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盟国被坑?高价购入的F-35战机竟纷纷掉漆又散架!

plus评论员 学术plus 2019-03-28


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12月7日报道“F-35战斗机联合项目”正式进入作战测试阶段。F-35战斗机项目执行官、中将马特·温特声称这是“航空史上最全面、最严格和最安全的研制试飞项目。”但很快就被美媒曝出F-35在澳大利亚“水土不服”,其隐身涂料耗可能每飞一个架次就得重涂。英国《太阳报》也爆出F-35的致命缺陷,并称未来F-35在歼-15面前很可能只是一只纸老虎。


那么为何F-35作战测试一再延迟?被誉为最先进的F-35战机又缘何诟病不断?盟国望眼欲穿的F-35却遭“水土不服”又意味着什么?学术Plus高级评论员、军事学者徐秉君本加以分析解读。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文章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资料图片:澳大利亚空军最新列装的F-35A隐身战机


作战测试缘何一再延迟?

 

作战测试与评估是新型战机研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方面在于检测各项性能指标是否能达到设计要求;另一方面则通过作战环境测试找出需要改进的问题;再就是为全面投产创造条件和做准备。


然而,F-35在研制过程中,由于受技术、资金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其研制进度一再拖后,作战测试也相应一再被延迟。有关报道披露,据美国政府问责局称,F-35“联合攻击战斗机”(JSF)是五角大楼历史上耗资最大的项目,预计研发、生产、部署和维护成本将达到1万亿美元左右。


但由于F-35先天不足且故障问题频发,美国不得不追加投入研究解决问题,造成整个研制进度再三推迟,并迟迟不能交付,使得盟友由望眼欲穿到大失所望并粉粉减少采购计划。直到2017年美国开始加速生产列装,才是使这一问题得到缓解。


目前F-35正处于小批量试生产阶段,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正在建造生产线,以便为大批量生产做好准备。因此,其“初始作战测试与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资料图片:美海军F-35C隐身战机在“文森”号航母上进行测试。

 

实际上,今年早些时候F-35项目就已开始进行“初始作战测试与评估”前的测试。然而,F-35隐身战机正式进入“初始作战测试与评估”阶段要比项目办公室所希望的时间又推迟了。最新防务网站(Breaking Defense)称,这比该项目2012年提出的测试计划晚了16个月


尽管目前各种型号的F-35战斗机均已经获准进行有限的作战行动,但在9月28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的1架F-35B战斗机因为发动机燃油管问题而坠毁。这一事故导致该机型在全球范围内暂时性停飞,以便进行故障排查,这又为该项目能否顺利通过作战测试带来新的变数。


由于F-35项目的作战测试进度来之不易,所以该项目执行官声称,“正式作战测试的开始是18年以来的一个里程碑。”


尽管比最后的修改计划延误了近3个月,但五角大楼的目标是在2019年夏天之前完成初始作战测试与评估。然而,F-35测试负责人、空军上校瓦伦·普里2018年9月所作的一份报告称,测试期可能会持续到2019年9月。表明即使测试顺利的话也得继续延迟。 


问题故障缘何连续不断?


F-35联合攻击战斗机,是美、英等多个国家联合研制的第五代多用途作战飞机,主要用于前线支援、目标轰炸、防空截击等多种任务。该机是一款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设计及生产的单座单发联合攻击战斗机,采用隐形设计和当今最先进的高新技术,将取代美国空军、海军及海军陆战队多种现有型号飞机,被美、英等多国列为21世纪的空战主力机型。迄今为止,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已交付340架F-35战机,其中大部分交付给了美国空军。当然,也有少量F-35交付英国、以色列、日本和澳大利亚等盟国。


F35B在英国航母上的起降并未令皇家海军高兴太久,F35B依旧存在可靠性硬伤。

 

与以往新机设计不同的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设计之初就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并同时研制包括装备空军的F-35A型、海军陆战队的F-35B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型和海军的F-35C舰载型。


一款新机同时研发三种型号,这在新型飞机研制上是少有的。这样做的优势是可以保证飞机零部件的通用性,大幅度减少研制成本,美国军方意在通过这种“创新”研制方式,力求在较短研制周期内同时获得陆、海、空三军急需的三型换代战机。


然而,F-35的实际研制并不是像预想那样顺利,特别是进入到试飞阶段,各类问题接连不断;特别是由于技术原因和研制经费不断攀升,使研制计划一再推迟;加上一些技术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便仓促列装,又给F-35留下诸多隐患,致使F-35战机从研制到列装一直问题不断。


