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赫鲁晓夫让写纸条的人站出来,是真的吗? | 问答

谌旭彬 短史记 2018-10-01

:谌编,我是短史记的忠实读者,也是一位中学历史教员。据说有这样的一个事情,赫鲁晓夫在二十大闭幕后召开的批斯大林的秘密会议上,有人传了张字条,大意是斯大林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在哪里?赫对大家说,谁写的,谁写的,谁写的,没人做声,赫说,知道吗?我就和你们一样坐在下面。想求证,此是真事还是段子?


文 | 谌旭彬


与一般的“苏联笑话”不同,赫鲁晓夫的这则“机智故事”见于多种学术著作。


比如,俄罗斯历史学家罗伊·亚历山德罗维奇·梅德韦杰夫(Ро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Медведев)在其著作《赫鲁晓夫传》中如此写道:


“二十大之后,赫鲁晓夫曾出席过不少党的积极分子集会。在会上,他采取了知耻近乎勇的态度,总是承认自己以往确实目睹并知悉斯大林时期犯下的许多罪恶行径,然而又出于恐惧不敢站出来表示异议。有一次,在会上他接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们这些政治局委员怎么竟然允许在我国犯下如此严重的罪行呢?!’赫鲁晓夫念完条子后厉声发问:‘这张没署名的条子谁写的,请起来!’无人起立。接着他又重复了一遍,但是写纸条的人还是没有站出来。于是赫鲁晓夫便说:‘写条子的人害怕了。就是这么回事,要是站起来反对斯大林,我们也害怕呀。’当然这种解释并不全面,不过还算得上一个坦率老实的回答。”①


可惜的是,该书被译为中文版时,并未将其注释随译,笔者对俄文也是一窍不通,所以不能知道梅德韦杰夫的史料依据究竟何在。


图:赫鲁晓夫与斯大林


梅德韦杰夫评价赫鲁晓夫的“机智回答”,说他“这种解释并不全面,不过还算得上一个坦率老实的回答”,显示他是将这个故事当作史实来处理的。所谓“解释并不全面”,指的应该是赫鲁晓夫在斯大林时代,不仅仅是“害怕”,也是帮凶。比如,1938年赫鲁晓夫调到乌克兰后,曾给斯大林写过这样一封信:


“亲爱的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乌克兰每月报送审批逮捕的为一万七千到一万八千人,而莫斯科批准的不超过两千到三千人,请求您采取紧急措施。热爱您的H.赫鲁晓夫。”②


有文件显示,赫鲁晓夫在莫斯科工作时,曾请求批准枪决约8500人,将约33000人送往劳改营。调至乌克兰后,又曾请求枪决或关押了约3万人。③


另一位德国学者君特·施佩科维乌斯,在他1963年于西德出版的著作《俄国人并非如此:苏维埃国家的人和社会》中,也援引了赫鲁晓夫的这则“机智故事”。


书中写道:


“据一位西方记者报道:1956年赫鲁晓夫作完《秘密报告》后,当时就有人递了一张纸条给他,上面写道:‘当斯大林在犯这种罪行的时候,你在做什么?’赫鲁晓夫念了这张纸条,然后说:‘我请提问题的人站起来。’下面没有动静。赫鲁晓夫接着就说:‘当斯大林执政的时候,我所做的,也只能是这样。’据另一报道,当时,这位党的首脑回答说:‘我们能干些什么呢?这是在恐怖统治之下。只要有人斜看他一眼,第二天就会人头落地。’”④


图:君特·施佩科维乌斯著作中译本


据该书的注释,第一则新闻,来自“Daily Mail,London.22.5.1956 ”,亦即英国《每日邮报》1956年5月22日的报道;第二则新闻,来自“Neue Zürcher Zeitung,20.3.1956”,这是一家瑞士的德语报纸。


也就是说,赫鲁晓夫于1956年2月下旬,于苏共二十大上作了揭露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后,至晚在3月份,欧洲的新闻媒体已经开始通过某些途径,听闻了赫鲁晓夫应对质问的那则“机智故事”。考虑到秘密报告的现场并无任何记者在场,这则“机智故事”,或是与会者私下传播出来的。


值得注意的是,据赫鲁晓夫回忆录,在决定作秘密报告之前,伏罗希洛夫、赫鲁晓夫等人已经预料到,可能会遭遇“你们当时在做什么”这样的质问。伏罗希洛夫反对赫鲁晓夫作秘密报告,理由正是:


“你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能这么讲话呢?……传出去以后,人们就会知道斯大林都干了些什么,人们还会指着我们的鼻子质问我们,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我们都是干什么吃的。”


赫鲁晓夫的回应是:


“人们,包括这次会议的代表会问道:‘这怎么可能?最高领导层为什么对这么严重的问题一点没有注意到,还是他们知道了不说?’人们的疑问是有道理的,我们确实在装聋作哑。如果我们说,我们也不知道,那简直是在向人民撒谎。”⑤


这意味着,在作秘密报告之前,赫鲁晓夫已经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来应对可能出现的质问——“当斯大林在犯这种罪行的时候,你在做什么?”


综上,笔者倾向于认为这则赫鲁晓夫的“机智故事”是真事。当然,这只是一种倾向,并非定论。


图:苏共二十大上的赫鲁晓夫


注释

①(苏)梅德韦杰夫/著、肖庆平等/译,《赫鲁晓夫传》,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第124页。

②张捷,《从赫鲁晓夫到普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第19~20页。

③同上。

④君特·施佩科维乌斯,《俄国人并非如此:苏维埃国家的人和社会》,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第228页。

⑤《赫鲁晓夫回忆录》,第338~339页。




推荐阅读


乾隆与华盛顿,同死于1799年


日本京都、奈良免遭美军轰炸,非梁思成之功


1997年,法律不再裁决爱情的真伪


上万美军在青岛:如何与中国官民相处?


抗战胜利日的核心遗产:拥抱国际主流社会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