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光绪保卫战:一场啼笑皆非的胜利 | 短史记

杨津涛 短史记 2018-12-17

问:地方督抚大佬为什么在戊戌政变后,极力反对废光绪另立?另外,洋人在废立上到底是真反对,还是慈禧被误导,以为洋人反对?


文 | 杨津涛


1898年9月21日,慈禧软禁光绪,宣布实行训政,随后又以光绪名义下诏求医,营造出一种皇帝病重的假象。于是京城内外盛传,慈禧将另立新君,而光绪已然遇害。1900年初,慈禧又推动所谓“己亥立储”,封溥儁为“大阿哥”,想要以其取代光绪。


(1)先说一下朝中大臣及地方督抚对此事的态度。


戊戌政变后,支持光绪的主要是原“帝党”中人,如张謇、陈三立、蒯光典等。蒯光典等作为两江总督刘坤一的幕僚,曾极力劝说刘出面反对废立。


刘坤一并不认同康有为式的维新,但出于稳定政局这方面的考量,他是地方督抚当中,最先向朝廷过问光绪情况之人。1898年10月2日,刘坤一“响应上谕”,致电朝廷保荐名医,内中有一句“皇上圣躬欠安,莫名企念”,表明了他对光绪健康情况的深切关注。


10月9日,刘坤一在张謇代拟的《太后训政保护圣躬疏》末尾,亲自加上一句:“伏愿皇太后、皇上慈孝相孚,以慰天下臣民尊亲共戴之忱”,意思是:希望慈禧、光绪母慈子孝,让心向两宫的天下人安心。①言下之意,自然是在提醒慈禧,天下人不会同意她废黜光绪。


此外,刘坤一还曾致电荣禄,说“君臣之义已定,中外之口难防。坤一为国谋者以此,为公谋者亦以此” ,劝荣站在反对废立一方。荣禄当时已位极人臣,既不希望因政局变化而出现新贵与己争权,也不想被慈禧捆绑“同负恶名于天下”,故而也对废黜光绪一事态度消极——当然,他的这种消极立场,在不同时期,程度上有变化。


图:刘坤一


李鸿章也反对废黜光绪。“己亥立储”之时,他曾对荣禄说过一段相当激烈的话:


“此何等事,讵可行之今日。试问君有几许头颅,敢于尝试!此事若果举行,危险万状,各国驻京使臣,首先抗议。各省疆臣,更有仗义声讨者。无端动天下之兵,为害曷可胜言!”


李鸿章对荣禄说“你有几颗脑袋敢干这种事!”,其实也是在变相地告诫慈禧,自己不支持她废黜光绪。且较之刘坤一的“中外之口难防”,李鸿章的“各国驻京使臣,首先抗议”一句,是更典型的“挟洋自重”。


与刘坤一、李鸿章相比,另一位督抚重臣张之洞就要圆滑得多了。


他既不想触怒慈禧,所以拒绝与刘坤一联署《太后训政保护圣躬疏》,但也不愿明确表态支持慈禧废黜光绪。直至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张之洞才通过救驾有功的吴永,向身在西安惶惶不可终日的慈禧进言,建议她收起废黜光绪的念头,将拟用来取代光绪的“大阿哥溥儁”遣送出宫。


在进言中,张之洞也使用了“挟洋自重”的策略:


“此次祸端,实皆由彼而起……此时亟宜发遣出宫为要着,若待外人指明要求,更失国体,不如及早自动为之。”


除以上诸人外,首席军机大臣王世铎、主管总理衙门的庆王奕劻等朝中重臣,也反对废立,与溥儁之父载漪、大学士徐桐等人,形成对立之势。


整体而言,朝廷内外反对废黜光绪的势力,远大于支持废黜光绪的势力。这让慈禧颇为顾忌,不敢轻举妄动。


在学者茅海建看来,重臣疆吏是阻止慈禧废黜光绪的主要力量


“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多次有意废光绪帝而另立,然为重臣疆吏所阻。”③“慈禧太后在戊戌政变后未废黜光绪帝,当然是出于多种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国内的反对意见。”④


(2)再来说一下“洋人”,也就是列强的态度和立场。


列强关注中国政局变化,原因有两个。一是不希望中国发生变乱,危害各国已通过条约获取的利益;二是担忧中国落入保守势力的掌控,进而推行排外政策。如果清廷维持政策稳定、不改变对外开放的立场,谁当皇帝,对列强而言是一样的,并不重要。


自《南京条约》以来,英国在华有着许多已获得清廷承认的利益,自然不会对可能发生的政局动荡置身事外。


戊戌政变发生后,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曾以“半官方的身份”通告总理衙门:


“假如光绪帝在这政局变化之际死去,将在西洋各国之间产生非常不利于中国的后果。”


