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封号,这么霸气的名字也敢用?

2017-11-26 千年芝麻狐 鱼羊历史

点击上方「鱼羊历史」关注,每晚八点半推送

回复「揭秘」,看欲罢不能,闻所未闻的野史奇谈


(图)电视剧《思美人》剧照


中国历史上最霸气的封号,当为春秋时楚国国君熊渠创造。熊渠是楚国的第九代国君,在位时间为公元前886年-公元前877年。事实上熊渠并没为自己加封一个什么名号,说他名号最霸气,是因为他让自己成为了“王的爹”。


熊渠其实很靠谱。看到这句话,很多人可能都已经猜到,是不是有一种观点认为熊渠有些不靠谱呀?没错。实际上有很多人,包括一些楚国史研究专家还都觉得熊渠有时候不太靠谱。这一认识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熊渠做了一件令当时人,包括后世的许多人看起来都不太靠谱的事:封子为王。


王是什么?在秦始皇创造出皇帝这个称谓之前,王就是天下最厉害的那个人。在熊渠封子为王的时候,王是周天子的专用名称,虽然那时还没有专利局对这一称号进行注册、保护,但大家都知道自己绝对交不起这一称号的使用费,弄不好连身家性命赔上都不够。所以,没人去打这一称号的主意,甚至连念头也没有过。





所以,熊渠封子为王的做法,确实让人觉得有些不太靠谱。可能熊渠也认为自己的做法有些不靠谱的成分,于是为自己的行为找了一个理由,或者说是借口:我楚人是蛮夷,在称谓上和中国是不一样的(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这句话的潜台词,说的文雅一些,就是我老熊是个粗人,有礼节不对的地方,大家要充分理解。说的粗俗一些就是,我是流氓我怕谁。


说熊渠封子为王不靠谱,还有一条原因,就是熊渠根本就没有理清封王的逻辑关系。王可以自封,可以对上封自己的祖宗八代,也可以封以后的子子孙孙,但有一个前提条件,你自己必须也要是王。熊渠封了自己的三个儿子为王,却没给自己封王。这样从理论上讲,你首先就没有取得封王资格。按说三个儿子都是王了,自己怎么也得弄个天王、帝王之类的称号过把瘾吧。可是,没有。这搞得我们现在想给他个高大上的称号都不好找,只好称他为“王的爹”。


不管怎么说,熊渠将他的三个儿子都封成了王。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并且三个王都有自己的封地,不过都在长江流域当时尚未开化的荒蛮地区。 据考证,句亶应在今天的江陵,鄂可能是鄂州,至于越章实在难已找到比较确切的地方,大概应在江陵与鄂州之间的某地。这样的布局,可能隐含有熊渠当时的战略意图,确保红铜运输通道的安全。


(图)电视剧《思美人》剧照


而被认为熊渠不够靠谱的“铁证”,则是时过不久,熊渠又主动削去了几个儿子的王号。至于原因,说是畏惧周厉王对方国的强硬。这很让人感到封王之事过于冒失和草率,如同儿戏。如果我们都是这样看待熊渠的封子为王行为,那草率的也许已不是熊渠,而是我们。因为熊渠封子为王和削去王号的外部环境已完全不同,熊渠的做法,恰好可以说明他的靠谱。


熊渠封子为王时,时值周夷王在位。当时周王室处于衰落阶段,诸侯不来朝贡已成常态,而且互相攻伐。当时楚国国力处于上升通道,原先的国际地位与当下的综合实力,已极不匹配。如果放在今天,这种状态很好处理,只要宣布建个太空站,或是造两艘航母都可以考虑。总之,秀肌肉的方式很多,关键在于你有肌肉。而楚国当时明显还不了解这些方式,就是到电视台去打个广告,也超出了他们的思维空间。所以熊渠先和庸国打了一场热身赛,可能觉得影响不大,接着便搞了个封子为王的大动作,反响不错,虽然当时的中原大国对楚国的做法不以为然,但对周边小国还是起到了足够的震摄作用。


熊渠将三个儿子削去王号时,已是周厉王执政。其对方国的态度与周夷王完全不同,强硬并近于残暴。从攻伐鄂国时,周厉王要求赶尽杀绝的命令中,熊渠可能已经感到了阵阵寒意。在最主要的,楚国在这一连串的国际纷争中,得到了极大的实惠,从一个不足百里的小国,迅速成长为地跨千里的大国,一时还不好适应。如同股票指数,再牛的市场,在连续涨停之后,也需要进入一个调整阶段,为下一轮的冲高,集聚力量。


同时,熊渠削去儿子的王号,也向周厉王表明了一种臣服的态度。以一种示弱的方式,保存了自己的实力。退一万步来说,在封王这件事上,看似折腾的熊渠,除了被人认为有些不靠谱之外,其实什么也没有损失。相反,这种无中生有的行为,还让自己手中多了一件向周天子示好的礼物。不管怎么算,熊渠都是赚了个盆满钵满。


写到这里,我也在想,对于熊渠的解读,是不是过了,我会不会也犯了一个“造神”的错误?当我看到楚公秉戈时,我知道,自己的担心有些多余了。对熊渠,我的解读只可能不够,绝没有过了的可能。


(图)楚公秉戈


五十年多前,湖南采集到楚公秉戈一件。经考证,此戈为楚公熊渠专有。此戈从形式上看为巴蜀式戈,但铭文却为原铸而非补刻。此戈制作精良,纹饰华丽而怪异,援的两面都有若干规整的椭圆形黑斑,在同类兵器中殊为罕见。很显然,这是熊渠在吸收其他民族的积极的文化因素,融合本土文化创造而成的。对于这件兵器或说礼器,楚史专家张正明的评价我认为非常准确:仿造一件铜器———尤其是戈之类形制比较简单的铜器,并不困难。只要付出相应的努力,仿造得很好也是容易做到的。但像楚公秉戈那样,寓变通于模仿之中,就非有创新的欲望和才能不可了。


纵观熊渠的丰功伟业,寓变通于模仿,以创新求发展,不正是他一生的写照么?上天眷恋后来者,为我们留下了楚公秉戈这一稀世珍品,让我们可以超越时空,得以走进熊渠的精彩世界,或许楚公秉戈就是熊渠有意为我们留下的一组思想密码,通过它向我们展现一个不一样的熊渠。 


*作者:千年芝麻狐,鱼羊秘史签约作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