虽然F-35存在一系列问题,但在进度一再延迟的压力下,美军不得不采取边投产、边装备、边改进的权宜之计,以期缓解迟迟不能列装的内外压力,由此埋下了许多技术隐患与缺陷,这也是F-35仓促列装后故障问题频发的又一成因。


 资料图片:一缕黑烟从F-35B坠机地点升起。(路透社)

 

随着首架F-35B坠毁,再次把对多舛的F-35项目的质疑推到风口浪尖。媒体披露的一份备忘录称,在为“初始作战测试与评估”飞行测试挑选的23架战机中,有17架战机的燃油管存在缺陷。这一原因再次导致修改后测试计划的启动日期延迟。


据有关报道称,美国非商业组织POGO(政府项目监督组织)的专家表示,五角大楼隐瞒了这种战机的致命缺陷,以便尽快大批量生产。他们共发现111项一类缺陷和855项二类缺陷。即在飞机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损害可靠性、安全性或其他关键要求”。


尽管军方宣布F-35已形成初始作战能力,实际上飞机并没有最终定型,也就意味着飞机系统还存在缺陷和问题需要解决。本来新型飞机早期发生故障和事故的概率就高,这样一来F-35出现故障和事故也就不足为怪了。


不过,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一份声明中称,进入初始测试与评估阶段的决定表明了F-35取得的进展,它结束了研发阶段,并正向全面投产迈进 


 缘何“掉粉”再露缺陷?


近年来,随着一些关键技术逐步解决,F-35研发项目已进入快速研发阶段,特别是经过前期的部分初始作战状态测试后,美军方宣布F-35已形成初始作战能力开始陆续列装。与此同时,也开始按计划分别交付英国、以色列、日本、澳大利亚等盟国。


对此,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声称,“随着超过340架F-35战机从世界各地的15个基地起飞,并为作战人员提供出色的性能,我们对F-35武器系统今天和未来数十年的作战性能、能力和适用性很有信心。美国国防部在正式的F-35‘初始作战测试与评估’中发挥主导作用,我们期待提供全力支持。”


英国皇家空军装备的F35B

 

这似乎表明F-35已摆脱诟病,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对此,无论是媒体还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以及F-35接装的盟国都在为此造势。尤其是澳大利亚政府极力宣传F-35“物有所值”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国际业务发展负责人史蒂夫·奥弗不惜拿歼-20说事,他表示F-35的隐身性能远超歼-20,如果考虑综合战力,F-35更是领先歼-20至少10年


那么,F-35果真像史蒂夫·奥弗所说的那样么?


然而,往往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偏偏是洛·马公司引以为傲的F-35战机的“隐身性能”又开始“打脸”了。


先是英国《太阳报》报道了皇家海军新近装备F-35B战机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战机隐身涂料存在明显缺陷。因为接装后F-35B并不像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宣称的那样,该机使用的奈米隐身涂层非常耐用,飞机可以重复使用多次而无需更换。而实际情况是,F35需要频繁的更换隐身涂层,甚至每飞一次就需要重涂隐身材料,否则根本没办法作战。


接着,就在澳大利亚接装首批交付的F-35当天,美国媒体便曝出,F-35在澳大利亚极度干燥和炎热的气候环境中会严重“水土不服”,其隐身涂料耗损远超预期,“掉粉”速度会大大加快——最悲观的情况,可能需要每飞一个架次就得重涂一遍。


资料图片:工厂技工为F-35战机机身刷隐身涂料


令人蹊跷的是F-35不仅仅是容易“掉粉”,而且还不可思议地“掉件”。据日本媒体报道,一架美军F-35A战机在嘉手纳空军基地降落的时候被发现机身右侧进气道附近部位出现零部件缺失的情况,而这个地方就是战机的加油和检修舱盖。这样一来其隐身效果便又露馅儿了。


日本媒体曝光的F-35零件缺失的部位

 

“隐身性能”是五代战机基本配置,也是F-35主要卖点之一。之前的F-22除了外形的特殊设计外,还要通过多达6层的隐身涂层来达到达到隐身目的,但其隐身涂料非常昂贵。为此,F-35在设计时就对隐身涂层加以改进,主要是解决可多次重复使用的问题而无需频繁更换,同时便于维护。


然而,由于技术原因,F-35这隐身涂料虽然有所改进,但实际应用却不尽人意,主要问题是频遭“水土不服”。英军在使用F-35过程中发现,F-35机上的隐身涂料出现开裂起泡的现象。更为严重的是这些隐身涂料十分脆弱,很容易在飞行过程中刮伤,一旦隐身涂料出现细微损伤,F-35战机的雷达反射面积会呈几何倍数增长。按照英国空军准将安德鲁•兰伯特的话形容,隐身涂料被刮伤后的F-35雷达信号甚至与一架波音747差不多。


