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美国导弹防御系统”
近来,美国与韩国商议在韩部署“萨德”高端反导系统,表面上美其名曰对朝施加压力,但一个弹丸小国哪里用得到2000公里的探测雷达和大气层外的反导,朝鲜的导弹能不能射到大气层外都是未知数!所以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是有道理的。
那么,“萨德”究竟是个什么鬼?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构成是怎样的?在全球又是怎样部署的呢?不凡君今天就来为大家逐一解读。
目录
1、 弹道导弹的概念及分类
2、(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历史
3、(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BMDS)架构
4、 动能拦截器(KI)
5、(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
6、(美国)THAAD系统
7、(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
8、(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
9、 其他国家、地区弹道导弹概述
1、弹道导弹的概念及分类
想要了解弹道导弹防御系统,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弹道导弹?性能又如何?
弹道导弹(ballistic missile)是一种通常没有翼的导弹,在燃料烧完后只能保持预定的航向,不可改变,其后的航向由弹道学法则支配。为了覆盖广大的距离,弹道导弹必需发射很高,进入空中或太空,进行亚轨道宇宙飞行;对于洲际导弹,中途高度大约为1200公里。当在太空时,不提供推力,导弹做自由落体。与弹道导弹相对的概念是巡航导弹,后者可以控制自身的飞行轨道。
(一些中、远程弹道导弹)
中远程弹道导弹通常被用于投掷核弹头,因为它们可携带的有效载荷很难保证常规武器有效摧毁目标,而弹头落入大气层时产生的高热往往也会使生化武器失效。许多先进的弹道导弹由多级火箭推进,它们的轨道也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弹道导弹的射程和用途有很大区别,一般来说,弹道导弹根据射程的不同进行分类。
美国的分类方式(中国标准不同):
◆洲际弹道导弹 (ICBM): 射程在5500km以上
◆远程弹道导弹 (IRBM): 射程在3000km至5500km之间
◆中程弹道导弹 (MRBM): 射程在1000km至3000km之间
◆短程弹道导弹 (SRBM): 射程在1000km以下。
另外还有以发射模式和作战用途区分的潜射弹道导弹(SLBM,多属洲际弹道导弹)和战区弹道导弹(TBM,多属中短程弹道导弹)等。
(三叉戟2型潜射弹道导弹)
使用射程大于被攻击目标距离的导弹是有依据的:它能够到达一个非常高的高度,然后再以极快的速度俯冲下来,使得防卫更加艰难。比如说一枚3000公里射程的导弹如果用来攻击500公里的目标,它可以在到达目标时具有1200公里的高度,与洲际弹道导弹能够到达的高度差不多。这样,它就可以像洲际导弹一样以4km/s的速度冲向目标。这种速度大约是音速17倍至18倍,几乎无法防御。所以,导弹射程越大,潜在的有效杀伤力就越高。
<1>弹道导弹的发展历史
①世界上第一种弹道导弹是纳粹德国研制的V2火箭,它也是第一种投入实际使用的弹道导弹。在二战末期,纳粹曾用V-2攻击英国的城市。
②1962年爆发了古巴导弹危机,卡斯特罗企图将导弹基地提供给苏联以攻击美国,但苏联的导弹运输船和护航舰队被美军侦察机发现,苏联舰队一度与前来迎击的美军舰队在古巴海域对峙;最后苏联运输船长为防止触发全面核战,不惜抗命将导弹运输船调头,同时美苏领导人透过美苏热线,化解了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
③在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同时,美军也在西德和土耳其部署了弹道导弹对准了东欧、高加索等地的苏联据点,企图与苏联相互威胁。
④1969年中苏之间发生珍宝岛战役,之后中苏双方曾将大量的弹道导弹摆到边界上相互威胁。
⑤1980年代发生了两伊战争,伊朗和伊拉克双方都使用了弹道导弹,企图攻击各自的首都德黑兰和巴格达;而两伊战争成为世界上首次使用配备生化弹头的弹道导弹的战争,伊拉克方面在飞毛腿导弹上配备了沙林毒气造成伊朗军队惨重伤亡。
(伊朗纪念两伊战争爆发30周年大阅兵)
⑥1991年的波斯湾战争,伊拉克广泛使用了飞毛腿导弹,企图攻击以色列、沙特阿拉伯等伊拉克周边的美国盟邦和前线据点,而美军、沙军和以军则以爱国者导弹迎击。
