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宋庆龄为什么没有与孙中山合葬? | 短史记

似云 短史记 2018-08-27

图:晚年宋庆龄


文 | 似云


宋庆龄去世前,没有选择与孙中山合葬中山陵,而是将父母的安葬之地——上海万国公墓宋氏墓园作为自己的长眠之处。对于她的这个选择,一直以来都有各种猜想和议论。


那么,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


“只有我一个人能陪着父母了”



宋庆龄晚年曾多次向周围人提起,希望自己将来能葬在父母身边,因为自己是六个兄弟姐妹中唯一能陪伴父母的人了。据李云回忆,宋庆龄曾说:


“父母安葬在万国公墓,他们旁边共有六个穴位①,希望我们姊妹兄弟安葬在一起陪着父母。现在看来只有我一个人能做到了。”②


图:1917年,宋家在上海拍的合影。宋耀如、倪珪贞夫妇(三排)、宋霭龄(二排左)、宋庆龄(二排右)、宋子文(二排中)、宋美龄(四排右)、宋子良(四排左)、宋子安(一排)


宋庆龄晚年的秘书张珏,也在回忆中提到过宋家“约定去世后葬在一起”,但是“宋家子女散居各地,约定未能实现”,“宋庆龄不忘约定,希望身后陪伴父母。”③


1981年初,服侍了宋庆龄大半生的李燕娥去世,关于李的后事,宋庆龄写信给杜述周说:


“我一直答应让李姐的骨灰埋葬在我父母的坟的边头,要立她的碑,我以后也要埋在那里。记得我家在那里有八穴地。”④


沈粹缜也在宋庆龄去世后回忆:


“在病中,我不时去探望她。她和我谈了很多……她说她的父母都葬在上海,她热爱上海,她去世后一定要把骨灰盒葬在上海万国公墓宋氏墓地她父母身旁。万万没想到这些探望时谈心的话,竟成了她留给我们的遗言。”⑤


其实,在更早的时候,宋庆龄应该就有过这样的想法。有一张她1932年与弟弟宋子安在父亲墓前的合影,背后有她写下的“树长万代,落叶归根”几个字。显然,在写下这几个字时,她已经决定将来要葬在父母身边了。



图:在宋庆龄、宋子安合影照片的背面,宋庆龄写下“树长万代,落叶归根”


重视亲情的宋家人确实一开始就有过死后葬在一起的打算,1918年宋耀如去世后,宋美龄在给埃玛的信中就流露出这样的念头:


“我们获悉一个叫万国公墓的新墓园刚刚完成,所以我们就去那儿,发现那儿非常好且干净。所以我们买了地——全部面积够我们全家人用。”⑥


后来,尽管蒋介石在日记中写到过想与妻子合葬⑦,但宋美龄在最后的遗书中仍然首选安葬上海,与家人在一起。《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的作者根据一位宋家亲戚2008年给他的电子邮件写道,


“2003年以105岁高龄去世的宋美龄,在遗嘱中亦要求,在适当时机将其遗体由纽约迁葬上海宋氏家族墓园,置于二姊庆龄之侧。如果这一点做不到,她要求葬于溪口她丈夫之侧。”⑧


另外,王冀曾与晚年宋美龄交流过这个问题,他在回忆录中写道:


“我之前曾经问过她想没想过身后的归宿。她说当然最希望能葬上海,也希望落叶归根和先夫蒋介石合葬在老家奉化溪口或是南京中山陵附近。当然,她自己也清楚这是不可能实现的。”⑨


可见归葬在上海父母身边,不仅是宋庆龄一个人的心愿。而宋庆龄的这一选择,除了陪伴父母,也使得整片宋氏墓地都得到了更好地保护,其实也为她兄弟姐妹的归葬创造了条件。


“要将宋家六位子女的姓名都刻上”



1949年后,作为宋家唯一留在大陆的人,宋庆龄承担起了照料父母墓地的责任。据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工作人员周和康回忆:


“每年清明节前夕,宋庆龄总要写信给李同志(李燕娥),嘱我陪她到虹桥路的万国公墓去扫墓。每次去扫墓,都是由刘春生开车,带上6盆瓜叶菊盆花,放在坟墓的上首……这样年复一年从未间断过。这6盆花象征着6个子女的亲情……正像李同志所说:‘夫人曾经对我说,清明时节去扫墓,每年如此,不能忘记。我是代表兄弟姐妹去扫墓,他们都在国外,只有我一个亲人留在国内去完成扫墓的任务,以表达子女对父母的孝心和敬意。’”⑩


然而1967年初,宋庆龄父母的墓竟然被造反派砸毁,尸骨被暴于光天化日之下,这带给了她深重的打击。她在给邓广殷的信中说:


“他们强行打开我父母的坟墓,把他们挖出来,尸体饱受风吹雨淋,直到后来被重新埋葬。这种没有人性的野蛮行为带给我太多麻烦和痛苦!”⑾


她晚年的保姆钟兴宝后来也回忆过她得知这一消息后的悲伤与绝望:


“首长为了爷娘的墓被破坏,在房间里,眼泪出了勿勿少”。⑿


后来,宋家父母的墓虽然在周恩来的关照下得到一定修复,但没有恢复原来的墓碑(墓碑上还有六个子女的名字),仅在留存下来的墓碑左下角刻了“宋庆龄立”几个字。对于这样的修复,宋庆龄内心应该并不满意。⒀


直到1981年初,宋家父母的墓地仍然没有恢复原状。宋庆龄应该是知道父母墓的情况的,但她什么也没说,直到临去世前,她提出希望葬在父母身边,有关方面这才加紧修复宋氏墓地。宋庆龄在审阅墓地修复图纸时曾指示:


“父母墓碑的立碑人要将宋家六位子女的姓名都刻上,恢复原貌”。⒁


图:修复后的宋耀如、倪珪贞夫妇墓,墓碑上有6个子女的名字


在上海参与墓地修复的工作人员回忆:


“当时谁也没想到宋庆龄身后会葬到万国公墓,但中央已经决定将为宋庆龄举行国葬,这是十分重大的政治任务,大家表示,一定要投入全部精力,全力以赴完成各项工作......根据中央和市政府关于尽快按原样修复宋氏墓地的指示,张秘书长(张甦生,时任上海市政府秘书长)指示要按文化大革命前宋庆龄父母墓的原样进行修复,墓碑按原样刻上当时所有立碑人的名字。”⒂


修复完成后,时任上海市委书记陈国栋、市长汪道涵都曾亲临墓地检查。


由此可见,在宋庆龄公开表达了自己希望葬在父母身边的遗愿后,上上下下才对这件事重视起来,让宋氏墓地得到了真正的修复。


如今,宋庆龄陵园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于想守护好父母长眠之处的宋庆龄来说,还有什么比自己葬在父母身边更好的保护呢?


对宋家来说,宋庆龄也许是一个叛逆的女儿,她早年离家出走嫁给孙中山,后来因为信仰不同与其他家人分道扬镳,然而她依旧希望能为父母和亲人做一些事情。


另外,宋庆龄对上海有着深厚的感情。她出生在上海,与孙中山婚后最安稳的那几年是在上海,1949年前大部分时间也生活在上海。她不止一次跟身边的人说起:


“到北京是工作,到上海才是回家”。


图:上海的孙中山、宋庆龄故居


钟兴宝曾说起宋庆龄陷入昏迷前的一件事,


“傍晚,首长忽然从床上坐起来,两只眼睛怔怔地望着我和金凤说道:‘明朝阿拉就回上海了。’……见我俩不吭声,首长还笑着对我们说:‘明朝阿拉回上海,我要退休了。’这番话,听得我心酸落泪。”⒃


这一天距离宋庆龄去世刚好半个月。上海一直是宋庆龄心底深切的眷恋,她最后葬在那里其实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紫金山只为真正伟大的人服务”