据环球网报道,澳大利亚在12月10日时举行了F-35A战机的接机仪式。但是这批被澳大利亚军方寄予厚望的战机,很可能并不适合其国内干燥炎热的国内环境,战机的隐形涂料的损耗远远高于预期,甚至可能会出现飞行一次就得重新涂抹的情况。


F-35作为第五代隐身战机,其主要特性在于隐身,如果隐形涂料出现问题,也就意味着其隐身性能大打折扣。就连制造商都承认,一点点刮痕都会加大战机被雷达监测到的概率。如果隐身战机失去隐身性能,其后果可想而知。

  


盟国的“梦魇”或许刚开始


F-35作为美国更新换代的新一代主力战机,也让其盟国寄予厚望,并纷纷列入本国的采购计划。但由于F-35项目再三推迟,又使得望眼欲穿的盟国一再失望。好不容易盼到F-35交付,却又“因水土不服”而备遭添堵。


原本一再攀升的采购价格就让盟国望而却步,然而现实需求又不得不打下牙齿往肚子里咽。花费巨额军费刚买来的新装备,还没等高兴起来就遭遇其质量诟病。


英国早在装备F35战机前就发现了隐身涂层缺陷,并曾向洛马公司正式提出:“战机正式服役后,隐身涂层缺陷必须得到改善”的要求。但英国F-35服役后,在进行海上环境使用测试时,发现隐身涂层缺陷并为解决,尤其是座舱盖边缘的隐身涂层极易起泡、开裂。对此,英军认为,在忽略隐身性能的对抗中,F-35的飞行性能甚至不如“台风”战机。


 发现,现役F-35B的座舱盖边缘隐身涂层在海上环境中极易起泡、开裂。

 

澳大利亚为了追随美国,不惜花费170亿美元购买72架F-35战机,以取代本国日益老化的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机群。这是澳大利亚史上最大规模的防务采购计划,预计到2023年澳大利亚空军能够接收全部F-35。


然而,F-35昂贵的造价和全寿命成本令澳大利亚政府遭受猛烈批评,但澳大利亚政府极力宣F-35“物有所值”


可是美媒体也真会上“眼药”,偏偏在澳大利亚空军接收第一批F-35战机的当天来揭短,爆出F-35在澳大利亚极度干燥和炎热的气候环境中会严重“水土不服”,其隐身涂料耗损远超预期,“掉粉”速度会大大加快——最悲观的情况,可能需要每飞一个架次就得重涂一遍


媒体披露,F-35战机目前有两项致命缺陷,即隐身涂层不仅无法保证恶劣环境(海上高温、高湿、高盐)中的有效使用;再就是出现刮伤后甚至会将战机的雷达反射面积增大到客机水准。这就带来问题,如果F-35战机在隐身性能受损,或忽略隐身性能的情况下,将无法在空战中压制第四代战机。


对隐身飞机来说,隐身涂层起到的作用仅次于飞机的外形结构。如果隐身涂料损耗过快,或是开裂起泡,或是“掉粉”,或是出现划痕,那就意味着隐身飞机将面临“原形毕露”的风险。为此,只有通过不断重刷隐身涂层来“补妆”,以保持其隐身性能。


问题是隐身涂层的价格不菲。隐身涂层损耗过快,势必要频繁“补妆”,不仅要加大隐身涂层用量,而且也增加维护人员的工作量,关键是还直接影响到装备的完好率和出勤率。为此,英国皇家空军对洛·马公司提出要求:战机正式服役成军之前,隐身涂料问题必须得到改善。


由此看来,英、澳等盟国不仅要为F-35高昂造价付出美元,而且还要为堪比黄金的隐身涂料持续买单。因为隐身涂料的制造工艺在美国手中,盟国要F-35正常使用的话,就得不断地向美国购买隐身涂料


巨额的开销让英国吃不消了,于是英国人又打起了小算盘,意欲从原计划采购的138架F-35B隐身战机的份额中,切割部分为F-35A(陆基空军型),而不是增购。


对此,媒体称,英国的如意算盘或许是,削减F-35B数量导致的航母战力缺损可以获得美军“补助”,而引进F-35A还能有效提升英国空军战力,另外在138架采购订单总数不变的前提下,支出上也能省下一大笔钱——F-35B的采购单价比F-35A要多出约2500万美元。问题是“让美国优先”且精明算计的特朗普能答应吗?


由此看来,上了F-35的“战车”也就骑虎难下了,盟国的“梦魇”或许刚开始



(全文完)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投稿链接

     http://kjpl.cbpt.cnki.net

  • 学报电话:010-68893411

  • 学报邮箱:dkyxuebao@vip.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