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首,原谅错失了美好的自己
人生路上,会错过很多东西。比如年少时迫于学业的压力和父母的专断而错失某项爱好,或者因害怕老师和家长的斥责而错失朦胧的早恋;高考时因发挥失常或判断失误而错失理想的大学;大学里因畏手畏脚不敢追求而错过真心喜欢的人;毕业时因眼界不开或机缘不合而错失了好的城市好的工作;恋爱时因敏感好作错过了那个最喜欢最合适的人;逛街时错过了一件寻觅很久才碰到的绝版衣服;买房时错过了最中意的房子;行情大好时错过了最好的投资窗口;或者像我在那篇《一步踏空,就踏空整个人生》(点击阅读)一文中说的,错过了人生最重要的财富机会........
人生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在人生的路上我们都是新手,没有谁是老司机,因此我们得时刻面对选择,小到菜市场买根黄瓜,大到人流中挑个爱人,天天都得做大大小小的取舍,有取舍就会有纠结,有纠结就会有痛苦,所以才有哲人说“你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选择太多”。
这是一个多变的世界,是各种利益格局定型的前夜,对普通人来说虽然机会不多了,但向上的通道还没有完全关闭,在重要节点上一个重要的决定可能就会使人生判若云泥。选择对了,可能过得顺风顺水,选择错了,就可能过得憋屈难受。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人生的高下,不再是以前的努力工作,而是抓住稍纵即逝的每一个机会,一旦错失机会,要弥补就很难,因为错过的损失不是努力工作就能弥补的。
在所有人生的抉择中,最重要的当然是职业的抉择和婚姻的抉择。古人说人有两怕:“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可见职业和婚姻从古至今都是人生的大抉择。只是在如今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家庭平权的大氛围下,女人不光要担心嫁错郎,还得担心入错行,男人也一样,既要担心入错行,也要担心结错婚。毕竟现代社会女人并不依附于男人而生活,女人不像古时候那样事事都听男人的,甚至相反,男人得事事都听女人的,所以,如果娶错了老婆,其后果甚至比女人嫁错了老公还严重。
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复杂到超出了很多人的认识,超越了祖辈们流传下来的人生指导,也超越了自己在短暂的人生经历中积累起来的各种经验,这使得我们在向前的路上只能盲人骑瞎马般地往前撞,所以很多关键节点上的重要抉择其实并非来自理性的权衡,更多的则是听天由命式的一时冲动,是赌。赌对了是运气好,应该欣喜,但不能因此就认为自己有多高明;赌错了,也不要太沮丧,毕竟很多机会尽管去了,更多机会还在来着,不能输不起,更不能因错过月亮而哭泣,致使又错过星星。
我们都说在这个社会中活得累,远没有我们的父辈们当年那种干好本职工作就可以幸福生活的惬意,我们得在惶恐不安中迎接每一个蕴藏着风险和机遇的日子,我们得在未知的世界中预判未来并跟随趋势。所以每天一睁眼,看到每一条新闻,我们都不自觉地与我们的工作前景、资金安全、资产增贬联系在一起,然后做出相应的判断和抉择。这样活着能不累吗?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败,成功或失败只是两棵树上开出的不同的花。两棵相同品种的树并排而立,一棵开出红花,能招蜂引蝶,寓为成功;一棵开出白花,平淡无奇,寓为失败。为什么树种相同,生长条件相同,共享阳光雨露,开出的花却不一样?恐怕不是外在的什么原因,而是根系深处,细胞内核,某个片段的基因有差别,这种差别是与生俱来的,而且在后天成长中被不断放大,最终表现于外的就是一个绽放着成功的红色,一个开着失败的白色。
所以,有些错失也怪不得自己,可能是基因内核决定的,纵使时光倒流,再给一次机会于你,或许你还是会做出一样的选择。因此,要学会宽容,要宽容别人,更要宽容自己,要容忍人生路上惶恐无助的自己犯下的每一个错误,要给犯了错的自己以温柔的安慰,只要生命不息,只要健康快乐,相信更多的机会在前面等着呢。
当走过一段路,然后再回首,总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总有一些错误的抉择,也总有一些错失的美好。很多美好的东西,包括那个最合适的人,错过了就错过了吧,虽然很多时候你心疼的不能自已,多么希望能推倒重来,可是推倒了就能重来吗?重来了你就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吗?就算做出了那个你目前期望的选择,未来就一定会很美好吗?或许都不一定,所以还是平衡心态,接受现实,抚慰心灵才好。
幸福就是与过去和解,黄家驹的那句歌词经常被大家唱起:“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是的,要原谅自己,不念过去,不畏将来,接受成功的自己,也拥抱沮丧的自己,善待过去,善待自己。
杨昇原创美文推荐(直接点击可阅读):
● 杨昇原创文章,喜欢就请分享到朋友圈
● 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公众号来源
● 其他合作请联系作者微信:36401867
更多原创美文,请点击关注微信公众号:“绿时采”(lvshicai8),总有一篇触动您!好文请与朋友们共赏。
本公众号每周发布 2 篇杨昇的原创美文,长按下图二维码可关注。
本文作者介绍:
杨昇,大学老师,文学爱好者,互联网追随者,创业实践者,坚持用朴实的文字记录这个时代普通人的情感,有10多年短文写作历程,其文字多年来陪伴很多人走过了人生的某些阶段,总有一篇文章能在你的内心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