有一种谣言,说宋庆龄不葬中山陵是因为她晚年与男秘书同居,因此内心有愧于孙中山。


事实上这类谣言她自己也曾听说,并在给亲朋好友的信中愤怒地反驳。据她母亲那边的亲戚回忆:


“外界曾谣传二姑与她秘书有不正当关系,父亲就很婉转地写信告诉了二姑。二姑复信中说,如果再有人这么跟你说,你可以把他扭送到派出所去。”⒄


宋庆龄也曾在给多年的好友黎照寰的信中说:


“我知道总有人会诽谤我,甚至当着你的面。如果他们再这样做的话,你可以掴他们耳光。”⒅


除了陪伴与保护父母,宋庆龄没有选择葬中山陵,也跟她谦逊和低调的个性有关,张珏曾回忆:


“宋庆龄认为,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应该独自葬在中山陵,永远接受人们的瞻仰和怀念。”⒆


宋庆龄自己也在给朋友的信中说:


“紫金山是只为真正伟大的人服务的。”


就在这封信中,宋庆龄说自己将来要埋在父母和相伴大半生的李姐身边,


“在那里,朋友们会比在紫金山更容易找到我。”⒇


字里行间除了对孙中山一如既往的崇敬之情,还流露出内心深处不愿意自己高高在上被人仰望的心思,这应该也是她更愿意回到父母身边的原因吧。


图:宋庆龄陵园中,邓小平的题词


注释

①宋家当年实际上是购买了22个墓穴,张洁明:《百年追溯:从万国公墓到宋庆龄陵园》,《孙中山宋庆龄研究动态》,2015年第5期;

②李云:《往事与情缘——李云回忆录》,中国福利会出版社,P80;

③张珏:《往事不是一片云》,中国福利会出版社,P45;

④《致杜述周》,《宋庆龄书信集(下)》,人民出版社,P917;

⑤沈粹缜:《我的追念》,《回忆宋庆龄》,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P107;

⑥《宋美龄致米尔斯函(1918年5月15日)》,《宋耀如生平档案文献汇编》,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P120;

⑦蒋介石1947年4月12日日记:“此次还乡,夫人对家乡发生兴趣,时觉此乃为其故乡,闻之殊慰。愿吾夫妇将来终老于此,生则同乐,死则同穴。”

⑧陶涵:《蒋介石与现代中国》,中信出版社,P498;

⑨王冀:《从北京到华盛顿——我的中美历史回忆》,华文出版社,P248;

⑩周和康:《我所知道的宋庆龄的保姆李燕娥》,《孙中山宋庆龄文献与研究》(第二期),上海书店出版社,P202;

⑾《邓广殷、孙君莲及邓勤藏宋庆龄书信集》(中译本),P176;

⑿《宋庆龄母系倪氏暨父系宋(韩)氏家谱》,学林出版社,P162;

⒀李湄:《梦醒——母亲廖梦醒百年祭》,中国工人出版社,P291;

⒁盛永华:《宋庆龄年谱》,广东人民出版社,P1994;

⒂童洁:《筹备宋庆龄国葬的日日夜夜》,《为了永恒的纪念》,上海辞书出版社,P20,P21;

⒃《保姆钟兴宝口述实录》,《魅力宋庆龄》,团结出版社,P40;

⒄倪以信:《无人能比的二姑》,《回忆宋庆龄》,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P362;

⒅《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藏宋庆龄致黎照寰夫妇函》,《孙中山宋庆龄文献与研究》(第一期),上海书店出版社,P227;

⒆张珏:《往事不是一片云》,中国福利会出版社,P45;

⒇《致韩湘眉》,《宋庆龄书信集(下)》,人民出版社,P920。


(作者系宋氏家族研究者)




推荐阅读


孙中山与宋庆龄之间,究竟有多少真爱?


宋美龄有无评价宋庆龄“不仁不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