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美关系已质变,随时准备面对突变与战争

plus评论员 学术plus 2019-03-28






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对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随着一系列新战略及新政策出台,标志着中美关系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美国通过战略调整、舆论先导、行动试探等全方位推行对华政策,从而使两国关系由“战略合作”转向“战略竞争”,更有甚者美决策层及军方部分人不仅积极推动两国开展贸易战,甚至公开主张开展直接军事对抗。学术plus评论员徐秉君从战略、舆论两个方面集中分析中美关系的趋势走向,仅供学习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威胁 对抗 合作 包容

——中美关系将走向何方?



作者:plus评论员  徐秉君



 

11月,美国国会连续发布两个长篇报告:一个是美国国防战略委员会发布的《Providing for the Common defense》(为共同防御做好准备),另一个是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提交国会的《2018年度报告》。


这两个长篇报告分别出自两个独立的政府委员会,但提出的论调和得出的结论却不约而同。美国国防战略委员会报告认为:俄罗斯与中国对美国安全构成最大威胁。美国在面对“战略竞争对手”中国与俄罗斯的挑战,美军优势弱化已达“危险程度”,必须采取果断措施“重建美军优势”。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的报告,重点突出了中国经济和安全政策给美国带来的新威胁一周两报告,美国会意欲何为?(附原文链接及关键数据)



随后,美国智库兰德公司也推波助澜。2018年11月,发布报告《Defeat, Not Merely Compete: China's View of Its Military Aerospace Goals and Requirements in Relation to the United States》(中国航空航天的军事目标是:击败美国,而不仅仅是与之竞争。)该报告从PLA空军的角度,探讨了与美国空军“竞争”的愿望如何影响解放军军事航空力量的发展。其结论是:解放军空军旨在发展进攻性和防御性综合的空中和太空作战能力PLA的目标击败美国,而不仅仅是与之竞争兰德称中国空军志在击败美国,看中国威胁论如何三人成虎?(73页+武器出口订单)



11月28日,兰德公司网站又发布评论《China's Military Has No Combat Experience: Does it Matter?》(中国军方没有战斗经验:但是这真的重要吗?)。可以看出美国智库与军方所思考的问题不再仅限于“中国威胁论”这一宏观层面,而是已经开始注重实战成败的因素分析,再次为中国敲响警钟!【兰德】中美交战:首役中国占优



无论是美国官方还是智库都不约而同地炒作“中国威胁论”,并开始战争推演及实战成败因素分析,把本来就已处于微妙状态的中美关系进一步推向复杂和不确定,并为中美关系带来更大变数。那么,中美关系将走向何方?



战略——调整与质变


战略定位直接关系到中美两国关系的构建与发展。从1979年中美建交到现在近40年的时间里,中美关系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发展的,在特朗普之前的各届美国政府,总的说来还是将中国视为战略合作伙伴的,尽管期间也发生过激烈的冲突和分歧,美国甚至多次对中国进行战略围堵、经济制裁,但通常还是先讲中美之间的合作及共同利益,然后再讲中美之间的分歧与竞争,主流还是强调合作的。


然而,特朗普执政后,美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国家防务战略报告》《核态势审议报告》,以及特朗普的国情咨文等一系列文件,从不同角度对中国重新定位,并明确把中国作为“战略竞争对手”,明中美关系已处于一个正在急剧变化的质变过程中。


“战略竞争对手”这一定位使美国的对华政策发生一系列变化。


在战略上,美国实施国防战略重心的转移。新版《美国国防战略》报告指出,“国与国间的战略竞争,而不是反恐,将是现阶段美国国家安全方面的首要关系。”这意味着美国战略将由旷日持久的反恐战争,转为应对传统大国之间的大规模军事对抗。而这些大国对象也在战略重心转移后由模糊转为清晰,并明确中俄为“战略竞争对手”,进而由战略焦虑转为战略遏制。


