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值五个亿的“王羲之《兰亭序》真迹”,让我笑出了猪叫 | 短史记

谌旭彬 短史记 2019-04-02

文 | 谌旭彬


文物造假年年有,今年这个最奇葩。


前些天,已失传千年、据说被唐太宗带入了坟墓的“王羲之《兰亭序》真迹 ”,竟然横空出世了。


在一场所谓的“古书画量子检测研讨会”上,一幅来自珠三角某藏家的《兰亭序》,号称“通过了量子科技的年代检测”,被确定为“真迹”。


宣布这一消息的文章,迅速成为了10万+。


图:“文保会”公众号10万+文章截图


操办这场研讨会的,是一个叫做“文保会”的组织和一家叫做“北京天鉴量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据“文保会”自己的公众号披露,研讨会的现场,是这样子的:



所谓的“《兰亭序》真迹”,是这个模样:



这幅“真迹”的卷尾,还附有多位鼎鼎大名的古代书法家的“鉴定结论”。


比如,褚遂良(596~658或659)的“鉴定结论”是“书圣笔痕”,如下图:



柳公权(778~865)的“鉴定结论”是“书圣真品,传世宝藏”(下图右侧):



怀素、米芾、洪迈等曾经在教科书出现过的书法名家,也都给这幅“真迹”提供了题跋认证。


“北京天鉴量子科技公司”宣称,他们不但用所谓的“量子检测”认定这幅书法“创作于公元367年,纸张生产年代为364年”,还测出了这几位古代书法大家的具体认证时间:褚遂良的“书圣笔痕”四字,写于公元643年(请记住这个时间,后文会谈到);柳公权的"书圣真品,传世宝藏——公权鉴定”,写于公元850年……(如下图)



至于所谓“量子检测”的原理究竟是什么,该公司的回复是:“技术的专利还在审查中,现在不能公布”。


研讨会上,还有一位自称“书圣王羲之第55代后人”的“著名书法家”宣布,“这幅字至少值5个亿!因为它放任何一个博物馆都是镇馆之宝”。


但~~~做成5个亿的大买卖之前,还是得先有点历史常识,并学好数学,是不是?


褚遂良绝不可能在公元643年用“书圣笔痕”这四个字来认证王羲之的《兰亭序》。理由很简单:这一年,王羲之还没有获得“书圣”名号。


与一般人的印象不同,王羲之获得“书圣”这个名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王羲之是东晋人。《晋书.王羲之传》里说他“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笔势被人称赞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但并未说王是“书圣”。到了南朝宋,羊欣品评古今书法名家,对王羲之的评价是“博精群法,特善草隶”,“古今莫二”,也没有说他是“书圣”。另一位南朝宋的书法家虞龢,写作《论书表》,说的是“晋末二王称英”,也没将王羲之推上“书圣”的宝座。


据葛洪《抱朴子.辨问篇》与张怀瓘《书断》的记载,那时候拥有“书圣”称号的,是张芝、皇象、胡昭、钟繇、索靖这几位。


南朝齐的书法家王僧虔,高度推崇王羲之,把他说得前无古人,也还没称呼他“书圣”。到了南朝梁,梁武帝萧衍、名士陶弘景都是王羲之书法的铁粉,梁武帝赞颂王的书法能够“用以为训”,足以做世代书写的规范,也尚无“书圣”之说。


这时候新增了一位拥有“书圣”美名之人,是王僧虔的儿子王次道(见《梁书.王志传》)


事实上,自东晋而下至南北朝,很长一段时间里,较之王羲之,知识分子更喜欢钟繇与王献之的书法风格。梁武帝虽然替王羲之鸣不平,觉得王献之不如他,同时却又说:“子敬(王献之)之不迨逸少(王羲之),犹逸少之不迨元常(钟繇)”——王献之比不上王羲之,正如王羲之比不上钟繇。这是王羲之自东晋而下,长期未曾获封“书圣”的主要原因。


再往后,唐太宗称赞王羲之的书法“尽善尽美”,还是没有给他戴上“书圣”的称号。


第一位在书法专著中称赞王羲之为“书圣”的,是活跃于武则天时代的书法家李嗣真。他在《书后品》一书中,称赞王羲之的书法“如阴阳四时,寒暑调畅,……可谓书之圣也。”


此后,王羲之“书圣”之名,才渐渐传开。


李嗣真卒于公元696年,生年不详,但可以根据《旧唐书.李嗣真传》做大致的推断——其中记载,李嗣真“弱冠明经举”,很快就被贺兰敏之延揽到弘文馆参与史书修撰,与另外两位同事并称弘文馆“三少”,然后在贺兰敏之被武则天诛杀前夕离开京城去做了地方官,逃过一劫。“弱冠”是20岁,贺兰敏之被武则天任命为兰台太史,是在乾丰年间(666~668),被武则天诛杀是在咸亨二年(671)。


也就是说,往前推算,李嗣真大概出生于公元640年左右,前后误差约5岁。


公元643年,第一位赋予王羲之“书圣”称号的李嗣真,还刚刚出生(甚至有可能还没出生),他那本称赞王羲之为“书之圣”的专著《书后品》,还须等待数十年才能问世。


神奇的“量子检测”,却宣称大名鼎鼎的书法名家褚遂良,在公元643年,已使用“书圣笔痕”四字来为所谓的“《兰亭序》真迹”认证。


5亿的大买卖,搞得这么粗糙,实在是很缺一个历史顾问,哪怕是“X度历史学家”也行啊。


图:宋拓神龙兰亭序,引自故宫博物馆网站


更令人崩溃的是,搞5亿大买卖的这批人,运用所谓“量子检测”,不止弄出了一幅“《兰亭序》真迹”,还搞出了“华佗书法真迹”、“李世民书画真迹”、“武则天书画真迹”、“宋徽宗百鸟朝凤真迹”……简直牛到炸天(如下图)。



这些书画被断定为“真迹”的逻辑,也完全相同,先是用原理不明的所谓“量子检测”对纸张进行年代测定;再拿出一堆古人的题跋“认证”,再用所谓的“量子检测”将这些古人题跋鉴定为真。


比如,所谓的“华佗书法真迹”,就配套提供了因教科书而大名鼎鼎的书画家吴道子、虞世南的的“鉴定证明”,如下图:



拉褚遂良和柳公权出来,认证所谓的“《兰亭序》真迹”,用词是“书圣笔痕”、“书圣真品,传世宝藏”;拉吴道子、虞世南出来,认证所谓的“华佗书法真迹”,用词是“华佗书痕”、“传世真迹”……


笔痕-书痕、传世宝藏-传世真迹,题跋的词汇贫乏、恶俗成这个样子,褚遂良、吴道子们泉下有知,百分百会被气活过来,然后再气死过去,气得死去活来,活来死去。


拜托,来点诚意好不好



①文保会,《估价5亿的王羲之书法真迹《兰亭序》(史称天下第一行书)惊现中国》,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zc72DVgYryidOB4LMdubZA

②“史海遗珍”公众号:《华佗书法,量子解疑》,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j1HffyGFDE_oY2oV6CVkYw

③“史海遗珍”公众号:《量子鉴定的可测与不可测问题》,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TENgVXMBl6zFLrTNs-XL9A

④光明时评:《兰亭序》“真迹”找到了,值5个亿?


如何区分真国学与假国学


汉武帝玩弄“天命”,砸了自己的脚 


这堆假中华勤学故事,实在让人很无语


海子自杀30周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非常绝望


区分你我他:北宋严禁民众穿契丹风格的衣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