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小说《“新纪元”行动》丨第三章:工作

林隐LY 人间网 2023-08-03



第三章:工作

 

林玄小的时候,并没有展示出多么特别的天赋。事实上小时候的林玄,由于身体发育比较晚,头发也略有些偏黄,每天都将大量的时间用在了在线学习上,基本上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剩下的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习。

 

智能化时代来临后,不仅所有课程学习是在线的,所有的考试也都是在线的。由于世界人口数量已经极为庞大,所以历次升学考试的难度都很大,而且为了保证上层社会的稳定性,所有考试均为一次性,不存在补考的可能。

 

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即使比较聪明的学生,如果不是非常认真谨慎地对待历次考试,除试题对错之外,还有许多考试的注意事项,都有可能成为筛下一大批学生的重要门槛。

 

但林玄最大的性格优势,正是自律与冷静。自律,意味着林玄可以将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在线学习上,根基扎实;冷静,意味着林玄可以在所有重要的人生节点,不会掉链子。

 

高考是重要的分水岭,林玄最后的成绩对得起自己十余年如一日的寒窗苦读。由于林玄的父母学历都只到中学,所以关于大学专业的报考上,依旧是需要林玄自己做决定的。

 

几经斟酌之后,林玄最终选择了生物医学作为自己的方向。在她看来,作为如此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或许未来唯一有可能改变其命运走向的机会,就是成为国内顶尖的医学生,从而进入为上层社会服务的优质医院或相关的研究所。

 

从本科到博士,林玄依旧保持了和当初中学时期同样的学习压力与强度。并且,在具体的研究方向上,林玄又一次经过再三的思考分析,选择了当时少有人关注的中医药方向。这在西医已经完全主导医学行业的当时,无疑是十分大胆的决定。

 

但恰恰是这个决定,使得林玄成为了这一赛道中最耀眼的那名学生。当林玄博士即将毕业时,正好赶上国家生物科研院从全国选拔优秀青年学生进入。

 

当然,其中九成以上的名额,基本都是留给上层社会精英家庭孩子所在的贵族大学,只有不到一成的名额,会流向林玄这样出身寒门的学生。

 

而由于当年度正好由于科研院的项目需要一名中医药专业学生,而林玄又是当时全国普通院校中成绩最出类拔萃的那一个,再加上面试时的沉着冷静表现,最终成功进入了这家科研院所。

 

而从林玄进入到这家科研院所开始,应该说她就已经算是完成了一次命运的逆袭。要知道,在当时的社会,普通家庭出身的年轻人,能够拥有工作已经是十分奢侈的事情,何况是进入国家级别的科研院院所做研究员这样,在外人看来十分体面的工作。

 

的确,相较于其他工作而言,科研人员在高度智能化的时代中,原本就是社会地位的象征。这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从业人员的智力与能力水平至少在某些方面,是人工智能尚且无法取代的。

 

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进入科研院所,最大的好处无非是两点,其一是这几乎是一份铁饭碗,只要接下来的余生林玄不犯什么重大的错误,这份工作基本上是可以干到退休的。

 

其二,这份工作的年薪可以达到百万左右。虽然这样的薪资,在当下完全无法实现所谓的生态有机食物自由,但这点从来都不是平民家庭所追求的。林玄的收入水平,已经远超过了90%以上普通家庭孩子所能够触碰到的收入上限。

 

但是,林玄心里也十分清楚,她留在生物科研所,一直到退休也注定只能是普通的一线研究员。在这所庞大的机构当中,几乎每一个晋级的机会,背后都有十分清楚的逻辑——一定要是指定的几所贵族高校,因为相应的人员家庭非富即贵,他们才是当下管理整个国家命脉,制定社会法则的人。

 

林玄作为普通人家出身的孩子,她一生努力的顶点,事实上不过就是能够相对近距离地一瞥这些“上流社会”是在怎么做事的。

 

老实讲,林玄每天的工作应该说比较轻松。直属领导是个好脾气的中年男人,家境殷实,能力也不错,只不过其出身就已经赢在了起跑线,完全不需要再在工作上付出多大的努力,所以对待林玄等下属也十分宽容。

 

林玄的工作量在不饱和的情况下,依照她闲不住的性格,自然难免借助院所的资源优势,研究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药物。这其中,最吸引林玄的,无疑就是可以让人类身体等比例变小,又完全不伤害人体任何机能的研究。

 

林玄之所以会对此感兴趣,还要得益于当时她在读博士的时候,其导师在一次上课时,无意中提到的一个问题。关于如果未来的人类族群数量仍旧持续上涨,但地球资源早已近乎枯竭的前提下,我们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实现人类与地球的共存呢?

 

当时虽然几名同学都发表了自己各种各样的观点,比如研发更新型的可循环再生资源,比如进一步通过参考其他生物种群进行人类生活习性改造等等。但是老师似乎对于这些答案都不置可否。

 

直到老师点名林玄回答这个问题时,极少在上课时走神的林玄,此刻正被窗外一只慢慢走过的流浪猫吸引了目光。突然被导师点名回答问题,林玄似乎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她几乎是下意识地回答道:如果人类体型都能变小到和猫一样的话,那是不是就会好很多。

 

这个答案,立刻就引发了其他同学的笑声。同学们都觉得林玄是在痴人说梦,这完全不符合生物学的基本规律。但是导师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表示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可能性,希望林玄你将来能够把这个思路好好地研究下去。

 

而即使时间已经过去了几年,但是林玄每每在科研院中工作空闲之余,都会想起当时课堂上与导师的这次问答。她似乎觉得自己导师当时是话里有话,是在暗示她一些什么,但是她又没办法准确捕捉到这层信息。

 

关于这个思路,事实上后来工作后的她,曾进行过许多次的深入思考。特别是在每天给家里四名三百斤上下的成员准备食物时,她心里总是会冒出一个想法——如果所有人类体重都能缩小百倍,那么岂不是全部人类族群每天需要消耗的各项资源,至少要减少百倍以上。

 

作为国家级别的生物科研院所工作人员,林玄可以较为方便地阅览过去百余年间,国家在生物学领域所取得的各项技术突破和实验记录。

 

林玄每天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去资料室内调阅相关的资料,试图寻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能够将人体身高无损地等比例缩小到目前十分之一以内的水平。

 

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次的理论推演与实验尝试之后。林玄日渐发现,她已经距离她想要的那个答案越来越近,似乎已经只剩下一层窗户纸。只要戳破它,可能就是又一项震惊世界的生物医学奇迹发明。

 

林玄既紧张,又激动。但冷静如她,依旧将这份复杂的心情藏在内心最深处,日复一日地,接近她心目中的那处“神邸”……


持续更新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