在经济上,在“让美国再次伟大”“美国优先”核心理念的推动下,不惜发动中美贸易战。中美贸易战的发生不以中国意志为转移,而是美国以孤立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为主导的“美国第一”的核心诉求,再加上美国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贫富差距拉大导致国内矛盾加剧,以及与中国出现的贸易逆差,从而把中国作为美国转移国内矛盾的主要对象。


在军事上,推行“以实力求和平”。一是大幅度增加军费。2018年8月1日,美国国会通过2019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案,批准国防预算高达7163亿美元。美国2018年的军费开支为6220亿美元,2019年的国防预算开支7163亿美元,一年增长近1000亿美元,增长幅度超过10%,这是美国近9年以来增长最高的一次。对此,白宫发言人萨拉·桑德斯说,此次预算案乃“重塑美军,以震慑敌手,坚持政府以强力获和平的立场”。二是美国把战略重点转向亚太,以印太战略取代亚太战略,意欲将印太地区整合起来重新进行规划和部署,彰显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存在。三是采用多种手段遏制、打压、制衡中国。

  


舆论——造势与目的


舆论直接影响美国的战略决策与政策导向,同时也是美国对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达到其目的,美国利用掌握的舆论工具和话语权,时而唱衰中国,宣扬“中国崩溃论”,时而又打压中国,兜售“中国威胁论”。

 

无论是唱衰中国的“中国崩溃论”,还是打压中国的“中国威胁论”,都是美国在造势,其核心目的就是在于从根本上遏制中国持续崛起的强劲势头。


那么,结果怎样呢?


尽管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世界长期充斥“中国崩溃论”的论调,但中国的经济并没有因此而崩溃,反而经历了30多年的持续增长,并成长为当今世界的第二经济体。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GDP约相当于美国GDP总量的65%。另据世界银行的估计, 2017年世界经济大约增长3%, 2017年度中国GDP占世界的比重约为15.3%,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约为34%。事实毫不客气地打了鼓吹“中国崩溃论”者的嘴巴子。


于是,“中国威胁论”又粉墨登场。中国不仅没有向西方预言的那样“崩溃”,反而坚定地走向自己快速发展的道路,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然而,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必然要争取自身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却引起西方世界的焦虑和不安。从特朗普提出的“美国优先”战略不难看出,这是美国精英们对中国崛起及美国地位相对下降的一种战略焦虑反应。


那么,究竟谁是威胁?


利用造势渲染“中国威胁论”,是美国的一贯做法。最近,美国国会和智库出台一系列报告,连篇累牍渲染“中国威胁论”。一方面认为,俄罗斯与中国对美国安全构成最大威胁另一方面认为中国经济和安全政策给美国带来新威胁同时还认为,美军优势弱化已达“危险程度”,因此,必须采取果断措施“重建美军优势”。美国的焦虑还体现在新版《国防战略报告》对中国和俄罗斯的指责充满冷战思维。对于中国,报告说:“中国正在持续发展的军事现代化项目的近期目标是寻求获得印-太地区的霸权,并在未来取代美国,取得全球的主导地位。”


美军的优势果真弱化到“危险程度”了吗?超过7000亿美元的军费意味着什么?资料显示,全世界GDP超过7000亿美元的国家不到20个,剩余的100多个国家1年GDP不足美国1年的军费开支。中国的军费开支尽管近年来也在增长,媒体披露2019年预计在2000亿美元左右,但仍然不足美国的1/3。反观俄罗斯,2019年的军费预算预计将会继续下滑,跌破450亿美元。


问题是美国国防战略委员新近的报告认为7000亿美元还远远不够,该报告指出,目前的国防预算根本无法实现《国防战略》提出的宏伟目标。要支持这一战略,每年需要至少增加3%-5%的国防预算,“否则国防部应该修改美国的全球战略目标或是对战略的预期。”按照3%到5%的增幅将意味着要再增加数百亿美元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精英阶层对华政策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并在强化对华竞争方面有强烈共识,其智囊团和决策层确有部分人主张与中国竞争,甚至开展军事对抗【兰德】政治极化的美国对华政策将愈加危险美军高层已出现类似声音,现任印太总部司令菲利普·戴维森就多次宣称,除了战争之外,已经没有手段可以阻止中国控制南海10月24日,美国前驻欧洲陆军司令本·霍奇斯在波兰华沙安全论坛上公开表示,中美极有可能在15年内开战究竟谁是威胁不是昭然若揭了吗?

