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民办实事丨大田县司法局:“5G”“典”亮美好生活

福建司法 2022-03-31

福建司法

弘扬法治精神 传播法治文化

提供法律服务

关注


作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典化的法律,民法典除了保护我们“头顶上的安全”,还有太多规定与我们息息相关。近日,三明大田县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将法治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聚焦5个“聚”,切实增强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实效性,携手“典”亮美好生活。


01聚人气,掀起学习热潮


“大爷,您知道住宅土地70年产权到期后,是产权作废,还是自动续期吗?”一名工作人员的发问引起了一位大爷的兴趣。大爷接过宣传单,好奇地听着工作人员宣讲“民法典的故事”。宣传现场人头攒动,工作人员情绪高昂,带动宣传氛围。只见老大爷拿着民法典宣传折页,坐在附近石墩处认真地观看,成为群众主动学习民法典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日前,大田县司法行政、民政、卫健等12个部门聚齐优质法治资源,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要求,积极向群众普及民法典中的行业性知识,提高普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开门教育整顿,征集问题线索,了解群众期盼。



02聚人力,推进社区治理


“原来困扰我们的这些问题民法典里都有答案,看来我们真得好好学学法,一起维护小区和谐。”一位居民豁然开朗,笑呵呵地说道。

这是大田县均溪镇白岩社区书记郑淑梅以“关于民法典,您知道吗”为题,以案释法,为居民解读民法典“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物业服务合同”等内容,让群众对依法依规共建共治共享小区有了全新的认识。

“小区电梯维修资金来源困难,有些住户以很少乘坐电梯为由不愿出钱怎么办?”“小区里有人违规饲养牲畜,很吵,很臭,影响居民生活,要怎么处理?”......

近日,在白岩社区普法工作室,这一个个困扰居民的热点痛点难点问题,被社区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迎刃而解。



03聚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在调解纠纷过程中,如何适用民法典知识,如何引导群众运用民法典解决问题?”这是福建协胜律师事务所陈长泉律师,在对大田县“法律明白人”进行培训指导的主要内容。用经常发生在农村的纠纷案例来解读民法典中与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引导“法律明白人”正确运用民法典知识,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近日,大田县印发《关于在全县农村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的实施方案》,制定《大田县“法律明白人”培育制度》,将村干部、乡村党员、人民调解员、返乡创业大学生青年等人才纳入“法律明白人”重点培育对象。目前已培育“法律明白人”828名,助力法治乡村建设。



04聚人心,构建和谐校园


“见义勇为过程中如果不小心造成受害人受伤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我弟弟用手机玩游戏并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充值了1000元买装备,我们可以要求游戏平台返还这笔钱吗?”......

这是大田县司法局建设司法所所长、公职律师朱妤在建设第二中学进行“法治告白”后,学生们围着她提出的法律问题。朱妤对学生们提出的法律问题既感欣慰,又用实际案例一一为他们解答。

为了能够随时给青少年提供法律帮助,守护“童心”,朱妤现场建立起了“小朱阿姨说点法”微信群,利用微信平台为学生答疑解惑,用法治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大田县通过持续开展“学生带法回家”“护青园”法治教育夏令营和“法润童心”等特色普法活动,推进民法典进校园。开展民法典主题“带法回家”活动3期,举办民法典进校园讲座48场次。


05聚人文,增强宣传实效


“老乡,这是民法典亮点知识,你可不要小瞧了它,一定要认真看,咱可不能吃了不懂法的亏啊!”这是大田县司法局文江司法所工作人员依托民法典宣传长廊,走到人群中,一再嘱咐乡村干部群众学习民法典知识的场景。

文江镇一条靓丽的民法典宣传长廊,使群众在休闲娱乐时可以与民法典零距离接触,接受民法典熏陶,切实感受民法典与生活同行。让人们充分认识到民法典是保护群众合法权益的法典,处处都体现出对群众的人文关怀,是一部有温度的宝典。

大田县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通过“点对点”“面对面”宣传,有效提升民法典温度,温暖了基层群众的心。目前,已开展线下民法典宣传达54场次,举办二期“民法典网络有奖知识问答”活动,参加“民法典网络有奖知识问答”活动17303人次,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来源 | 大田县司法局

责编 | 吴丹 胡苏婷

关注福建法治建设进程



微信号:fjsfxz

投稿邮箱:fzrbapp@163.com、fjsftg@163.com

讨论qq群:47691264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