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红色经典| 心中自有金光大道,寻找“农民的真理”,

2017-05-07 飞雪兵哥


     电影《金光大道》,是一部“文革”时期出品的农业、农村题材的故事片。长春电影制片厂1975年摄制。影片根据浩然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的是芳草地的共产党员高大泉带领群众走互助合作化的道路的故事。

点击下面的视频欣赏: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152qzqd3i&width=500&height=375&auto=0

电影插曲简介

本片插曲《芳草地上草青青》、《翻身的人儿喜心怀》、《咱们的天咱们的地》(或者《组织起来力量大》),创作于上世纪的1975年,集体作词,张棣昌作曲,由长影乐团合唱队和著名歌唱家李世荣、边桂荣演唱。


《金光大道》作者浩然-有关《金光大道》的几句话

有关《金光大道》的几句话

   《金光大道》是我练笔写作二十年以后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这部书不但酝酿时间长,而且雄心勃勃:想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农村写一部“史”,给农村立一部“传”;想通过它告诉后人,几千年来如同散沙一般个体单干的中国农民,是怎样在短短的几年间就“组织起来”,变成集体劳动者的。我要如实记述这场天翻地覆的变化,我要歌颂这个奇迹的创造者!

     《金光大道》写的是本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中国农村普遍发生过的事情。那时,共产党刚刚取得政权,为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发展生产,把中国建设成符合其纲领和主张的社会,在农村实行了土地改革之后,随即着手发动分散劳动经营的农民搞生产互助组,进而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再推广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集体所有制的“合作化”。当时党的总路线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金光大道》写的就是“三大改造”之一的农业改造。具体描绘冀东一个名叫芳草地的普通村庄里,众多不同层次、不同身世、不同命运、不同理想和追求的农民们,在这个“改造”的运动中,传统观念、价值取向、生活习性、感情心态等等方面,或自愿,或被迫,或热切,或痛苦的演变过程。这部长篇小说,一九七○年十二月动笔,历经七度春秋陆续写完,共分四部,约计一百九十万字。第一部和第二部分别在一九七二年和一九七四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以后几年,第三部虽然由该社审定排出清样,第四部未定稿而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打印成册,皆因“文化大革命”结束,我受江青政治株连均被搁置。已经出版的前两部,也在书店和大小图书馆消失绝迹了近二十年。

     《金光大道》和另一部长篇《艳阳天》在七十年代中期曾经始料不及地使我“腾飞”到如茅盾先生所谴责的那样,在当时的中国文坛上只有“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的境地。那种处境的一度“辉煌”,在年轻的我来说,确实有所惬意、有所满足,同时也伴随着旁人难以知道和体味的惶恐、忧患和寂寞。 对“文革”那段非常的人生经历,我有许多经验教训需要记取,但是从根本上否定《金光大道》我不能心悦诚服。《金光大道》所反映的那段生活道路是我国几亿农民确确实实经历过的。参加那场“农业改造”实践的人大多数还活在世上,他们可以作证。身为该书作者的我,也不是那一段历史的旁观者,更不是靠单纯采访获得的写作素材。