  


走向——对抗与包容


事实上美国的这一系列动作,都是为了对全球战略作重大调整,其战略重点由反恐转移到大国之间的竞争,并把矛头直指中国和俄罗斯。按照美国的认知,中国经济和安全政策给美国带来新威胁。中美两军冲突的范围已从台海扩展到南海、西太甚至印太,从点到线再到面,成为全面的战略对手。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最担心的是中国成功崛起会彻底改变世界格局, 进而直接威胁美国对世界绝对领导的国际地位。从而使中美的战略互信日益稀缺,合作受阻,竞争激烈,贸易逆差矛盾,军事摩擦加剧,战略对抗升级。 


在经济方面,美国为此不惜挑起两国贸易战。从表面上看,美国似乎是打着贸易保护主义旗号,为其“美国利益优先”开道,实则是对中国崛起的直接遏制,更是对新崛起大国的一种战略焦虑。因为中美贸易战并不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所以打下去的结局必然是两败俱伤。


在军事方面,两军关系一直是最大的“短板”,并制约两国关系的发展。国军力的发展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海洋权益等核心利。然而,随着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推进,中美军事能力在亚太局部区域的差距持续缩小,因而出现地区性结构性矛盾。美国认为,中国军力的发展对其全球战略构成现实威胁。因此,不仅把中国列为“战略竞争对手”,而且由战略伙伴转为战略对抗。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已经开始推行其新战略,无论是挑起贸易战,还是出动航母编队、战舰、战略轰炸机等频繁在南海及台湾海峡活动,从表面上看,美国是在展示其霸权实力,表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从深层次看,实际上也是美国的一种战略试探。


在美国看来, 快速崛起的中国正在全方位地与美国争夺全球战略影响力和全球事务的主导权, 并且越来越具有对抗性, 因此采取遏制战略是美国战略的优先选项。但在具体实施上则选择有利于美国的时机,或者视中国的反应而定。


然而,对抗未必就能给美国带来利益最大化,或许带来的却是完全相反的结果。新近兰德公司网站发布的《中国军方没有战斗经验:但是这真的重要吗?》评论值得关注,该评论从战略层面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中美交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其预估结果可能是:中国首次战斗中占上风。美国智库与军方已经开始注重实战成败的因素分析,甚至进行战争推演,这一动向应该引起中国的高度警惕!


当然,美国渲染“中国威胁论”不排除为了在国会争得尽可能多的国防预算,进而为未来的战争做准备。那么,中国岂能等闲视之?在加速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必须要做好应对突变的战争准备。


然而,从中美关系发展近40年的历史来看,尽管历经风雨和坎坷,但总体上是合作多于对抗。历史和现实证明,合作是双方最好的选择中美是世界两大经济体,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国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空间,尽管在一些领域存在分歧,但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


但也应该清醒看到,美国对华战略已经发生质的改变,两国的矛盾摩擦将是一种常态,这就需要两国高层要具有战略思维和远见,加强战略沟通,扩大而不是损害共同利益,管控而不是制造分歧,从而使两国的矛盾和分歧能被管控在一定程度和安全范围内此次G20峰会中美两国元首会晤成果再次表明,中美之间共同的利益大于分歧,合作的需要大于摩擦,两国有足够的政治智慧,化解冲突、消除对抗,并且相互尊重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发展双边关系,进而走向包容性共存。



(全文完)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投稿链接

     http://kjpl.cbpt.cnki.net

  • 学报电话:010-68893411

  • 学报邮箱:dkyxuebao@vip.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