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抚今思昔 继往开来 | 航天五院513所50年走过的激情岁月!

2016-10-22 513所 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



前言

2016年,是513所从天津沈阳等地奔赴三线进行二次创业的50周年暨搬迁烟台30周年。50年来,几代513所人历经风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砥砺改革、奋发前行,以实际行动践行航天人的光荣使命,克服了重重困难,攻克了道道难关,一步一个台阶走出发展新天地,书写了一幅幅动人心魄、感人至深的优美画卷。

 



历史沿革


       山西科学仪器厂,也就是1965年的513所位于南同蒲沿线。按照当时国家三线建设的要求,大批科研人员来到这里进行二次创业。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513所发展成一个机电结合、技术密集型科研生产基地,设六个研究室、三个生产试制车间和一个天线测试场,占地355.5亩,建筑面积69970平方米。曾经先后参加过我国洲际导弹的发射试验任务,研制生产了我国科学探测与技术实验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广播卫星、气象卫星等地面和星上遥测等设备,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


  

特别是在“331”工程中,513所承担的450-2丙微波引导设备等25台套地面遥测、跟踪、引导设备和10台套星上设备均圆满完成任务,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好评。共有343人受到表彰,其中,航天部一等功5名,五院二等功45名,三等功112名,嘉奖181名。五院为450-2丙研制组记集体一等功,450-2甲研制组记集体二等功,山西省政府授予东方红二号研制组集体一等功。

经过多年多项任务的锻炼,形成了一支技术成熟的科技人员队伍、技艺精湛的工人队伍和经验丰富的管理队伍。









随着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调整和国防工业体制的转变,513所计划渠道科研生产任务逐渐减少,加之三线地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技术人员缺少、后继乏人等因素,严重制约513所的发展。1986年10月23日,经航天工业部批准,513所自筹资金,主要技术力量迁往烟台建立研究所谋求发展,开始了第三次创业。全体职工克服重重困难,边科研生产边建设,积极争取和拓展任务,历经艰难,在不断探索中前进,在执着和奋进中发展,并逐步上了一条快速、稳定、持续发展的道路。


      从简易板房里的白手起家,到科研楼里的奋斗拼搏,513所几代人攻坚克难,一笔一笔描绘着美好蓝图,一步一个脚印推动着513所迈上一个又一个新高度。

       到“十一五”末期,513所承担的型号研制任务已经扩展到我国自行研制 的所有宇航型号,并扩展到导弹武器领域,生产能力也大幅度得到提升。


进入“十二五”,513所宇航能力大幅提升,从载人航天“三步走”,到探月工程“绕落回”;从神舟飞船、天宫目标飞行器,到嫦娥系列探测器、北斗导航卫星工程,航天事业的每一步辉煌,都留下了513所的智慧和汗水。

进入“十二五”,513所不断深化改革,全面推进转型发展,逐步建立起了以事业部制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立了以“宇航、军品、航天技术应用和微电子”四个板块为主导的业务布局,为在新的平台上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进入“十二五”,513所扎实推进技术创新,坚持互利共赢,取得了一批牵引性技术成果,建设了我国技术先进的微组装厚膜生产线,在脉冲星导航、S频段中继测控终端、综合电子系统、大功率电源、快响电子产品、激光传能、图像压缩芯片、自组网、干涉仪雷达等多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进入“十二五”,513所经济规模大幅提升,经济实力大幅度增长,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人才结构明显改善;机制体制逐步完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党建、企业文化和文明建设成果丰硕;职工安居乐业,共享发展成果。




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513所50年的发展是一个延续的过程,也是不断完善和超越的过程。513所几代人的不懈奋斗和持续发展,积淀了深厚的发展基础,积蓄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在天津沈阳的8年、山西的20年、搬迁烟台后老区的23年、新区的7年,每一次变迁都意味着一个新的起点,每一次出发都是一次新的成长、酝酿着下一次的辉煌。


       未来,513所将继续秉持全面、持续和互利共赢的创新理念,推进技术与产品创新同时,积极探索产品应用模式、产业发展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依托宇航、军品、航天技术应用和微电子四个业务板块,努力将513所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军工电子产品提供商和方案解决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