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万象 | “文化+夜间经济”,塑造夜间经济的灵魂

赵航 社会科学报社 2022-06-10

点击蓝字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新格局背景下,对夜间经济的开发和挖掘是城市发展中不断适应时代变化的重要举措。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0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显示,85%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夜游意愿强烈,夜间经济的开发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当前,我国城市夜间经济发展存在着发展方式传统、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地方特色等问题。如何让夜间经济发挥城市经济发展中的“新增长极”效应,而非单纯的经济发展夜间化?如何提升夜间经济的发展质量?文化引领、科技加持应成为助推夜间经济提质增效的内核。



原文 :《以文化塑造夜间经济的灵魂》

作者 |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研究生   赵航

图片 | 网络


以“文化+”构建夜间经济新品牌


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并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在此目标背景下,“文化+”成为搭建新场景、融入新市场、链接社会大众的重要途径,并因兼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而具有社会竞争力。“文化+夜间经济”的组合将为构建夜间经济中的文化品牌发挥重要作用。

  

夜间经济也要构建文化IP。谈到电影节你或许会想到德国柏林、法国戛纳;想到实景演出你或许会想到印象丽江与宋城千古情。但当谈到夜间经济时你会想到什么?我国目前的夜间经济正处于从美化、场景化到文化化、IP化的渐进发展过程,充分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构建夜间文化IP,是助推夜间经济做大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北京文创市集当前已被打造成为特色文创品牌产品,“聚焦文创、夜间开市”成为文创市集的鲜明特色。2020年,北京文创市集已连续举办7场活动,站点覆盖中粮祥云小镇、王府井大街北延段、朝阳大悦城、北京坊等多个文化地标场所。截至目前,2020北京文创市集七大站点吸引近百万人次到场参与,活动期间,来自大赛以及全国各地的文创企业积极参与,售卖文创产品种类达6645种,累计销售额已破百万元。

  

“文化+”成为构建夜间文化品牌、放大夜间经济效应、拉动社会投资的必由之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不能缺位。



以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为核心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曾表示:“夜间经济不仅要满足城乡居民吃喝玩乐的基本需求,更要以文化引领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生活新需求。”

  

在2020年首届“上海夜生活节”期间,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便延长开放时间,推出“博物馆奇妙夜”活动。这一活动的举办不仅营造了新鲜的夜间生活氛围,更为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各类展览及精彩的科普教育活动有助于提升居民文化素养。上海科技馆副馆长顾庆生表示将会把夜场活动作为一个品牌认真去打造,以满足游客的多元文化需求。

  

发展夜间经济必须坚持人民文化观,着力提升城乡居民的文化获得感和游客满意度。首先,要立足本地夜间生活场景,营造有居民归属感的文化空间;其次,要加强夜间经济形式的互动性和参与性,让居民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易获得文化体验;再次,要以人为核心,构建系统的夜间经济产品及服务供应体系。



科技赋能助推产业革新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31期第6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

万象 | 直播带货热潮背后,如何看待一系列文化症候?

万象 | “政府搭台,民众唱戏”,短视频让城市形象更多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