图: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


不过,只要不过分损害自身利益,英国也无意强行干预。英、日两国当时为同盟关系,英国外交部门就本国的政策底线,如此向日本驻英公使“交底”:


“不必担心外国利益会因反改革运动而受到特别的损害,中国的政治将如以往那样发展下去。各种改革被废弃对中国来说诚然应该惋惜,但这全为中国内政,只要不涉及外国利益,就无权由他人加以干涉。” ⑥


列强中,介入废黜光绪一事最积极的,当属日本。


日本原将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视为亲日势力(康有为也曾在维新期间尝试推动“中日合邦”),希望他们能在中国掌权,进而共同对抗俄国。戊戌政变发生后,日本一方面出手救助康、梁,另一方面力求保住光绪的皇位。1898年10月5日,首相大隈重信听到“清国皇帝已被谋杀或被迫自杀”的消息后,曾致电代理公使林权助,要他“立即查明并电告此事是否确实”。


德国对于中国可能发生的帝位变更,持一种观望立场。日本驻德公使于1898年9月27日会见德国代理外交大臣,从他口中获知:


“关于德国政府对于此次清国事件态度,该官虽不明言,但根据其所言来推测,德国目前似乎避开任何纠纷,而单一注视事态的发展。”⑦


美国不认为戊戌政变会改变中国的内外政策。其驻华公使康格的判断是:


“太后重掌政权只是一种宫廷内部的权力更迭,不会影响中国的经济过渡、商业发展和教育改良。”


不过,光绪生死的确切消息,仍是列强判断中国政局走向的重要依据。故而,窦纳乐推荐了法国公使馆的一名医生为光绪诊病,结论是光绪虽然有病,但无生命之忧。日本驻华公使矢野文雄也借为光绪授勋的名义,在11月5日见到了慈禧和光绪,从而确定光绪依然在位。


慈禧的权力再度稳固之后,包括日本在内,列强均不再关注光绪的皇位问题。继大隈重信之后任首相的山县有朋,奉行务实外交,结交张之洞等实力人物,不但停止救援文廷式(维新派重要人士),还试图将康有为、梁启超等驱逐出境。⑧


在1900年的“己亥立储”事件中,列强关心的,同样是中国稳定,而非光绪能否保住皇位。英国外交副大臣曾通告日本驻英公使:


“至于立储,英国不打算给清廷任何劝告,因为实权早已掌握在慈禧手里,光绪是否在位,并没有多大区别。 英国只关心其本身利益。 如果影响中英关系或英国利益时,才采取行动。” 


当时,德国刚刚取得胶州湾,无意与清廷为难;俄、法两国本就支持后党;美国从来不愿过多干涉中国事务。日本见各国无意干涉,也改取观望立场。⑨亦即,列强的态度大体可以概括为:


最好别动光绪;真要动光绪,如果不损害我们的利益,那也无所谓;反之,我们会不高兴,进而可能会让太后不高兴。


但孜孜于废黜光绪的慈禧,并没有能够准确解读到列强的这种态度。


戊戌政变后,慈禧没有废黜光绪,主要是顾忌国内重臣的反对。这些重臣在表达反对意见时,往往“挟洋自重”,使得慈禧误以为列强也强烈反对她行废立之事。1900年,决策信息多来自亲信耳旁风而非专业智囊团队的慈禧,竟然相信了溥儁之父载漪等人伪造的所谓“列强勒令太后归政”的假通牒。为保住自身权位,老太后不惜利用义和团引发“庚子拳乱”,最后落得一个京城沦陷、仓皇西遁的结局。⑩


1900年11月,为求重归紫禁城且不被列强追究,老太后终于彻底打消了废黜光绪的念头。出于讨好洋人的目的,她颁下懿旨,拿掉了溥儁“大阿哥”的名号。历时两年有余的“光绪保卫战”,终于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一场啼笑皆非的“胜利”。


图:八国联军进入紫禁城后,在大清皇帝宝座前合影


①崔运武:《中国早期现代化中的地方督抚:刘坤一个案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81—183页。

②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一,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年。

⑨郭卫东:《“ 己亥建储” 若干问题考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5期;郭卫东:《光绪帝位危机与外国干预》,《故宫博物院院刊》1993年第4期。

③茅海建:《戊戌变法的另面》,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536页。

④⑦⑧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初集》,第535、485、562页。

⑤《窦乐纳致英国外交大臣信》,《戊戌变法文献汇编》第3册,鼎文书局1973年,第533页。

⑥《日本外交文书》第33卷,第665页。转引自郭卫东《光绪帝位危机与外国干预》。

⑩张礼恒:《己亥建储评析》,《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点击标题可跳转页面)


谁掩埋了遇难者: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七个重要问题


二月河去世,发篇文章解一下《雍正王朝》的毒


“死者为大”不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愚蠢的“未成年人女德班”,是在拿血泪当国粹


《易经》里的“高深知识”,你初中就学完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