       我在农村当过八年村、区、县基层干部,当过多年报纸的新闻记者和编辑,是中国农村大地上那场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参加者和组织者。当时的积极分子高大泉、朱铁汉等等,都是我的依靠对象和战友;我曾协助那些先进人物们说服、动员无数个体单干的农民一路同行,与传统观念和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决裂,加入了集体劳动组织行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因而才开辟出一个又一个“农业合作化”的新局面。他们对幸福明天的热烈向往、顽强追求,以及为达到目的所表现出来的自我牺牲精神,当时就深深地感动了我,至今也铭记在心头,他们是正确的、伟大的。正是从亿万先进农民身上迸发出“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才出现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我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如实地记录下了那个时期农村的面貌、农民的心态和我自己当时对生活现实的认识,这就决定了这部小说的真实性和它的存在价值。用笔反映真实历史的人不应该受到责怪;真实地反映生活的艺术作品就应该有活下去的权利。 《金光大道》是我艺术生命的青春季节,是我年富力强、文思敏捷、创作欲旺盛期的产儿,是我在写出一百多个短篇,有了写长篇的实践经验、信心十足的状态下写作的。当时的极左思潮相当严重,我的创作思想确实受到一些影响,但在写《金光大道》的过程中,在许多方面我尽力保持着清醒。在农村下放劳动、接受再教育的我,受北京市革委会起用,重又获得拿笔写作的权利之际,就有不少“好心”人指点我写“文化大革命”的题材,写“夺权斗争”。我没有那样做,而有意回避“现实”,决计写“距离”远的农村合作化时期的题材。在执笔时,我尽力忠于生活实际,忠于感受,忠于自己的艺术良心,大胆地写人情世态和爱情纠葛等其时很不时髦的情节和内容。正因为如此,《金光大道》前两部出版发行以后,立即受到社会的欢迎和赞许,短时间内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几千封读者来信,各省出版社租型印刷都供不应求;小说在电台连续广播过,日本等国家翻译出版过,同时改编成连环画、拍成电影故事片、译成多种少数民族文字,所以当时它产生过广泛影响,拥有众多的读者。今天仍有相当多的人对它留有美好记忆,关心着它的命运。  由于《金光大道》是在特定的时期创作的,不可避免地打上了那个期间的烙印,留下难以弥补的缺憾。我没有修改它,让它保留其原汁原味原来的面貌。因为它是“过去”那个年代的产物,它本身就已经成为历史。这样对读者认识过去的历史和过去的文学,以及认识那个时期的作者更会有益处。  感谢京华出版社对作者的理解,对创作的宽容,让《金光大道》这部书能得到一次以整体面貌出版印行的机会。这样,老读者可以重新评价它,只知其名不知其实的新一代读者可以一识庐山真面目。在我来说,一桩心愿了却,此后就真心实意地等待听取批评和指教。
   1994年6月15日急草泥土巢

《金光大道》(全四卷),浩然著,京华出版社1994年出版


寻找“农民的真理”,电影《金光大道》观感

电影《金光大道》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建国初,一个村子上有三个党员,三个党员中有两种意见:村长兼党员张金发主张在村子里搞一场“发家致富”的竞赛,他提出了“谁发家谁光荣、谁受穷谁狗熊” 的口号。以党员高大全为代表的两个党员则认为大多数“翻身户”刚刚脱贫,发家致富对他们而言不现实,应该带领他们搞互助合作、以走向共同致富的道路。

当然,高大全的主张触动了张金发所支持的中农的利益,因为一些中农从有偿支助贫农的“小算盘”中得到了实惠,如果贫农们联合起来搞互助合作的话,他们的小算盘就会落空。于是他们便联起手来反对高大全搞的那个互助合作。

当然,张金发和他的中农哥们儿们也有着上层的支持者,也就是县长。有了上头的支持,高大全他们搞的互助合作遭遇阻碍。不过,高大全也不是吃素的,他也从上面找到了他的支持者,也就是另外一位上级领导的指示和毛主席的著作《组织起来》。他对贫农们说:“组织起来,是毛主席为我们指出的金光大道”。有了毛主席的支持,搞互助合作占了上风。而张金发他们也不甘认输,也搞了一个富裕户组成的互助组。

就这样,在农业生产战线上,两条路线的斗争展开了。故事情节的进展向观众传达了这么一个认识:由于富裕户那自私自利的本质,加入这个组的农户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帮助、反而受到了富裕户的算计和剥削,可谓“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而走“毛主席指出的金光大道”的贫困户组成的互助组却越搞越红火,并扩大成了合作社。后来,由于自然灾害,镇上出现了粮食短缺。富裕户们开始联手哄抬粮价,而贫困户们却对城乡人民的粮食需求作出了无私的贡献。 

      据说这部电影还没来得及拍完下部,“四人帮”就垮台了,改革开放开始了,中央的农业 51 30013 51 15534 0 0 3432 0 0:00:08 0:00:04 0:00:04 3432策又偏向于包产到户。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张金发们的“路线”占上风了,这部以批判“三自一包”为思想主张的电影也就失去了拍下去的理由。 

      或许在有些人看来,这部电影的极左思潮的产物,是没有价值的垃圾。
不过,当改革开放跨过了三十年的时间尺度、人们从这三十年中的风风雨雨中走过来之后再来看这部电影,则不禁会感到这部电影所反映的主题非但不过时,而且对我们当前的现实,具有着极其普遍和重要的指导意义。或者说,正是这三十年中许许多多城乡弱势群体的切身经历,让电影中的正反面形象无比鲜活而生动地富有了教育的意义。 

当再一次听到:“组织起来”这句话时,或许会情不自禁的唱起那首歌: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你的光辉思想,永远照我心”。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观看老电影《金光大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