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想做个有钱人的梦想掩埋你卓越的天赋
引子: 每个人都得认识自我:以自己的个人禀赋,适合通过商业成为一个有钱人呢,还是发挥特长成为某一领域的卓越专才呢?
和一个朋友谈心,这位朋友大学学的是热门专业,毕业后先进了体制内,二年后辞职创业。十年来他做过很多创业的项目,开过奶茶连锁店,做过培训,代理过建材销售,还倒腾过网络推广,每一项业务他都认真做了,但是时运不济,总有一些原因使最初看起来很有前景的项目功败垂成。
一晃过了35岁,除了一些失败的教训之外,似乎他也没有获得什么成功的经验。这些年他过得很累,如果把他的这份努力拿来打工,肯定早成了职场的牛人,因为他上的大学很好,专业也好,个人能力更不赖,当初和他一起的同学大多都在各自的单位各自的岗位上混得风生水起、小有成就,他如果走常规的路子,肯定会是他们中的一员,甚至做得更好。
他现在累了,倦了,想安稳一点,但是发现已经回不去了,当了多年的小老板,他已经没法给别人打工了,适应不了职场的环境,而且与他专业对应的行业现在的门槛比较高,他没有积累,也进不去了。
他说,其实回过头来想想,自己似乎不太适合创业,每次都能抢得先机,可是冥冥之中总有一种束缚让他做不起来,可能是性格,可能是勇气,可能是格局,或者这些原因都有,总之他一次次与大好时机失之交臂,总是有原因的。而他这个人,个人天赋挺好,尤其学习能力和专业上的钻研能力很强,大学时稍微用心就成为了专业上的佼佼者,如果选择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一个专才,那么通过上十年的积累,现在一定很牛了。当初对自己认识不足,瞎折腾了这么十来年,没求来商业的成功,也错失了成为专业牛人的机会。现在人至中年,就这样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中年危机。
他的话让我想到一个问题:一个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成功?
按照中国世俗的认识, 有钱、有权、有名、有利都叫成功。但是在当下之中国,一切成败都习惯以金钱来衡量,甚至当莫言和屠呦呦先后获得诺奖后,网友们津津乐道的是诺奖奖金能在北京城买多大的房子,可见再大的名,最终也得落在钱上,“钱”成为中国社会最基本的构成元素。
既然“成功”就是“有钱”,那么怎么才能有钱?
我想至少有两种路径,第一种是直接去赚钱。投身商业,或者去创业,干出一个成功的企业,最好能上市圈钱,当然,到了这一步就是大成功。第二是先强大自我,让自己在某一个领域特别突出,成为杰出人才,先有名,然后在现有机制下,用自己独到的才能和名气去换钱,这可以看做是小成功,但是足以保证自己过上中上水平的生活。
这两种途径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更直接,表面上看耗时最短,见效最快,而且门槛也比较低,不需要数十年如一日的默默积累;当然风险也大,往往九死一生,一将功成万骨枯,大部分怀着赚大钱目的的人都倒在了半道上,并没有如愿得到创业者渴求的金钱。而后者因为并不直接追求赚钱,还需要天长日久的积累,当然也需要个人有一定的天赋,其过程漫长、艰难、孤独、苦涩,往往需要全身心投入十年以上,门槛相对比较高。
我们看到现实的情况是投身商业直接奔着金钱而去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而能忍受十年以上冷板凳,穷毕生之精力成为自己擅长的领域内顶尖人才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那么多的年轻人在互联网大潮的推动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蛊惑下放弃自己的专长飞蛾扑火般地涌向商业,甘愿违背自己的天赋把美好年华耗费在一些不靠谱的项目上,并且一次次经历失败,誓不回头。当然这当中有一些人经过失败的淬炼最终会成长为成功者,但是毕竟凤毛麟角,就连马云最近都说:“企业不是谁都可以做的,100个创业者,95个会死掉。”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在商海里取得成功,输得连内裤都没有了的商海遨游者才是多数。
近期参加过几个创业者的交流会,发现目前的创业氛围确实很浓厚,年轻的创业者成群结队前赴后继,这是个好事,年轻人对成功赤裸裸的追求也是我们国家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基础。
但我想说的是,每个创业者是不是真正认识了自我、发现了自我?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创业?在前文所述的这两种成功的路径中自己是不是选取了适合自己的最优路径?你走的路是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个性、天赋和心底对幸福生活的定义?
人生年轻的日子不多,可以试错的日子更短,大学毕业已经22岁,在中国当前的世俗共识下,大约32岁就得奠定人生的基调,因为过了35再转向就很难了,所以大约有10年时间让年轻人自由奋斗。那么这10年你是用来在自己的专业上学习、深造、探索、精进,以便让自己在某一行业内立住脚呢,还是不断在小创业中试错,醉心于商业而放弃专业呢?
据我观察,工科出身的人专业精进了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创业,不但成功率高,而且就算失败了还可以回归常态的工作,凭借专业技能在本行业内至少有很好的打工职位。但是文科出身的人,专业性本来就不强,需要大学毕业后认定一个方向,坚持学习,比如提高外语、读MBA、考司法、考注会、考其他有含金量的证件,以便进入多金的行业,或者在本行业获得高的职位,更需要在本行业广结善缘,拓展和积累人际交往圈子。这需要时间的投入和专注。
而创业会耗费大量时间,尤其当自己没有什么资源的时候,要从最小的点开始做起,反反复复起起落落,甚至不断失败,不断寻找机会,不断重新出发,可能折腾了十多年依然一事无成,不要忘了至少95%的人都会失败。这样,当到了35岁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的选择不多了,创业不再能输得起了,没有信心了,而想做专才出人头地却已经比别人晚了10年。
当然,人生是要去闯荡,去奋斗,去经历的,但是我想比这个更重要的是先认清自己属于哪一类人,所谓“方向比努力重要”,既是说一项事业大方向的正误比努力重要,恐怕也有“人生选择的方向比人生单纯的努力更重要”这层意思。人都得选择适合自己的活法,每个人都想成为马云,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成为马云。客观地评价自己,正确地认识自己,结合自己的天赋、性格、内心对生活的渴求和人生的愿望,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去走,获得成功和幸福的可能性会更大。
说个小故事:
美国第四任总统詹姆斯·麦迪逊年轻时在普林斯顿大学学习,他学了拉丁文、希腊文、哲学、自然科学、地理学、数学和修辞学 ,成为了一个辩论和写作方面特别强的好学生,他毕业了以后,却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他跟校长申请留下来再读一年,于是他又学了一年希伯来语和政治哲学。可是学完以后,他还是不知道要做什么,于是他就出去旅行。最终,他发现他的激情就在于参与爱国行动,发挥他写作和辩论方面的才能,成为一个领导者,致力于建立一个自由独立的国家。后来他真的成为了整个美国的领导者。
可见,发现自我,让自己去做适合自己的事,才能取得成功,或者让成功来得容易些。
杨昇原创文章,欢迎转载转发
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公众号来源
其他媒体刊发本公众号文章请联系本人微信:yangsheng821
更多原创美文,请点击关注微信公众号:“绿时采”(lvshicai8),总有一篇触动您!好文请与朋友们共赏。
本公众号每周发布2篇昇哥的原创美文
本文作者介绍:
杨昇,大学老师,文学爱好者,互联网追随者,创业实践者,坚持用朴实的文字记录这个时代普通人的情感,有10多年短文写作历程,其文字多年来陪伴很多人走过了人生的某些阶段,总有一篇文章能在你的内心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