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此内容因言论自由合法查看
文章于 2020年3月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医院里的残酷:中国人从中产到无产,只需要28天

The following article comes from 凤凰WEEKLY Author 夏二

    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人这一生最痛苦的事,你知道是什么吗?

是人死了,钱还没花。

人这一生最最痛苦的事,你知道是什么吗?

是人活着,钱没了。

10年前,春晚小品《不差钱》,赵本山和小沈阳发表的“人生痛苦论”一度风靡全国。

电视机前的人们,先是为赵本山的幽默,而忍俊不禁;在笑过之后,又因切身相关的“金钱”而笑中带泪。

不过,真实的生活比小品还更加残酷。

比“人死了,钱还在”、“人活着,钱没了”更残酷的是“人死了,钱也没了”。

而这样的事例,每天都在不同的中国家庭中上演。

“60%的人,将60%的积蓄,都用在了生命的最后28天”。这是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健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说出的数据。

冰冷的数据背后,不仅是大病致贫的现状,更是每一个挣扎在生死和金钱两极,无奈地只能认命的家庭。

30岁之前,拿命换钱、30岁之后,拿钱换命,早就在人们言谈的戏谑里,成为了默认的事实。前半生为了买房买车奋斗,后半生为了救命卖车卖房,也成为了人们的共识。

病房里,走廊上,甚至医院外,人们大喜大悲、隐忍和崩溃的背后,藏着最真实的中国。

视频里,一位30多岁的中年男人,因为父亲的病情,蹲在街边掩面而泣。

他边哭边说:“我特地来这里哭,家人在,我回家不敢哭。”

掏空一个中产家庭

只需要一场流感


曾在朋友圈刷屏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两万多字长文,密密麻麻的记述了在岳父患上流感后,直接导致的一个中产家庭的动荡。

文章内容过于真实,引燃了中产人群的集体焦虑。

作者是个在北京生活,事业有成的中年人。有房有车有投资,手头还有几十万流动资金,放之全国,都是稳稳的中产之家。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家底还算殷实的家庭,一场流感竟让它变得风雨飘摇。

文章中,作者的岳父患了流感,老人家觉得没什么,小病小痛小感冒,挺挺就能过去。结果没想到,病情到后来越来越严重,老人住进了ICU。

很多人,可能对ICU还不太了解。

ICU,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进ICU的病人,也被称做危重病人。

而百度词条对于危重病人的解释: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变化快,两个以上的器官系统功能不稳定,减退或衰竭病情发展可能会危及到病人生命。

进ICU不仅意味着病情严重,对于家属来说,ICU还意味着天价支出。

“ICU的费用,大概每日8000-20000元”


“不行就要上人工肺,人工肺开机费6万元,随后每天2万元起。”


“人到了这个时候,前半辈子赚钱的重要性就出来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估算了家里所有的理财、股票卖掉,再加上岳父岳母留下来养老的钱,理想情况下能撑30-40天。

至于40天以后呢?

“如果在ICU要呆很长时间,只能卖掉北京的房子。”至于房子卖了,老婆孩子怎么办?住哪里?完全不敢深想。

60%的人在生命的最后28天,只花光60%的积蓄,放在这家人身上,都显得像是上天恩赐的幸运。

为人子女,在这种力尤未尽之时,几乎不可能选择放弃治疗。但ICU的持续治疗同样让人深感绝望,因为可能要支出的开销,是个无底洞。

作者也清楚的知道这一切:”如果钱花光,女儿、夫人、岳母和我自己以后就扛不住任何的冲击,再有人生病,ICU的门都进不去。”

丨电影《我不是药神》里,一位身患癌症的老人,吃了三年的药,家里的房子吃没了,家也被吃垮了。


而回到现实,拖垮一个家底殷实的中产家庭,只需要一场流感。

在这篇文章下,有网友深有所感地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岳母被查出胃癌晚期,在上海最好的三甲医院做了手术,因但最后还是癌细胞扩散,经过了多次的化疗也没有用,最后在医院去世。

