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明确!9月1日起全面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教师弹性上下班,一线教师沉默了...
推荐阅读与观看(直接点击或扫码打开) | |
注:622分钟视频教程提供免费下载!!! | |
扫码:文章详细分类汇总/快速查找文章 | |
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各学科课程免费学! | |
超前自学-预习复习-课后巩固 | |
近五年中考真题压轴解析 | |
教育正在大变革!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意见》要求:“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作为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措施,课后服务是学校教育综合服务的延伸。
7月1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秋季开学开始,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行“5+2”这一新模式。
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结束时间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
对此,有人欢喜有人愁!
“双减”模式下,
教育责任大幅向学校倾斜,
是否会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
看到一条这样的评论:
不知道有多少家长怀抱这样的想法,认为“双减”政策下,孩子的教育可以完全交给学校,自己可以从教育中解脱出来。
首先不说这种想法对老师是否公平,对孩子,这也绝不是一件好事。
“减负”,是减掉家长不必要的教育负担,例如让家长批改孩子的作业,例如布置一些让家长完成作业。
但并不意味着家长能对孩子撒手不管,完全不过问孩子的学习。
课后服务是尽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在一定程度上方便家长,例如孩子放学后无人接送,无人管理的问题。
但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把学校当成没有时间限制的托管所,把老师当成包办一切的保姆。
我们必须明白,无论怎么“减负”,学校也只能承担一部分教育责任,并不代表家长就可以完全撒手不管。
家长要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和本分,绝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或者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
首都师范大学孟繁华说过:
“家庭教育本质是生活教育,依托的是生活!
不以学校教育取代家庭教育,不以学校教育规律代替家庭教育规律!”
在孩子的成长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铺相成,缺一不可,唯有各司其职,互相合作,才能起到1+1大于2的教育效果。
归根到底,教育可以减负,但是家长不能失责。
孩子长时间在校,
是否会导致减负不减反增?
“双减”《意见》指出:
减负是为了减轻孩子的学业负担,但是课后服务会不会演变成在校补习,或者类似高中的晚自习呢?
仅仅一句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并不能限制孩子在课后服务时间被迫学习,如果只是将孩子在家学习以及在辅导班学习的时间和任务搬到学校里,那么减负意义何在?
知乎上,就有一位网友表示:
大多数一线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真的尽心尽力。
如同我妹妹的老师一般,学校规定的课后延时服务五点半就结束了,可是他们为了给孩子提高成绩,经常无偿上课到七点左右。
学生们的成绩也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提升,这比去外边上补习班好多了。
当然,老师的敬业是无可厚非的,就像总被霸占的体育课和自习课,老师自愿加班的私心也无非是孩子的成绩能有所提升。
可如果课后服务也成为老师提升孩子成绩的一个途径,那么不管是对老师还是孩子,其实都是一个负担。
按照要求规定的,让孩子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各种课后活动当然是好的,可是对于教学资源比较差的乡镇学校来说,却很难有这样的条件。
到最后,让孩子自习,让老师上课,反而是成本最少,也最方便的一种形式。
那么到头来,课后服务无非是解放了家长,但是却增加了老师和孩子的负担。
家长减轻的教育负担,
是否会转移到教师身上?
对课后服务举双手支持的大多是家长,很显然,课后服务解决了家长要上班没时间接孩子放学的问题,解决了孩子作业辅导问题,解决了孩子放学回家后的教育问题,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但是这些负担并没有消失,而是转移到了老师身上。
有调查显示:
如果按照每天8小时工作制计算,中小学教师每周工作时间应该为40小时,而调查显示,教师实际工作时间为平均每周54.5小时,实际工作时间超过法定工作时间25%。
老师本来就在超负荷工作,早上要提前到校,晚上孩子走完,甚至还得留下来加加班,即便不在学校加班,也带着要批改的作业,要写的教案回家。
现在课后服务又要求老师多上班两个小时,老师也是人,老师也有家庭,都来体恤家长,谁来体恤老师呢?
对此,教育部表示,支持探索对承担课后服务的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度,这也就是说,在9月,各地的中小学将会实行“弹性工作制”。
看起来是好事,但是在老师身上却很难实施,要知道,老师在学校的工作并不只是上课而已,除了备课写教案,批改作业试卷,老师还有很多会要开,很多报告要写,很多课要听。
尤其是班主任,只要学生还在学校,那么班主任就要绷着一根弦,大事小事都要处理。
更何况课后服务还可以视家长的情况往后延迟,这样一来弹性工作制很有可能变成:
所以,在政策实际落实时,希望在老师的工作时间上,多一些确定的规定,少一些不确定的“视情况而定”,不要让“弹性工作制”,变成个人时间和工作时间的混淆。
教师福利待遇,
在课后服务中是否能得到相应的提升?
撇开教师福利待遇,只谈延长中小学课后服务时间等于耍流氓。
中小学的国家标准课时是七节课,上午四节,下午三节,延长放学时间,就相当于在原本的基础上增加老师的负担,如果老师的待遇不提高,那么课后延时服务的质量可能也难以保证。
所以,课后延时服务要落实下来,必须在老师的工资上得到体现。
对此,“双减”《意见》是这样说的:
其实课后服务相当于一个加班,只需要给够加班费即可,但是却和老师的绩效、职称、表彰挂上了钩。
无形中就让教师们开始了内卷,就相当于企业加班,你不加班不但没有加班费,还要扣绩效奖,还会影响你的年终奖,影响你升职加薪,这种情况下,你加不加班?
对此,有专家表示:
表面上看,参与课后服务的老师得到了相应报酬,实际上,教师的待遇总体并没有变。
没有参与课后服务的老师虽然完成了既往规定的工作量,但绩效工资却比以往减少,不利于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
按理说,课后服务是教师工作时间以外的事情,考核和奖励也不应该和老师平时的工作混为一谈。
教育不是家长、孩子、老师单方面的事情,那么“双减”政策下,我们要多方位考虑,尤其是能让老师失去教育热情。
真想鼓励老师参与到课后服务中来,就不要拿绩效和职称绑架老师,把应有补贴发放给老师就够了,合理安排好老师课后服务排班就够了。
写在最后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改革是为了让教育环境更好,让教育环境更公平,让每个普通家庭的孩子都能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高考不能变,那么变的只能是教育的形式,减轻教育负担,把高考的竞争回归到最初的学校里的竞争,回归到孩子天赋、智力、个人勤奋努力的结果,而不是高额的补习班,和全民焦虑下的“剧场效应”。
改革的目的是好的,希望落实的时候,能多考虑一点,让教育回归初心,也能让老师安静的教书育人。
点击关注「教师E家」
— END —
版权说明:本文经「教师E家」(ID:edu589)授权转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是老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的教育交流平台!教师E家 为用户提供教育资讯,教学心得,教育时事分析,愿您在教育路上不再忧心。
热点视频推荐
↓↓↓
往期推荐
初中数学延伸课堂 | 所有文章详细分类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