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30年后西游记剧组重聚,看哭了所有人

2018-02-27 那年旅行中我们相遇

说起童年回忆,一定绕不开一部不折不扣的“神剧”。


一个摄影师,一台摄像机,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拍摄了整整6年,创造了89.4%的收视率神话,重播次数超过4000次!



它就是《西游记》,在那个没有无线,没有手机的日子里,陪伴着我们度过整个童年的。


那时候的我们只是沉迷于那恢弘磅礴的魔幻世界,却从来不会关心它到底是怎样出现的。


前几天,在电视节目中重聚,有唤起了一代人的回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547h7jkup&width=500&height=375&auto=0


《西游记》火了30年,用杨洁导演的话说,那是因为:我们是在搞艺术,我们没有为钱,没有为名,没有为利。



杨洁的丈夫王崇秋是剧组的“总摄影师”。虽然他是“总摄影师”,事实上整个西游剧组,只有一位摄影师,一台摄影机。


一个人挑起一个部门,一台摄影机拍完一部电视剧,这在现在看来是不敢想象的。摄影师挖空了心思才达到了理想的拍摄效果。



由于一台摄像机没有办法实现多机位拍摄,就抱着机器爬高上低,俯仰滚爬,爬到高大的如来佛像的肩膀上,爬到树枝上,骑到房梁上......



工作人员用两个人推动的自行车来代替移动轨,为了表现出孙悟空在被念紧箍咒时的眩晕感,就让孙悟空在地上顺时针打滚,而摄影师则被人抬着逆时针转动。



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剧组工作人员到日本访问的时候,有NHK的编导提问:


“你们拍《西游记》镜头角度有各种变化,用了几台摄像机?”

杨洁骄傲地说:“一台!”



就这样西游记拍了整整6年,靠一台摄像机拍下了一个个经典的镜头。


技术不足


《西游记》是1982年开拍的,那时,工作人员尚不知"特技"为何物,没见过"威亚",更没听说过"电脑动画"、"虚拟演播厅"……


工作人员集思广益,自创威亚,找军用细钢丝、赶制威亚衣、加滑轮,吊人拍摄就这么开始了。



为了拍摄效果逼真,尽量用细的钢丝。因为对钢丝的承重量没研究,拍摄中断过无数次。


孙悟空摔过、猪八戒摔过,有一次沙僧直接摔在摄像师王崇秋的脑袋上,摄像师当场就晕了过去。



演员就跟玩命一样,才让我们看到了千变万化、腾云驾雾、上天入地的神话世界。



敢问路在何方?

路在脚下


现在拍个电视剧,连人都可以“抠图”出演,“抠像”取景什么的更不是难事。


但三十年前还没有这个技术,也没有横店这样的拍摄点,拍摄过程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完全是一段真是的“取经”历程。



因为经费不足,很多领导说:“要拍景还不简单,北京周围都是,随便选,一天换一个地方都拍不完”。


但杨洁坚持在“游”字上大做文章。她想通过这个“游”字,把祖国的名山大川、佛刹道观等景点。



就这样,在她的坚持下,剧组走遍了全国26个省。


当时国内旅游业并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九华山、张家界等名胜景地尚未开发,许多地方风景很美却充斥着危险。



主创人员多次遇险,导演有次差点从山上跌入悬崖,师徒四人拍摄走过瀑布的场景时也差点滑脚跌落,就连白龙马,也曾多次遭遇跌落沟渠等险情。



为了拍《三借芭蕉扇》,剧组去了新疆吐鲁番,顶着40度的高温拍下了那场戏,每一处风景都没有特效。




一路拍摄下来,他们风尘仆仆的,不用刻意去化妆成脏兮兮的样子,一看就是一副跋山涉水、天天赶路的样儿。


就这样,辗转拍摄了六七年之久,成就了一部经典。



经费不足


有人说剧组借拍戏之名游山玩水,还有人说杨洁拍不好西游记、路子走的不对之类的话。


于是,1986年广电部调查组突然来到组里,深入了解情况,所有的日常拍摄工作他们都参加了。



剧组里没有区分主演和配角。

主演的待遇和其他人是一样的,没有助理,没有保姆车,没有优待。



工作人员没有台前幕后的区别。


所有的装卸活儿演员全体出动,拍摄结束后一样要和剧组一起搬运几车皮的设备工具。



为了防止演员从树上坠落,剧组的人全上,在下面拿着床单接着。



缺少龙套演员的时候,一样要和剧组一起化妆救场。


饰演孙悟空、茶馆茶客、寺院小和尚、小道童、小牛精、老太太。


制片主任李鸿昌,他一人分饰的角色多达7个:渔翁、黑虎精、多目怪、蜈蚣精、大臣、客商、接引佛祖......



别看整个《西游记》里人物形象众多,可如果你算来算去,实际上就那么些人。

拿着微薄的工资,干着众多的工作,任劳任怨,这就是他们的执着。


演员们每顿饭只有5毛钱的配额,到了广州这样当时已经不便宜的地方,“一碗饺子2块5,才6个,男生根本吃不饱。”导演就自己掏钱出来,让工作人员吃饭。 




一段时间的调查结束后,调查组非但没有查出任何问题,调查组回去后还跟台里说,要加拨100万买新机器,并给剧组每人发一件风衣。


都把拍摄当成事业

把自己的作品看成“艺术”


虽然拍摄困难重重,但工作人员却始终保持着精益求精的态度。

在剧中扮演金顶大仙的王希钟,还是剧中的造型大师。《西游记》里的上百个角色,他都设计了不同的造型。



没有前人作品参考,这项大工程不容易。几乎每人一副面孔,绝不重样。孙悟空的眼窝有多深、猪八戒鼻子上有几道褶,都经过反复试验。



最后《西游记》团队展示了珍贵的设计原稿,又是带来了再一次的惊艳和感动。


设计原稿里面,光美术设计的手稿就画了几千张。



在那个没有特效、没有资金的年代,工作人员用真诚乃至生命塑造了一个个经典的角色。


致敬为这部经典付出心血的每一位演职人员,也期待有更多像《西游记》这样的影视作品。


感谢西游,伴我成长。我还未长大,你不能老。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