⑦1996年的台海导弹危机,解放军借在福建沿海演习的名义对台湾基隆和高雄外海发射了M族导弹,美国遂派遣第七舰队从日本南下介入两岸紧张局势,企图缓和两岸领导人江泽民和李登辉间的对立态势。
⑧2000年代印巴双方不约而同地发展了核子武器和弹道导弹,其中印度的烈火五型弹道导弹射程达五千公里,理论上具有攻击中国全境的能力,但政治意义的成分居多。
⑨2000年代的朝核问题,北朝鲜不顾国际制裁径自开发弹道导弹并实施地下核爆;而试射由“大浦洞”和“芦洞”弹道导弹为设计基础的火箭却发射失败。在此同时,韩国的因应之道亦以自制弹道导弹与北朝鲜抗衡,以胜利女神导弹为基础开发了玄武三型弹道导弹。北朝鲜方面在2012年底正式宣布成功发射长程火箭,并载运卫星光明星3号升空。
⑩2010年代伊朗和以色列的意识形态冲突加剧,双方宣称要“相互保证毁灭”;而以色列的耶利哥导弹和伊朗的流星导弹都有攻击对方领土的能力,加剧了中东紧张情势。
<2>弹道导弹发射指挥权
大部分国家的陆上弹道导弹都归由陆军管辖,而潜射弹道导弹则由海军管辖,部分国家建立了使用弹道导弹的专门军种。美军的弹道导弹是由美国空军和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管辖,俄军的弹道导弹是由战略火箭军管辖,而中国的弹道导弹则是由火箭军管辖。部分配备有核生化武器的弹道导弹,核生化弹道导弹的发射指令是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如英国首相、伊朗最高领袖)或中央军委(如中国、北朝鲜、古巴)下令授权。
(俄国的“核手提箱”共有3只,分别由总统、国防部长和参谋总长掌管。发射程序采取“双重核按钮制度”)
<3>各国弹道导弹一览
美国
红石导弹
义勇兵洲际弹道导弹
和平卫士洲际弹道导弹(MX,已退役)
北极星潜射弹道导弹(已退役)
海神潜射弹道导弹(已退役)
三叉戟D5潜射洲际弹道导弹
LGM-123标枪式洲际弹道导弹
民兵3型洲际弹道导弹
苏联/俄罗斯
R-11/R-300 Elbrus (美国代号SS-1,北约代号Scud,即飞毛腿导弹)
R-36M弹道导弹(北约代号SS-18 ,中文:撒旦)
RT-23 Molodets (SS-24,Scalpel,已退役)
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北约代号:SS-29)
RT-2UTTH 白杨-M (SS-27)
布拉瓦潜射远程弹道导弹
中国
B611短程战术弹道导弹
东风-3型中程弹道导弹
东风5B弹道导弹
东风-15短程弹道导弹
东风-16中程弹道导弹
东风-21中程弹道导弹
东风-26中程弹道导弹
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代号:DF-31,北约代号:CSS-10)
东风-41型洲际弹道导弹(代号:DF-41,北约代号:CSS-X-10)
巨浪1型潜射弹道导弹
巨浪2潜射远程弹道导弹(代号:JL-2,北约代号:CSS-NX-4)
法国
哈迪斯式战术导弹(已退役)
M45潜射弹道导弹
M51潜射远程弹道导弹
其它国家和地区
大地式地对地导弹(印度)
烈火式地对地导弹(印度)
高里式地对地导弹(巴基斯坦)
劳动-1(朝鲜)
杰里科式地对地导弹(以色列)
流星3型导弹(伊朗)
玄武三型弹道导弹(韩国)
青锋导弹(台湾)
天马导弹(台湾)
<4>涉及弹道导弹的国际条约
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1)
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2)
反弹道导弹条约
苏联和美国清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中导条约)
(SS-24铁路机动战略导弹系统)
2、(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历史
1967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约翰逊下令部署“哨兵”系统,这也是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前身,主要用于保护美国本土的人口密集地区。一年后改名为“卫兵”防御系统,保护的目标由人口密集地区改为美国的战略核力量。
1983年3月,里根政府提出发展导弹防御武器系统的“战略防御倡议” (SDI),要求20世纪末之前,在空间或地面部署以定向能武器为主、包括攻击卫星和截击导弹的新型反弹道导弹系统。这项计划后被称作“星球大战计划”。