这位网友写到:我们都是普通的公司职员,没有那么大的经济能力,但是从岳母开始手术到最后去世也差不多花了20多万,最最悲哀的是钱都花了,人也没有留下来。

回到文章,作者的岳父最终也没能被抢救回来。

作者的妻子不甘心的嚎啕大哭:“他才60岁啊,刚办完退休手续,啥福也没享。”

作者拒绝了来自自己母亲提出的金钱援助,还劝解母亲,活着有钱就要抓紧花,别给ICU。这里一天就是你一年紧巴巴过日子的全部开销。

没有说出口的,都是不值当啊。

无产家庭:放弃治疗的男人
唐学军没想到,迎接自己40岁的,是一封医院的诊断报告。他被查出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想要根治,需要更换骨髓。

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就医三个月的他,几经犹豫,还是决定转院。

一方面,他的病除了等待合适的骨髓,再无治愈方式;另一方面,住省院的支出对他的家庭来说,就像一块悬在头顶的巨石。


为了丈夫的救命钱,唐学军的妻子几乎尝试了一切可能的方法。

给都市频道的记者求助、联系当地的社会救助部门、在村里挨家挨户募集捐款、让孩子去学校募集捐款...

正月里,唐学军的儿子,15岁的唐钱勇就带着箱子,开始了挨家挨户募捐。类似乞讨的经历,让身处少年敏感期的男孩,感到了自尊心受挫。

大人们围成一圈,或劝慰“这是救你爸的命,谁愿意上别人家啊”。还有人劝着让唐钱勇去找校长,去学校组织一场募捐:“你爸爸现在这个情况,你还怕丑(怕丢人)。”

镜头里的孩子,一直低着头试图躲避镜头。他沉默寡言,对拍摄者提出的问题,回答里总是带着尖锐的倔强。

直到拍摄的最后,角落里的孩子才示弱的说出“自己的心都要痛死了,因为看到有人在拍,他看到爸爸的情况,觉得很伤心。”

而这句话,也只是少年母亲哽咽的转达。

从省院转到市院,病床上的唐学军嘴里一直在叨叨:

“输血小板只能维持生命,等待骨髓又没有自愿移植的,至少也要四五十万。别人说六七十万都治不好,你哪有那么多钱治啊。”

“反正是这个病啊,反正是治不好,越治就越把钱用光了。反正啊,想接回去。”

其实,身处病房的两人谁都清楚,这病啊,拿钱砸就能治好,但关键是家里没钱。

后来,唐学军转到邵阳医院又等了四天,还没等到血小板,和妻子商量,最终回家等待。

对于一些家庭,在生命的最后28天里,人们不得不在权衡中,做出保全家庭的艰难的抉择。

但无论如何,活着的人还要好好活着。

一人大病,全家判刑


在搜索引擎上,关于因病负债家庭的求助不在少数。

诸如此类的事件,救助,在社交媒体上也从未断绝。

知乎上有篇回答,不是高赞,也不是神回复,只是赤裸的真实。

答主叫雨瞳,她的外公外婆、两个舅舅,还有父母,都在东北某央企工作。

有一年,外公确诊鼻咽癌。

自此后10年,她目睹了3个子女的家庭,从小康滑落至贫困线。

她的小舅,请长假带着外公全国奔波,只为就医。大舅为了赚钱,申请到中东工作。她妈妈做后勤,用三姐弟的名义,向单位借钱。


外公的病拖了2年。

他走后,3个子女家底空空,负债累累,很多年没缓过来。

直至今日,雨瞳工作了,拿工资了,还在帮妈妈还债。

后来,她妈妈常对她说,以后自己若患重病,不要治。

对于普通家庭而言,一旦有人生场大病,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医疗费用,基本上一个家就垮了。

老中小三代人,一人重病,全家连坐。即使多年衣食无忧,大病面前,都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

“只要活得够久,就一定会得癌症”


早年间,台海网曾做过调查:若母亲重病,你肯花多少钱?

