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我是不是没救了?
最近,“马云卸任阿里巴巴董事长”这一话题,在网络上炒得火热。
9月10日,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发出题为“教师节快乐”的公开信宣布:在阿里巴巴20周年之际,即2019年9月10日,他将不再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届时由现任集团CEO的张勇接任。
据了解,马云并不是退休。正如信中所表示,他将“继续为阿里巴巴合伙人组织机制做努力和贡献”,毫无疑问,马云始终是阿里巴巴经济体的凝聚者,始终是阿里巴巴使命、愿景、价值观最忠实的守护者和宣导者。
此外,他同时还是乡村教师代言人、阿里巴巴脱贫基金主席、马云公益基金创始人、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青年创业和小企业特别顾问……他在信中说:“我想回归教育,做我热爱的事情会让我无比兴奋和幸福”。教育、脱贫、环保、公益,助力中小企业、年轻人和女性发展,这些都是他长久以来已经投身和将更加投入的事业。
全信结尾部分的话可视作马云的心情写照,他说:“世界那么大,趁我还年轻,很多事想试试。” 马云一生有着多重身份——企业家、慈善家、演讲家、教师,他还涉足娱乐圈,曾经参演电影,演唱歌曲。可以说,马云活成了很多人都向往的样子。
其实,不止马云,从古至今有很多大咖都是多相潜能的忠实拥趸者和践行者。
比如全球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曲家鲍勃·迪伦。
做过房地产大亨,开过赌场,当过选美大赛主席,主持过真人秀节目,客串过《小鬼当家2》,也是畅销书作者的美国第45任总统特朗普。
是企业家也是一名完成了“登顶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和穿越南北极点”探险计划的极限运动家王石先生……
之前,有一个纪录片很火,叫《寻找手艺》,拍的是那些一辈子只专注做一件事的民间手艺人。导演去拍他们的原因,是想记录下这些传统手艺“从有到无”的过程。因为再不拍,就真的再也看不到了。归根结底,这个世界上会一辈子专注一件事的人越来越少了。
在共享经济时代,“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执着与耐力固然依旧珍贵,但已并非大多数人心中的最佳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斜杠”作为一种在当下极其火热的生活理念,逐渐走进大众视野,被更多人接受并实践着。
斜杠青年的概念始于《纽约时报》专栏作家Marci Alboher2007年写的一本书《多重职业:让工作和生活获得双重成功的新模式》(One Person/Multiple Careers:A New Model for Work Life Success),她在这本书中提出了斜杠青年Slasher的概念,这一概念是指拥有多重身份,需要用斜杠(即slash)将各种身份分开的人,例如:Sanjay Gupta,精神外科医生/CNN新闻记者;Ronald Hoffmann,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诗人/剧作家。
Marci Alboher认为,与此前相比,在促成一个人选择多重职业的过程中,个人层面的原因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很多时候,人们选择斜杠,主要是因为他们需要在多个层次满足自己的兴趣,挣钱则可能是顺便为之。他们的不同职业身份承担着不同的功能,有的用来维持温饱,有的用来满足兴趣。比如,白天在金融行业工作8小时,晚上则从事自己喜欢的写作。
但是,“斜杠”的职业理念也常常为人们所诟病。比如,你该如何面对以下这个恐怖的问题:“那么,你是做什么的?”斜杠青年常常被批评为“懒虫”,“一无所长”,“半途而废”等,在这样的批评声中,人也会慢慢给自己贴上这样的标签,开始自我否定。
对此,有人发出了警惕和反对的声音,一些研究者就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人们极大地高估了频繁转换职业身份的做法。报道认为,在斜杠风潮的背后,其实反映的是趋于疲软的全球经济形势,和年轻人越来越强烈的不安全感。选择“斜杠”身份,也许只是因为他们中的许多人不再相信社会的稳定性,也不相信依靠长期勤恳的努力便能获得成功和阶级的跃升。
不仅要面对外界的质疑,在个人精力与热情的分配和深度与广度的平衡上,也存在许多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斜杠”也同时隐藏着风险。当它被作为一种抵抗无力感的尝试,如果我们没能处理好“多相”与“坚持”的关系,可能会对事业浅尝辄止,无法有所建树。
如何面对这些批评?如何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与热情?如何在深度和广度中找到平衡点,有所作为?以上这些问题,也是困扰每一个“斜杠青年”的问题。
小编看过一个TED演讲,主题名叫《为什么我们中的一些人没有命中注定的职业》(又名:《长大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在视频中,主讲人埃米莉·韦普尼克就以上困惑进行了探讨。
在短短12分钟的视频里,主讲人分享了她作为一名多相潜能者的成长经历,对于这种天性和这个身份的困惑以及多相潜能者的优势。她颠覆了传统的职业规划建议,并对文化中的既定思维导向进行了批判。主讲人认为,“长大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虽然可以鼓励孩子去梦想他们的未来,但却无法鼓励他们去梦想未来的所有可能。这种狭隘的生活观念,在我们的文化中被高度美化了。
➤我能找到属于我的潜能吗?
➤我有这样的潜能吗?
➤如果我以前尝试过的那些都不是我命中注定要做的事情,那它会是下一个吗?
➤我在一份工作中感到满足的时间能比“几年”更多吗?
➤还是说每一种职业到最后都会失去它的光彩?
➤如果说我为了保持快乐而必须在不同领域间穿梭,那么我的人生还有意义吗?
以上作者提出的问题也许就是你的问题。可惜的是,由于演讲时长限制,她还没有来得及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对此,埃米莉·韦普尼克将她的思想写进了她的新书《你的人生可以这样:无需样样精通的多相潜能者精进手册》。
在书中,作者提出,拥有许多不同的兴趣、规划和好奇心不会使你变成一个“什么都会一点儿”却一事无成的人。无尽的好奇心并不意味着你不中用或很古怪。你只是一个多相潜能者:拥有多种兴趣和创造性追求的人,并且,这实际上是你最大的优势。
本书帮助你对自己的多种激情和技能进行引导,使它们为你所用。本书颠覆了传统的职业规划建议,埃米莉不会建议你成为某一领域的专业人士,选择某种职业或者在某一单一领域积累一万个小时,她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模式,围绕你的所有兴趣建立一种可持续的生活。你将在书中发现:
▪如何为你独一无二的个性确定最好的职业选择;
▪如何围绕多种兴趣来构建你的工作并以此为生,尤其是在当今充满不确定性的职场中;
▪如何关注多个项目,并使它们同时推进;
▪如何处理常见的不安全感,包括对于曾经热爱后来又失去兴趣的事情的负罪感,以及向他人解释“你是做什么的”这一问题时的挑战。
格格不入可能是一件美妙的事。《你的人生可以这样》一书提出了一种通用的方法,并解释了如何使我们的多种技能为我们所用。当我们拥抱自己的多种兴趣和个性时,我们真正的天赋得以展现,同时,出乎意料的是,它们可以取得远大于坚持传统路径所能达到的成就。
我们都是与众不同的,那为什么通向成功的路却似乎只有一条呢?
—END—
本文图片出自网络,侵权请留言
右滑发现更多好书……
《PPP项目财务评价实战指南》
《世界金融百年沧桑记忆1》
《管理的项目化思维》
《跟投之潮》
《弗兰克·洛伊的第二生命》
《智慧产业》
《要搞定,不要完美》
宣传推广高端专业的财经图书
打造畅享前沿知识的优质平台
by.中信出版财经优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