1993年5月,克林顿总统宣布终止“星球大战”计划,开始着手“弹道导弹防御”计划。该计划包括两个部分:用于保护美国海外驻军及相关盟国免遭导弹威胁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 (Theater Missile Defense system -- TMD) 和用于保护美国本土免受导弹袭击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National Missile Defense system -- NMD)。“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使一个地区免遭近程、中程或远程弹道导弹攻击的综合性武器系统,而后者则是保护美国全境不受任何弹道导弹攻击的战略防御体系。
1994年6月,美国防部成立“弹道导弹防御体系办公室”,统筹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
1999年3月17日和18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相继通过了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法案,该计划终于以法律形式得到确定。1999年10月,美国军方对用于“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导弹拦截技术进行了首次试验,并获得成功。
“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主体是陆基导弹拦截系统。布什总统上台后,加快了研制和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步伐,并将拟议中的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扩展为由陆基、海基和空基拦截导弹组成多层次防御体系;并谋求建立一体化的导弹防御系统,将克林顿时期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合二为一,统称导弹防御系统 (MD --Missile Defense) 。
2002年6月13日,布什政府正式退出《反导条约》。由于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违反了美国和苏联于1972年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反导条约》),布什政府先是寻求修改这一条约,遭俄方拒绝后于2001年12月决定单方面退出。
2002年12月17日,美国总统布什下令军方着手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以预防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造成的“灾难性破坏”。
2004年,美国军方在阿拉斯加州的格里利堡基地和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开始部署远程导弹拦截装置,正式启动了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
2013年3月15日,美国下令军方在美国西海岸新增14个陆基导弹拦截装置,以应对来自朝鲜的导弹威胁。
(1974年美国福特总统签订SALT I条约)
3、(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BMDS)架构
介绍完弹道导弹,下面该进入正题了!由于弹道导弹防御技术是导弹防御系统的核心,因此优先介绍弹道导弹系统。
美国国防部导弹防御局把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分为三个部分。
①预警系统。包含卫星定位侦察系统、前沿部署雷达、X波海基雷达、早期预警雷达、宙斯盾雷达系统的预警探测系统;
②作战系统。包括空基激光反导武器、宙斯盾平台搭载的“标准-3”导弹、无人机等新型武器、陆基中段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海基终端防御武器、“爱国者3”导弹、终端高空区域防御导弹系统;
③指挥、控制、战场管理和通讯系统。
(美国海基X波段雷达)
(美国天基红外系统预警卫星GEO-01星)
由于导弹从发射到命中目标要经历三个飞行阶段:即初始段、中段和末段。专家把弹道拦截分为初始段拦截、中段拦截和末端拦截。例如,美军使用空基激光反导武器、宙斯盾平台搭载的“标准-3”导弹、无人机等新型武器,在卫星定位侦察系统、前沿部署雷达的帮助下进行的就是初始段拦截,按照美军的构想,拦截时目标导弹点火后还没有飞出大气层。
因为拦截武器部署方式的不同,也分别叫陆基、海基、空基拦截武器。例如,部署在地面的“爱国者-3”导弹就是一种陆基拦截武器,宙斯盾驱逐舰搭载的“标准-3”导弹就属于海基拦截武器。
4、动能拦截器(KI)
单纯的导弹防御系统不是最牛的,单纯的拦截导弹也不是最牛的,能制造和发射火箭的国家一大堆,朝鲜也可以,问题是,拦截导弹的最核心技术—动能拦截器,可不是谁都能造的,这个越先进,拦截导弹就越牛叉!
