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韵洁院士:物联网推动网络创新发展

2016-08-17 信息与电子前沿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国家物联网技术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有删节。

阅读全文请点击文末链接。


物联中国讯 711—14日,2016 国际开放物联技术与标准峰会暨W3C万维物联网工作组会议在京举行。当前物联网产业仍处于封闭式、非规模化发展阶段,面向行业的解决方案层出不穷,但大多局限于本领域,无法实现跨领域设备真正的互联互通,这使得解决方案和终端设备更多的是定制化的、无法大规模应用在各个领域,也给物联网系统扩容和升级改造带来一定困难。开放的物联网技术将使设备之间真正实现互联互通,降低物联网系统技术门槛、节约实现成本,使物联网产业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因此,开放物联已成为物联网技术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表示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推动网络创新发展,并指出物联网存在着巨大的市场,到2020年有500亿台设备要通过互联网进行互联,到2020年物联网将培育1.9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市场规模是包括医疗、制造业等。


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图片来源于飞象网)



刘院士对未来网络应用领域的分析

物联网跟可穿戴设备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医疗方面可穿戴设备从201210月份到20134月份,平均每个月,用可穿戴设备,这个信息量增加2倍。大家都预测,将来的手机都可以成为每一个人的医生,都可以测量你的血压、血糖,很多东西都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除了医疗以外就是工业、制造业、实体经济,这个方面物联网的应用也是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个发展空间就对网络,对我们现在的互联网提出一些新的要求,促进了互联网的变革。


麦肯锡预测在未来10中,中国互联网经济占GDP的比例大概是7%22%,大家想一想,中国的GDP10多万亿美元的这样一个大的东西,占7%也好,占10%也好,多大的一个发展空间。这个领域要把它做好,最重要的是工业互联网。


我们现在的互联网能不能满足要求?在安全性、可靠性方面,在试验方面、服务等级方面,大家知道满足不了现在这样的要求。为什么?比如说工业4.0,它要解决什么问题?它要把整个产业价值链,全球的产业价值链能够智能的联系在一起,它要解决视域和空域()的问题,另外就是通过IT的技术,通过智能化的技术,提升企业的智能化生产的水平。


为了满足这些问题,未来网络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制高点,包括美国、欧盟、日本、韩国,都在未来网络方面,在加紧开发,而且建立国家级的实验环境,产业界标准化组织这些方面都在发力。



刘院士对未来网络的想法

驱动未来网络的发展,有安全的问题,有扩展性的问题,有5G的问题,有大数据分析的问题,有云的业务的问题,很重要的就是互联网在驱动未来网络的发展。


这些业务的驱动,对网络的要求就是要简单、要开放、要可扩展,当然要安全可靠,另外就是要融合。它要跟传统的互联网技术,一定要融合,否则传统的互联网再好的技术,也没有空间。


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这个网络要能够高效灵活的,调控物理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我们都忽略的信息内容资源的高效灵活的互动,我们制订了一个SCN,服务定制网络的架构。我们定义这样的架构,受到了运输系动的启发。


大家知道,我们现在有普通的马路,还有高速公路,有普通火车,也有高铁,有航运,还有海运,大家根据自己的选择,可以灵活选择,但是我们的互联网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做不到。我们的互联网只是普通马路,没法开高速公路,也没法开高铁,也没法开航空。


我们根据这样的情况,制订了这样的架构。大家都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架构,中间就是一个SCN的架构,就是要对网络的物理资源能够智能的调控,我们又建了一个功能模块,对信息资源的部署、调控,能够智能的进行。另外加了大数据的一个分析模块,利用大数据的思想,对网络进行测量感知,来支撑网络能源的调度。


在这些领域中,对中国网络的发展,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互联网大家都知道,有一个美得卡福(音)定律,互联网的价值和网络借鉴的数平方成正比(10:27音),也可以跟网络用户数成正比,中国的用户数是等于我们的用户数,是美国互联网用户数的2.5倍,全球最大的互联网,中国互联网的问题有它的特殊性,如果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对我们中国的发展就会做出相应的贡献。


为这个事情,国家制订了一个重大科学工程,也在制订天地一体化网络,而且每个地方,除了江苏省以外,现在北京市、青岛、深圳、珠海,很多城市都在建立未来网络的中心。应该说物联网和产业互联网是非常巨大的一个发展的机会,应该说比消费领域的价值更大,是更大的一片蓝海。但这里边就需要我们方方面面的挑战,尤其在网络方面,如果我们不满足这样一个要求,就会制约物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一些核心技术方面,大家能够共同把它做好各自的工作,这里面更重要的创造一些好的机制,吸引一些高端的人才,共同来努力。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一定会抓住这样的机会!






  • 本文仅供学术参考,不代表公众号立场

  • 电话:010-68893411

  • 邮箱:dkyxuebao@vip.126.com

    欢迎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