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老,也是父母的孩子;再小,也是生命的延续
今天,2016年4月4日,农历二月二十七日,中国历史上第2500+个清明节,是华夏儿女们祭扫先人陵墓、怀念先逝亲人的日子。
因为我远离老家,回不去,所以和妻儿一行回湖南乡下扫墓祭祖,祭拜妻子的爷爷奶奶和我已经过世的岳母。
大清早,岳父的兄弟姐妹和我们几个小辈备齐了扫墓用的各种东西,挑着几个彩色纸做的灯笼状球球,带上纸钱、供品和花炮,先去爷爷奶奶坟头祭扫。
远远看到爷爷奶奶墓地旁一处被杂草和灌木重重包围的小洼地里,有个人挥舞着砍刀,走进一看,原来是邻家的叔奶奶。老人家八十多岁了,正挥舞着砍刀砍手腕粗细的灌木,被清理出来的空地上放着祭品,灌木丛深处,一处低矮的坟茔凄然地隐没在树丛中,层层密布的苔藓围裹着坟墓,略微可以看出黑色的水泥和暗红的砖头。
我问身旁的妻,老人家要祭奠谁?妻说这里埋的是老人家的亲娘。我再次确认是婆婆还是亲妈?妻说是亲妈,因为娘家和婆家离得很近,所以她母亲的坟就在跟前。
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奶奶,在清明这思念亲人的日子里,她一个人来到坟前祭奠自己的亲娘,母亲离去应该有几十个春秋了,她自己也行将就木,但无论到哪一天,儿女怎能忘了母亲!当然,也忘不了父亲。
祭扫中,岳父及其兄弟和妹妹在自己父母的坟头伫立、叩首,年龄最大的伯父态度尤为虔诚,亲手放上祭品,亲手点上香烛,亲手点燃纸钱,嘴里好像还念念有词。春风拂过伯父鬓边的白发和脸上的皱纹,飘起的纸灰落在岳父黑白参半的头发上,瞬间让人感到,他们都老了。
我抱着刚刚两岁半的儿子,想让他给老外公老外婆磕个头,儿子怎么都不肯,说地上太脏了,其实地上铺了东西,他是不愿意,找借口。妻说他不愿意就算了,那就算了。
祭奠完岳父的父母,我们一行人又到了岳母的坟头。岳母去世快三年了,以前只是个坟堆,今年清明前刚刚按湖南人的传统修好了墓地。众人祭拜中,我抱着儿子绕墓地一周,给儿子讲:“这里埋的是你妈妈的妈妈,你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她的妈妈也这样抱着她;后来你妈妈长大了,她的妈妈也老了,后来就死了,埋在了这里。你妈妈想自己的妈妈了,所以要来烧纸,要来看一看。”
儿子似乎听懂了,我转完一圈过来,妻子正神情悲戚地跪在坟头,我给儿子说:“来,跪下来,给外婆磕个头。”这一次他没有拒绝,丢掉手上的玩具,跪在我和妻子中间,像个大人一样,双手扶地,把圆圆的大脑袋叩向地面,一次、二次、三次,因为姿势不准确,那小小的屁股撅得老高。
摸摸儿子高高撅起的屁股,看看坟头刚刚立起的墓碑,我感慨这生命的延续,也感慨清明祭祖这一传统对我们这个民族的伟大意义。无论我们走得有多快,走得有多远,家乡亲人的坟头始终有我们的牵挂,这种流传数千年的牵挂就是整个民族对于“根”的认同,就是这个民族的“魂”。
人,从初生的生命到尘封的墓碑之间,走过了多少风风雨雨,经历了多少悲欢离合,抛却生命之外的东西,无非就是一个个生死轮回。生命的延续,虽然普通,但千万年的生生不息,才造就了所有的伟大,没有生命的延续,什么都不会存在。我们祭奠先人,感谢自己的亲人对我们的恩情,千千万万个普通人在这一天共同的祭拜和感恩,汇集成了我们这个民族不朽的忠魂。
清明这一天,行走在乡间,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传统的庄严和生命的感动。
杨昇写于2016年清明节(4月4日)
杨昇原创美文推荐(直接点击可阅读):
● 杨昇原创文章,喜欢就请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 其他平台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公众号来源
● 其他合作请联系本人微信:yangsheng821
更多原创美文,请点击关注微信公众号:“绿时采”(lvshicai8),总有一篇触动您!好文请与朋友们共赏。
本公众号每周发布 2 篇杨昇的原创美文,长按下图二维码可关注。
本文作者介绍:
杨昇,大学老师,文学爱好者,互联网追随者,创业实践者,坚持用朴实的文字记录这个时代普通人的情感,有10多年短文写作历程,其文字多年来陪伴很多人走过了人生的某些阶段,总有一篇文章能在你的内心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