调查共计400个样本,84.13%的市民表示,他们愿意“用尽资产”,来挽救母亲。其中还有65.08%的人,不惜倾家荡产、负债累累。

这是个明知终会“人财两空”,却还想做的选择。

马未都说过:“当你的亲人得了绝症,你所做的选择都是错的。”

大病,像悬在家庭头上的剑。剑落下,便是一场金钱与命运的较量。

据卫生部数据,人一生患癌几率,高达36%,而罹患重疾的几率,为72%。


在“一场大病,就能消灭一个中产家庭”的下坠焦虑里,人们活的毫无安全感。

生活如同风浪中飘摇的小舟,我们耗尽全力,或许勉强落个安稳。

只是,安稳是假象,人生多无常。

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229.6万人死于癌症,平均每13秒,就有一人因癌症而死。

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癌症真相,人只要活到够久就一定会得癌症。

在关于癌症的真相的演讲上,曾在美国最顶尖药厂参与多年抗癌新药研发的李治中说道:癌症发生最大的风险因素,不是空气污染、转基因食品,而是寿命。无论男女,当超过55岁以后,癌症发病率就开始指数性地上升。


中国的癌症发病率现在在世界上排在约70位,而全世界癌症发病率最高的20个国家,几乎全部都是欧美的发达国家。

换句话说,只要你活的够久,你就一定会得癌症。

在人均活到40岁都是奢望的古代,想出现癌症普遍化实在是有难度……。

加之其他疾病,人这一生,罹患重病的概率不低。

大病如果没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是发生在亲人、朋友身上。我们难免要面对这一天,面对那个可怕的选择。

我们能做的,也许就是切莫中国式讳疾忌医,能不去医院就不去医院,小病成大病,一查就是晚期。

重视自己的身体,预防大于筛查,大于治疗。

而关于疾病,我们根据网友@小蔡妈,三甲从医二十余年医生的分享整理出了6条建议:

1、45岁之后,每年小检一次,每5年大检一次,有问题要随访的按医生要求老实检查,不偷懒。55岁之后,大检间隔时间要更短。

2、保险非常重要,不要吝啬这些钱,保险是大病兜底的保障,如果经济可行,商业保险尽可能选择保额高的。

3、年过60退休,要提前理智地为身后事做准备。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一对夫妻四个老人,他们还有两个孩子。

4、医院的ICU治疗选择,要有个止损原则,提早做好个人承受的限度并写成文件作为遗嘱一部分。如果能够沟通,请学习国外,做选择第一人是病人本人,家属服从病人意愿。

4、平时健康生活,安排好中年往老年行进的计划,甚至包括晚年购买三甲医院边上的房子住,小一点没关系。

5、要相信医生,你越相信医生沟通越好,医生会透露更多的带有情感的信息提供参考。

6、尽可能的多赚钱。

也许中产和无产之间、小康和赤贫之间,只隔一场病。但别让穷病成为你的人生绝症。

— END —


最好的支持是转发朋友圈

版权声明感谢作者辛苦付出与创作,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版权问题欢迎留言联系删除。

欢迎添加有故事的人小助手为好友,加入微信群,建立更深度的阅读连接。


有故事的人小助手▼

更多精彩文章 

河南省交通厅5任厅长的打炮史!

我的同学李克强

教育部,请不要给中国孩子减负!

薛蛮子的情色人间

兰州女医生遇刺细节曝光!54岁嫌犯系国税局科长

又杀医!中国医生何辜?

70岁以上的人,已沦为“新难民”…年老何所依!

对不起,你朋友圈里的网红景点都是骗人的

陈冠希风流史

港珠澳大桥不为人知的风水秘密!

香港罪人李嘉诚!

香港红与黑

假装“香港市民”的李嘉诚

“这是香港,李嘉诚,李家的城”

活捉英国人李嘉诚,才能解决香港问题!

纵欲,正在毁灭这一届年轻人

四川一女子自杀 定时微博提醒“别进体制”

72岁北野武爱上小18岁情人,赔给发妻200亿,网友:这很北野武!


在喧嚣的人群,你需要一个有品质的公众号。

有故事的人Plus

深度 睿智 温暖

不迎合 不追随 不证明


点在看,变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