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一道常见高中历史试题的一点纠正 | 问答

谌旭彬 短史记 2019-02-23

问:谌编,请教一个问题。有高中历史试题说美国教育部门把《共产党宣言》列为美国中学生的必读书目,真有其事吗?


文 | 谌旭彬


搜索了一下,确实存在这样一道历史高考试题(至于是模拟试题抑或高考真题,则未查实确切),而且流传甚广。它通常以多选题的形式出现,其题干表述一般是:


“近年来,美国教育部把《共产党宣言》公布为“美国中学生的必读书目”。阅读该宣言,美国中学生能了解到的有__”(后续ABCD四个选项,就略过不表了)


图:2009年山东济南高考模拟题。


就笔者的有限所见,该考题的出现时间,约是1998年前后。


这与《文汇报》、《中华读书报》、《北京青年报》等媒体在1996年、1997年对“美国高中生必读书目”的介绍报道,有直接关系。


比如,《中华读书报》的一篇题为《有感于一份必读书目》的文章如此写道:


“《文汇报》去年曾刊载过一份美国高中生的必读书目,看过之后真叫人吃惊。……书目不长,照录如下:《麦克白》、《哈姆雷特》、《坎特伯雷故事集》、《傲慢与偏见》、《伊利亚特》、《奥德赛》、《政治学》(亚里士多德)、《共产党宣言》、《伊尼特》、《美国民主》(托克维尔)、《罪与罚》、《战争与和平》、《美国独立宣言》、《哈克弗利.费恩历险记》、《草叶集》、《麦田里的守望者》、《红字》、《愤怒的葡萄》、《圣经》等。”②


再往前追溯,又可以发现,上述媒体报道的源头,乃是1987年出版的一本图书《这就是美国》。


据该书封面介绍,其作者徐国民,“是我国一位在美留学的博士生”,书中收录的文章,是他对美国“由宏观到微观的考察”。


图:《这就是美国》封面


书中有一篇短文,题为《高中生的必读书目》,内容如下:


“路易莎兴匆匆地跑进我的书房递给我一份《纽约时报》,指着其中一篇报道对我说:‘你看,你们共产主义老祖宗马恩的圣经如今也成了我们美国中学生的必读书了。’


“我接过那份由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作的调查报告津津有味地看起来。在综合了全美325位学者,专家和政界人士的意见基础上,报告认为美国高中学生的必读书应以莎士比亚的戏剧《麦克白》和《哈姆雷特》,《美国独立宣言》,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以及基督徒圣经等古典名作为主。在列有三十多本必读书的书目中,还包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狄更斯的《双城记》,柏拉图的《理想国》,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沙林杰的《麦田捕手》,托克维尔的《美国民主》,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霍桑的《红字》,索福克里斯的《伊狄帕斯王》,梅尔维尔的《白鲸记》,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年》,梭罗的《湖滨散记》,惠特曼的《草叶集》,费滋杰罗的《大亨小传》,马基维利的《君主论》,弥尔顿的《失乐园》,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维吉尔的《伊尼奥德》,福克纳的小说,弗洛斯特,爱弥丽,狄金逊,爱默生的诗,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这份书目主要以英美和希腊文学为主,俄国及德、法等国杰作仅各—、二本,而东方国家的作品则完全没有涉及,内容上则偏重历史和传统。”


这是“《共产党宣言》被列为美国中学生的必读书目”一说,在中文世界的最早源头。可惜的是,在传播过程中,“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的调查报告”被替换成了“美国教育部”。


图:最早的中文源头《高中生的必读书目》


笔者也查询到了徐国民文章中所提到的《纽约时报》的报道,题为《BEST BOOKS LISTED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刊登日期是1984年12月12日。


据这篇原始报道,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的主席William J. Bennett,在1984年夏天曾被记者提问,是否能够推荐一些书籍让中学生们阅读。然后基金会就做了一些正式和非正式的调查,得到了325个人的回复,这些人包括了学者、记者、教师和政府人士。其中,莎士比亚的戏剧(特别是麦克白和哈姆雷特),是唯一得到了大多数参与者认可的作品,有71%的人推荐。此外还有50%的人提到了美国《独立宣言》、林肯《葛底斯堡演说》等重要历史文件。其后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圣经》。


再往后的书单,笔者依据原始报道的顺序,整理罗列如下:


荷马的《奥德赛》和《伊利亚特》。

狄更斯的《远大前程》和《双城记》。

柏拉图的'《理想国》。

约翰.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

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

梅尔维尔的《白鲸记》。

奥威尔的《一九八四》。

梭罗的《瓦尔登湖》。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

惠特曼的《草叶集》。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

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艾米莉.狄金森的诗。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

威廉.福克纳的小说。

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

托克维尔的《美国民主》。

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的散文和诗歌。

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

弥尔顿的《失乐园》。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维吉尔的'《伊尼德》。④


报道同时还说,有一些参与调查的人,反对向中学生提供这种书单,理由是许多高中生并没有能力去处理如此多且复杂的阅读资料。


简而言之,这分书单只是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在1984年所作的一项回复人数为325人的小调查。其调查结果只是一种建议,并未变成“美国教育部”的政策——事实上,“美国教育部”也未曾推出过什么“必读书目”。


图:《纽约时报》当年的报道


①《考题大观:高考历史》,北京教育出版社,2010,第90页。

②北方朔,《有感于一份必读书目》,《中华读书报》1997年1月22日。

③徐国民,《这就是美国》,上海文化出版社,1987,第19页。④https://www.nytimes.com/1984/08/12/us/best-books-listed-for-high-school-students.html。


推荐阅读(点击标题可跳转)


中国学术界“奇葩论文”大回顾


关于晚清史,最新版历史教材有七大变化


汉语多音字之所以折磨人,是因为审音工作太糙


“学术战狼”们的研究:西方文明史纯属虚构


“欧美人不坐月子,是因为体质与中国人不同”之说,相当荒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