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曾计划在云南设立“10万犹太难民安置区” | 短史记

2017-06-28 杨津涛 短史记

近代以来中国接收了多少难民?

文 | 杨津涛


近日,有关中国是否应接收中东难民的话题,引起热议。回顾历史,中国近代以来曾两次大规模接收难民:二战时期及70年代末,分别收容约3万犹太难民和近30万印支难民。除此之外,中国还收容有一些非洲和西亚难民。


国民政府大量收容犹太难民



1、大量犹太难民涌入上海避难


1938年“水晶之夜”后,掌控德国、奥地利的纳粹势力加大对境内犹太人的迫害。犹太人寻求出国避难,但盛行反犹主义的欧美各国大都拒绝接收,中国几乎成为犹太人唯一的选择。


时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的何凤山,从人道主义出发,在1938年~1940年给数千名犹太人发放了签证,被联合国誉为“中国辛德勒”。获得中国签证后,犹太人即能合法离开奥地利。除中国外,他们的目的地还有加拿大、古巴、菲律宾、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国。


上海成为犹太难民的聚居地,除何凤山发放签证的原因外,与当时上海地位特殊也有很重要的关系。日军占领上海华界后,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依旧是自由地带,并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开放的地区——外国人从海路进入上海租界,无需签证、资金担保、警方证明等一切手续;上海租界的生活习惯也比较接近欧洲社会。①


从1933年~1941年,共有约3万犹太难民利用此种便利,进入上海避难。


图:何凤山(1901—1997)


2、为收容更多犹太难民,国民政府曾计划在云南设立安置区


犹太难民大量涌入,上海的各国慈善机构逐渐无力应对,租界当局开始考虑限制犹太难民入境。


鉴于此种情况,在华的犹太银行家雅克布·保格拉斯(Jacob Berglas)为救助同胞,向国民政府提议,每名犹太人入境,随身携带50~100英镑,中国可通过收容犹太难民,提高外汇储备。③受其影响,国民政府制定了对犹太难民的安置计划。


1939年3月,立法院院长孙科上交提案,建议在西南边区为犹太难民划定寄居区。这样一来,中国不仅能增进英、美两国普通民众的好感,达到抗战宣传的目的;还能利用犹太难民的财富及能力,为抗战服务。


此提案得到国防最高委员会及行政院的原则同意。随后国民政府拟定了初步安置计划,总共三点:


第一,要求犹太难民入境后遵守中国法律,“不作任何政治活动或主义宣传,不批评或反对三民主义”。

第二,入境后“暂寄居于通商口岸,不得杂居内地”,可自愿申请加入中国国籍。

第三,中国政府会为犹太难民求职提供帮助。


对于具体安置地点,内政部建议,可设于边境地区的商埠,如“英属缅甸接近之云南腾越(即腾冲)商埠”或“法属安南接壤之云南河口商埠”。外交部则认为,如果寄居区“接近通商口岸或国际路线,易受外力诱惑,于我不利”。建议“无国籍犹太人……宜远离通商口岸及国际路线”“有国籍犹太人,应限居于通商口岸”。军政部的意见亦大致如此,建议寄居区“须在我能充分行使权力区域内,以不接近国境线为宜”,如滇越铁路上的蒙自。④


龙云在得知中央有意在云南安置犹太难民的计划后,为争取主动,遂致电中央,表示云南地广人稀,思茅、普洱一带土地肥沃,可将犹太难民安置在那里,开垦农田。中央各部提出的腾越、河口、蒙自等地都是云南的经济或战略要地,龙云不能容忍中央借设置犹太难民寄居区的名义,进入这些地方,故而提出重要性较次的思茅、普洱。⑤


犹太银行家雅克布·保格拉斯得知国民政府的以上计划后,一方面专程拜望了孙科、孔祥熙等政要,希望获得他们的帮助;另一方面还亲赴云南考察。随后,他在上海宣布,将筹资向云南移民10万犹太人。当时上海英文报纸《密勒氏评论报》发表了《10万犹太人可能在中国找到家,云南会成为难民的应许之乡,德国银行家令人鼓舞的动议》的报道。⑥


3、德、日干预下,前来中国的犹太难民数量急降,设立安置区计划夭折


让人惋惜的是,国民政府内部详细讨论的犹太难民安置计划,最终未能落实。原因至少有三:


首先,德国发动全面战争后,限制犹太人出国;日本控制下的上海,则限制犹太人入境,使得1939年9月后到中国的犹太难民日渐减少,由中国集中安置的必要性不再存在。


其次,战局对中国日趋不利,国民政府财源枯竭,亦无力筹措安置难民的巨额经费。


第三,龙云和中央貌合神离,虽号称愿意在云南安置犹太难民,但对此并不热心。按照孙科的计划,犹太难民寄居区要“由中央指定中央及地方该管长官,组织委员会,负责筹划该区域建设及管理事宜”,龙云当然不希望中央借此介入云南事务。


虽然犹太难民寄居区没能建成,未能收容更多的犹太人,但在欧美各国一致排犹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能做此努力,实属难能可贵。

图: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原摩西会堂


70年代末,接收约30万“印支难民”



1、中国接收的“印支难民”,大多数为越南华裔,现基本融入中国社会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由于政权鼎革等原因,约160万来自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的“印支难民”流向20多个国家,其中27.9万人被中国接收。来到中国的“印支难民”绝大多数为华裔越南人或越南籍华人,少数为越南人、老挝人和柬埔寨人。

中国接收这些“印支难民”后,主要将他们安置在南方五省区的233个国营农场和一些企业中,其中广东安置11万人、广西9万人、云南4万人、福建3万人、江西0.13万人。中国为大多数难民修建了住房、医院、学校等生活设施。截至2005年,居留在中国的印支难民及其子女,已达29.5万人,带来治安及就业等压力。⑦


中国与联合国难民署有所合作。1994年以前,中国从难民署争取到9000万美元无偿援助,用于针对难民安置区的工业创收、农业创收、水利工程、医疗卫生、学校教育等600个项目;1994年以后,难民署对中国的援助方式改为“周转基金信贷基金”,帮助难民接受技能培训及自愿遣返。此外,中国同日本、澳大利亚在难民问题上也有一些合作。⑧


2、中国境内现有来自非洲等地难民100多人,每月可从联合国难民署领取1200元生活费


中国于1982年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1951年)和《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1967年),正式参与国际难民事务。难民可按照国际公约,申请到中国避难。但是中国至今没有关于难民的单独立法,只能按照《出境入境管理法》对难民进行管理。


作为国际难民“中转站”,中国在1979年暂时收容了6万余名阿富汗难民;80年代暂时收容2万名南亚难民;缅甸果敢地区爆发冲突以来,还先后收容了数万名缅甸难民,以上这些难民大多数都被遣返回国,或送往第三国。


目前申请到中国的难民主要来自非洲,如常年战乱的布隆迪、索马里、尼日利亚等国。在中国的难民中,大多数为妇女及儿童,通过正当途径,持学生或旅游签证入境。⑨截至2014年7月,居住在中国的“非印支难民”有138人。这些难民在中国大陆等待被第三国接收期间,可以从联合国难民署获得每月每人1200元的生活补助。此外,难民署会报销难民95%的医疗费用,并教难民学习一些简单的汉语。⑩


2015年,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编撰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称,中国正在成为难民接收国。2016年,中国正式加入国际移民组织。


图:1979年9月,中国政府派出轮船,接往中国安置的越南难民


*******

注释

①周国建:《论三十年代犹太难民涌入上海的原因》,《史林》1992年第2期;②唐培吉:《上海抗日战争史通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56页;③若雪:《1939年:犹太难民移华始末》,《湖北档案》2012年第1期;④《国民政府筹划犹太人寄居区档案选辑》,《档案与史学》2001年第2期;⑤吴鹏:《云南犹太难民安置计划探析》,《昆明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⑥房建昌:《外国驻昆明领事馆始末及其他》,《昆明文史资料选辑 第34辑》,2000年,第51页;⑦金旭东:《试论印支难民问题的特征》,《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88年第1;聿峨、郑建成:《在华印支难民与国际合作:一种历史的分析与思考》,《南洋问题研究》,2014年第3期;⑨刘国福:《中国难民法》,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年,第225—226页;⑩方澍晨:《外国难民 活在中国》,《Vista看天下》2014年第19期。



长按二维码,关注“短史记”微信公众号(微信id:tengxun_lishi);无法长按二维码,请在微信中直接搜索“短史记”,可以获取更多靠谱的历史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