小组以及社团活动地积极开展。

学校层面组织了如书画、球类、文娱、乐器、游戏、趣味数学、习作等40多个兴趣班,达一千八百多学生参加,其余未参加校级兴趣活动的学生,则在老师指导下参加班级的各类兴趣活动。

午托、晚托及周五兴趣活动,可以说是全校全师用力,全生参与,几年里如火如荼,日臻完善,成效卓然。

特别是晚托,本是下午3:30就能放学的学生,在校能托管到5:00多,不仅能与家长正常的下班时间相衔接,而且使学生的课内作业也好,家庭作业也好,一般都能在老师托管的辅导下完成。

这样的托管学生受益、家长欢迎,老师也得到了微薄的经济补偿。可以说是“一石三鸟”的好事情。

但历史总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学生回家后本是可以轻轻松松欢欢喜喜的,但一些家长见了,认为孩子回家又是玩掉了脑壳,于是,很多家长又把已是五点钟从校园走出的孩子委托校外培训机构接走。

一时间,校外培训机构在学生放学时,在校门口高举的引导牌有如森林般的。

原以为,学校兴办了托管班后,校外培训机构会晏旗息鼓,不曾想,仍是一片红火。

学校的“课后服务”日臻完善、成效卓然,为何仍然阻挡不住许多家长疯狂奔向“课外培训班”的脚步?


有人把这种“疯狂”概括为三大原因。

一是国家推行教育强国政策,教育受到了无与伦比的关注与重视,但一部分人从中嗅到了商机,把教育看作谋利的工具。

二是受西方“教育的投资是最好的投资”的观点影响,认为通过教育的“投资”可以改变人的身份与社会地位,乃至把教育看作是发家致富、飞黄腾达的唯一途径,这与中国家庭普遍存在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心态一拍即合。

三是独生子女家庭大量出现,家长们别无选择,因为“输”一个就全军覆没。

于是,我们司空见惯:

曾经,家长的呼声是不输在起跑线上。

你把“减负”喊得山大,震得天响,可家长就是不买账,因为他们太现实。

高考、考大学才是他们的希望。基础不打好,就考不上示范高中,进不了示范高中就考不上好大学。

这一切都要拿分数说话。

而聪明的家长都知道,分数的比拼,很大一部分要从培训中长出来,要百练才能成钢。

于是“补课”之疯疯狂不息。

现在,家长们又发出了新的怒吼:教育是用来社会分层的!

中考的普、职分流,成为普、职分层,中职被视为低人一等的教育;

高考招生的分批次录取,给高校贴上“一本”“二本”“三本”的标签;

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直接对应学校的身份标签,如是否“双一流”等;

毕业以后是挣1万,5000,还是3000块钱?还是到劳动力市场去打零工?

今后孩子站在什么样的层面,一切的一切,归根结底,都要凭分数来说话。

这能叫家长不为孩子的分数上心吗?

家长对“分数”上了心,就少不了把获取“分数”的功夫使劲儿地花在“课外培训”上。


“课后服务”虽然成效卓然,是一个减轻学生负担、家长负担的好办法,但在日益“内卷”严重的情况下,却难以从根本上刹住全民疯狂补课的脚步!

无可否认,现今校外培训早已成为教育常有的病态,各种名目的校外辅导培训机构,刻意营造家长的焦虑,一个又一个家庭,倾其所有围着孩子的教育,殚精竭虑,不仅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严重地消耗了家长接送陪同的时间和精力。

这些已经严重影响到现在中国多数家庭的幸福感和生育欲望。生的起,教不起,养不起。

依法办学,依法依规监管校外培训,给孩子一个干净轻松快乐的教育空间,真的刻不容缓。

依法办学,依法依规监管校外培训,这才是给其拴上制度的缰绳,结束其野蛮疯狂生长,促进校外培训教育制度改革与完善的根本。

严加管理校外培训机构,成立专职机构,依法依规抓好校外培训工作,利国利民,为国家政府点赞!

愿“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真能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用“更具的人民情怀、更具的斗争精神、更具的法治思维、更具的工作策略”大力整治校外培训机构的不良风气!

同时,作为教师或家长,应大力支持校外培训的监管工作,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出一份力,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绿色教育环境。

来源:好教师,本文为好教师(ID:haojsh),特约作者:碧峰原创,好教师=阅读+反思+实践,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真正的好教师!让每一位父母都能成为孩子的好教师!

往期推荐


7年前,那2个为救一车陌生人而错过高考的夺刀少年,后来的故事让人泪目…

高考623分的外卖小哥:“告诉你的孩子,千万别学我。”

这四名领诵员是如何被选上的?看看他们都是谁

高考差2分无缘清华,母亲不甘请求重查试卷,卷上11字却让其彻底清醒!

多地高考学霸一夜爆红,家庭背景曝光,网友:这才是他们优秀的真相!

100年前的那群“90后”,让我们顿悟什么才是年轻人最好的样子

985、211、双一流大学名单汇总!转给高考完的孩子们!

高考分数线出来了,不必盼着把孩子送走,总有一天,他会头也不回的离开…

2021年高考再次证明:得语文者得天下,小学欠下的“阅读账”,迟早是要还的!

最近大量上市,这种水果要注意,103个孩子因吃它致命!夏季水果那么多,你真的吃对了吗?

韦神之后,又一个90后天才爆红:他们的父母,都做对了这件事

班主任强调:平时都会,考试不对,真正的原因不是粗心,而是“积懒成笨”!


初中数学延伸课堂最新图书了解与购买

《尖子生之路之路》共7册

扫码进店购买

《尖子生之路》计算专项

《贯通中考》中考复习》

《中考选填(含大题计算)》

《中考数学压轴必刷题》

1.点击书名了解编写说明、详细目录、样章等.

2.关注本公众号,发送“视频”可得相关图书的视频解析汇总.

3.点击“阅读原文,阅读查看动态更新,详细分类(已细分100大小类),支持关键词搜索,如同百度,快速方便!

关注本公众号

相关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更多详细分类汇总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