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约”阴云未消散,国际刑事法院前路漫漫
11月16日至24日,第15届《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缔约国大会在荷兰海牙召开。会议前夕,布隆迪、南非、冈比亚三个非洲国家相继宣布退出《罗马规约》,成为国际热议话题,也使得这次例行年度会议似乎笼罩在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气氛中。有报道称,《罗马规约》缔约国围绕有关国家退约问题展开激辩。也有媒体爆料,国际刑事法院(ICC)将对美国涉嫌在阿富汗所犯罪行进行调查。而真实情况到底如何?ICC以及相关国际刑事司法的发展呈现哪些动向或趋势?作为此届会议的亲历者,小编在此特为您将会议情况回放一二:
总体看,会议围绕国际刑事法院(ICC)与非洲的关系、ICC与各方合作、侵略罪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会议间隙还举办了50多场边会。ICC和国际刑法发展的一些新动向通过这届会议有所反映。
图为《罗马规约》第15届缔约国大会开幕式
一、“退约”是非引热议
在大会一般性辩论中,“退约”是所有与会代表言必提及的热词,主席团还专门召开“ICC与非洲关系”主题会进行深入讨论。ICC与“退约”国间的是是非非和恩恩怨怨,就在这些辩论中,通过各国精心选取、表面平和而又暗藏机锋的外交辞令一一展现。
作为退约主角之一,南非发言着重解释了其退约原因,强调:根据习惯国际法给予外国元首(即苏丹总统巴希尔)豁免权和根据规约与法院合作的义务存在冲突,而其提出就此问题对《罗马规约》有关条款进行讨论和澄清的提议未能得到大会切实回应。布隆迪则指责检察官办公室对布反对派偏听偏信,未能恪守中立立场和补充性原则。冈比亚未派代表出席会议。
布基纳法索、莱索托等个别非洲国家明确表示不认同退约,肯尼亚、纳米比亚、坦桑尼亚、加纳等非洲国家则呼应退约国家的发言,指出非洲曾是ICC的最大支持者,有关国家不得已迈出退约这一步,是其合理关切被长期漠视的结果,尤其是ICC“选择性”地调查非洲国家情势、起诉非洲国家领导人,甚至为片面追求“司法正义”而罔顾地区和平进程,辜负了非洲的期待,ICC和缔约国大会应正视问题,推行改革。会议主席、塞内加尔司法部长卡巴及多数非洲国家代表认为,ICC及其宣示的理念应继续支持,非洲国家的合理关切也应予充分重视。
欧洲和拉美国家普遍对非洲三国退约表示遗憾,强调ICC的普遍性对打击有罪不罚、伸张正义等崇高目标有重要意义,呼吁三国重新考虑退约决定,通过对话解决关切、弥合分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还表示可重新审视促进和平与伸张正义的关系。同时,列支敦士登、加拿大等国也明确强调,《罗马规约》的完整性必须维护,规定了官员身份不能享有豁免的第27条不能动摇。
除去会前的“退约”阴云外,会议期间又有“猛料”加入:会议第一天会后,就传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撤回对《罗马规约》签署的消息,紧随其后,又有报道称,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对ICC关注菲打击毒贩时涉嫌滥用武力行为表达不满,扬言也要退约。菲律宾代表在会上表示,关于菲与ICC的关系,将等待总统的最终决定。会上没有代表公开评论俄、菲有关表态,但可以想见,相关各方在会下的外交博弈不会风平浪静。
二、ICC调查审判活动进一步铺开
一是审判工作取得进展。法院院长报告显示,一年来,ICC共作出3项判决,对2起案件完成审理,其中最快的只用了3天。另有2起案件的审理正在进行中,并将很快启动对1起新案件的审理。ICC还针对新类型犯罪行为作出判决,比如今年9月,ICC针对马里情势中的阿尔·马赫迪案,作出将冲突中破坏文化财产行为定为战争罪的首个判决,会上得到不少国家的表态支持。
二是调查范围继续向更多地区延伸。检察官报告显示,ICC正在初步审查的10项情势中,除非洲国家外,包括阿富汗、伊拉克、乌克兰、哥伦比亚、洪都拉斯等亚洲、欧洲和拉美国家。今年初也启动了对格鲁吉亚情势的正式调查。检察官在会前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在阿富汗情势中,驻阿美军和中情局涉嫌出于审讯目的犯有虐待、酷刑、强奸等罪行。检察官办公室将很快决定是否就该情势启动正式调查。此外,对于英军涉嫌在伊拉克犯有酷刑、杀戮等指控,鉴于英国表示将针对有关指控展开自行调查,检察官称将继续基于补充性原则对案件进行可受理性评估。但大会并无授权对具体案件进行讨论,检察官及相关国家在会上都未深入谈及个案,各方围绕个案的博弈,将随着日后国际形势的发展,继续在法院后续程序中展示。
此外,ICC检察官今年9月发布的“案件选择和优先度”政策文件,提出将破坏环境、滥采资源和掠夺土地等行为列为判断是否就有关案件立案调查的考虑情节。该动向引起一些国家关注,瓦努阿图和波兰在会上发言,要求ICC加强对破坏环境犯罪的调查和起诉,但巴西强调此类行为不在《罗马规约》规定的犯罪类型中,ICC不能因此扩大管辖范围。
三、国际刑法前沿问题大量涌现
缔约国大会也是讨论《罗马规约》有关修正案及国际刑法前沿问题的重要平台,各国在此领域的实务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云集,多个法系和多种法律理念交汇,也使得不少法律问题在政策、立场交锋的背后浮出水面:
一是关于南非宣布退约的合法性和效果。此前曾有意见指出,南非退约的决定由其内阁作出,未经南立法机构审议,合法性存疑。本次会议的相关边会上,有专家认为,由南政府作出的退约决定,无论其国内立法程序如何要求,在国际法上都具有效力;也有学者认为,南非宪法法院日后如发出指令要求政府撤回退约决定,则其退约决定的效力有待考察;还有意见主张,根据规约第127条,缔约国在提交退约通知一年后才正式完成退约,且退约后依然就已进入调查起诉程序的案件情势承担合作义务。因此对于如苏丹达尔富尔等情势,南非即使退约也需继续承担与ICC合作的义务。