所谓动能拦截器(Kinetic Interceptor)通常是指新一代高层拦截防空导弹的末级。国外在研的新一代具有反导能力的防空导弹大都采用KI技术,而且主要采用红外成像探测技术,包括中波(3~5mm)、长波(8~12mm)以及中、长波复合探测技术。为了区别于通常所说的高爆弹头,美国把动能武器的这种自带动力系统和自主寻踪的非爆炸性弹头称为动能拦截器。
当看到这张图,很多人可能会奇怪,拦截器怎么是这个形状呢?大家一般认为弹头一定是一个圆锥体,但是,打卫星和导弹战斗部的这种弹头因为在太空的真空中飞行,没有任何空气阻力,所以可以做成任意形状。
动能拦截器主要包括探测器、姿控和轨控推进系统、惯性测量组合、数据处理制导计算机等部分,它的功能主要是探测、跟踪并摧毁来袭导弹的战斗部,拦截弹系统主要提供弹体的发射能力、拦截器的速度特性和侧向机动性。更为形象的一点,可以参考这幅绘图来理解。
KI弹头做的越大,运载它的火箭就要做的更大以便摆脱地球引力。美国的NMD运载火箭不大,那是因为它所载的KI弹头就很小,一般来说KI弹头3到30公斤。理论上讲,KI弹头做的越小,越有利于它的机动,矢量推力火箭所需要的喷气推力就可以更小,还因为弹头在太空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位置以便”迎合“目标,这些俗称为"小动量火箭"的装置就要不断的随着计算机的指令上下左右的喷气以便与目标的轨道重合,KI本身的质量当然是越小越"带"的动了。
(再来一张实物图)
目前,动能拦截器已发展到第三代,是一种超级轻巧、能自主识别真假目标、高智能化的先进拦截器,其中第一代代表为“外大气层拦截弹系统”和“大气层内高空防御拦截弹”的动能拦截器,质量40-200千克,机动能力弱,探测精度低,第二代以”标准3“为代表。第三代KI主要有三个特点:质量轻、成本低、依靠动能杀伤目标;有很强的自主作战能力,能压缩通信传输率和简化总体结构;能自主识别真假目标。
5、(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
TMD计划是克林顿于1993年提出的,其前提是认为冷战后"战区弹道导弹"在第三世界国家中迅速扩散,并已成为美国前沿部队及海外盟友面临的主要威胁。美国认为,所有威胁不到美国本土的弹道导弹,都属于"战区弹道导弹",只有能够打到美国本土的弹道导弹,才是"战略弹道导弹"。因此,TMD是相对于防御"战略弹道导弹"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而言的。TMD与NMD共同构成了美国"弹道导弹防御"(BMD)构想的两大内容,其开发工作由美国国防部弹道导弹防御局具体负责。
"战区"是指"美国本土以外,由一个联合司令部和专门司令部管辖的地区"。因此,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是"用于保护美国本土以外一个战区免遭近程、中程或远程弹道导弹攻击的武器系统"。
(美军六大战区示意图——太霸道了!)
美国军方对于战区导弹的防卫有三种主要策略:一是在来袭导弹发射前侦察到并将其摧毁;二是在来袭导弹发射升空时将其摧毁;三是在来袭导弹飞行途中或重回大气层时予以拦截摧毁。
TMD的设想由低层防御和高层防御两部分组成。低层防御设想包括"爱国者-3"(PAC-3)、"扩大的中程防空系统"(MEADS)、"海军区域防御"(NAD)系统,高层防御设想包括陆军"战区高空区域防御"(THAAD)系统、"海军战区防御体系"(NTW)、空军"助推段防御"(BPI)。其中,"爱国者-3"、"海军区域防御"系统、"陆军"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海军战区防御体系"构成TMD的核心和重点开发项目。
(美军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
TMD的研制是由低向高发展的。用于拦截飞行高度在40公里以下导弹的爱国者导弹,已取得较大进展。在1991年海湾战争时,爱国者PAC-2 型导弹命中率为60%,此后美国不遗余力地提高这种导弹的性能。美国还宣布改进型的爱国者PAC-3型导弹拦截试验获得成功。爱国者导弹是TMD中唯一有效的拦截武器,也就是说,TMD 尚处于低空防御阶段。
由美国防部掌管的核心弹道导弹防御计划是美国战区弹道导弹防御(TBMD)体系的基石,主要包括爱国者PAC-3、海军区域TBMD、THAAD(战区高空区域防御)和海军全战区防御等四大系统。
PAC-3导弹
PAC-3是爱国者系统的最新型号,是一种集团军和军级机动防空系统,可发射多枚导弹同时推毁距离不等的目标。爱国者系统因在海湾战争中表现突出而闻名。PAC-3系统将于2001年完全升级为低层弹道导弹防御(BMD)体系,其任务是为部队和固定设施提供保护,抵御近、中程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固定翼或旋转翼飞机等的攻击。 PAC-3的发射装置主要由地面雷达设备、截击控制站和8部导弹发射设备组成。
(美国“爱国者-3”反导系统发射器)
海军区域战区弹道导弹防御(TBMD)
海军区域战区弹道导弹防御计划涉及装备标准导弹的宙斯盾巡洋舰和驱逐舰。美国还计划研制用户作战评估系统(UOES),以使早期参战单位能进行试验,并在国家紧急情况下提供有限的大气层内防御战术弹道导弹的能力。
6、(美国)THAAD系统
战区防御系统中,首当其冲的要数全球最先进的THAAD系统,它就像7连客仍旧投中12个三分球,半场绝杀雷霆的库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