二是关于《罗马规约》第27条和第98条的关系。该两条款表面上看,就国家官员能否享有豁免这一问题做出了相互矛盾的规定,这也是ICC投入运作以来的一大疑难问题。上届会议,南非曾提请大会设立工作组就该两条款的关系问题进行专门讨论,但各方分歧严重未有定论,成为导致南非退约的直接原因之一。国际社会在《罗马规约》上述条款解释方面的分歧,很大程度反映了要求消灭有罪不罚的国际刑法的发展,对关于国家官员,尤其是国家领导人豁免权的习惯国际法规则的冲击。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冲突,也将对有关国际法规则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三是关于侵略罪修正案。2010年在乌干达坎帕拉通过的侵略罪修正案已获33个缔约国批准(阿根廷在会议期间完成批准程序),达到至少需30个国家批准,ICC才能就侵略罪行使管辖权的门槛。唯一尚未满足的程序要求,就是需经明年缔约国大会三分之二多数缔约国表决通过。目前看,由于得到多数缔约国支持,“激活”法院对侵略罪的管辖权已进入倒计时。由于侵略罪直接牵涉国际和平与安全,一旦法院实际行使该管辖权,将如何影响联合国安理会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行使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首要职权,以及如何影响国际及地区局势,都将牵动国际社会的神经。
此外,对于未接受修正案的缔约国是否就侵略罪受到ICC管辖,各方仍有巨大分歧。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哥伦比亚等国认为,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和《罗马规约》第121条第5款的规定,对于侵略罪,未接受修正案的缔约国不受管辖。而德国、列支敦士登则认为,只要侵略行为所涉双方中有任一方是接受修正案的缔约国,则另一方只要是缔约国,就应受到管辖,因为ICC是对该侵略情势整体管辖,作为谈判时的妥协,修正案已将非缔约国排除在管辖范围外,还规定允许缔约国通过声明排除ICC就侵略罪对其行使管辖(opt-out),已经可以满足不愿受管辖的缔约国的关切,不应再机械适用第121条第5款的规定。多数缔约国支持后一种观点。此次大会决定设立非正式机制继续就此问题进行讨论。
四是关于战争罪修正案。比利时提出对战争罪的修正案,提议根据《渥太华禁雷公约》、《特定常规武器公约》及其议定书,将使用反步兵地雷等四种武器的行为列入战争罪。大会未就此展开讨论,将由修正案工作组进一步审议并向下届大会提交报告。如该修正案获得通过,将拓展《罗马规约》规定的属于战争罪行为的类型,甚至改写国际人道法有关规则。中、美、俄、印等大国作为《渥太华禁雷公约》非缔约国,将不可避免受到影响。
四、中国观察员代表团的建设性参与
中国不是《罗马规约》缔约国,但作为《联合国设立国际刑事法院全权代表外交会议最后文件》的签署国,按照大会议事规则可作为观察员国与会。中国一直通过积极和建设性地参与历届缔约国大会,对ICC的运作及相关制度和规则建设发表意见和提出主张。
在此次会议的一般性发言及相关讨论中,中国代表团强调指出:有关国家基于主权权利作出的退约决定,系源于他们正当关切长期以来得不到认真解决;法院迫切需要以更负责任的方式听取和解决有关国家的关切;要严格以《罗马规约》为依据审慎行使职权,避免扩大管辖,也要充分考虑和尊重一般国际法,特别是包括有关豁免的习惯国际法规则;应平衡处理伸张司法正义与推进和平进程、尊重国家主权与消灭有罪不罚目标的关系;法院对侵略罪的管辖,不应干扰安理会根据《联合国宪章》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所负有的首要职责;缔约国大会应继续就侵略罪管辖权启动的分歧问题进行讨论和澄清,以便为修正案的适用创造必要的广泛共识。
图为中国代表在全会一般性辩论中发言
此外,中国代表团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推动改进缔约国大会的工作方式。针对缔约国大会决议磋商将观察员国排除在外的所谓“惯例”,中国代表团在全会上严正指出,这种做法不符合议事程序和国际组织的一贯做法,违背透明和包容性原则,与法院声称主张的公平正义原则背道而驰,要求尽快更正。伊朗作为观察员国,当场发言支持中方意见。代理主持会议的副主席表示,主席团将认真考虑研究中方意见,争取在下届缔约国大会前提出改进方案。会下,相当多缔约国和观察员国都向中国代表团表示理解和支持。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代表团对缔约国大会的工作方式提出改进意见,是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从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关注和督促ICC及相关机制恰当运作。缔约国大会是否能够及时改正其不当做法,关系到其自身是否能够按其主张的透明、公正原则行事,对此,我们拭目以待。
为期近两周的缔约国大会在海牙连日风雨后难得一见的和煦阳光中完成收官。本届大会是否圆满成功,见仁见智。但“退约”事件的阴霾显然还未消散。ICC无疑将在国际社会关注的目光中继续前行,其主张的理念和价值观也将进一步接受实践和人心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