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何人人都爱乌镇?

2016-09-12 琥珀 北京产城融合技术研究院

乌镇是有着1300多年镇史的古镇,拥有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和历史文化名人故居,也有“以水为街,以岸为市”的迷人水乡风光。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乌镇从中国众多的江南水乡小镇中脱颖而出。如今,国际戏剧节和国际互联网大会又赋予乌镇新的旅游内涵,使之成为文化旅游小镇里的一面旗帜。

 电视剧《似水年华》中,女主角英与男主角文,在乌镇上演了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情。乌镇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世外桃源,仿佛什么样浪漫神奇的故事发生在此,都显得名正言顺。

乌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的春秋时期。明清以前,由于河巷交织如网,水陆交通便利,使得乌镇繁华异常。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文化的兴盛。历史上,乌镇曾出过64名进士、161名举人,现代的乌镇也孕育了文学家茅盾、新闻界风云人物严独鹤等诸位名人,他们为乌镇留下了许多有形和无形的文化财富。

乌镇街道上,清代的民居建筑保存完好,大多依水而建,被誉为“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梁、柱、门、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艺精湛,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处处渗透出古老中国文化精髓的魅力。徜徉在乌镇的青石板古道上,天边飘落濛濛细雨,陈旧的房子,斑驳的墙体,曲折幽深的巷子,精美雕花的窗棂,乌篷船咿咿呀呀地从水上划过,令人仿佛置身于水墨丹青的画卷之上。

拥有如此美景的乌镇是国家5A级景区,全国20个黄金周预报景点及江南六大古镇之一,2015年全年乌镇景区游客接待量超过800万人次。

乌镇旅游业的发展,从1999年开始就确立了文化定位。乌镇旅业总裁陈向宏先生带领乌镇旅业3500多号员工,风风雨雨走过了16个年头,文化复兴之梦始终没有中断,从挖掘和恢复乌镇的传统文化起步到演绎各种民间民俗文化、从加盟西湖博览会到举行国际级别音乐会、从修缮多家民间剧场戏园子到举办乌镇戏剧节、从投资建设木心美术馆到创办首届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一直沿着打造文化小镇和实现文艺复兴之路阔步前进。

如何处置这破落和闲置了近20年的乌镇旧丝厂,其实陈向宏先生早在收购丝厂旧址时就有打算,即让其为乌镇的文化复兴“出其全力尽其功能”,在尽可能不破坏其原有风貌的基础上,率先上演一出或多出文化大戏,以留住历史、留住记忆、留住一段即将湮灭在历史尘埃中的运河文化片段,给后人一个回顾、反省和掩卷静思的历史场景。

老乌镇丝厂

从2015年上半年开始,陈向宏及乌镇旅业建设团队,就围绕着对旧厂房进行改造和利用进行研讨,邀请一些国际艺术大师,对空间和形式、建筑形象、环境艺术上的设计、观念、生活、技艺、审美、环境、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考量。作出了尽可能保留原来风貌和建筑、慎重增建和添加建筑、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总体格局复原、以及如何适应艺术展品陈列和布馆,用保护、协调、环境和艺术眼光来统揽整个乌镇丝厂修缮和布展。把展馆塑造成具有流动性、开放性、透明性、艺术性的现代艺术殿堂。

如今走进这“物是人非”的乌镇丝厂,那些很有建筑特色的厂房,缫丝车间的老虎翻窗、剪刀撑和人字型房梁、球面圆屋顶、工人群聚的食堂、工会、俱乐部、甚至是当年一张桌子、一把椅子的厂长办公大楼……都已经成为展示一件件艺术品的展台,乌镇丝厂,已成为一个活灵活现的“现代艺术殿堂”。 

改造后的乌镇丝厂


乌镇的“文艺复兴”之路
“一样的古镇,不一样的乌镇”


江南水乡古镇的风景大同小异,但乌镇却能从一片古镇中异军突起,究其原因,正在于它的文化异质性

在1999年开发之初,乌镇就注重文化的发掘。首先开发了东栅的茅盾故居。当时乌镇已经有全域旅游概念的雏形,强调古镇景观的协调性。搬迁历史街区内的工厂、大型商场、部分现代民居;拆除不协调建筑;“以旧修旧”,用旧材料和传统工艺修缮破损的老街、旧屋、河岸、桥梁等;恢复或补建部分旧建筑,填补空白,连缀成整体;各类电线、管道全部地埋铺设,空调等现代设施全部遮掩。“以旧修旧、以旧修故。”的模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特评专家阿兰·马兰诺斯誉为古镇保护的“乌镇模式”。乌镇在旅游线路设计上的策略是采取以线带面、逐步修复的手段,一条街,一条河,线路合理、连贯、封闭,使游人远离现代都市气息,眼中所见的全是久违了的明清小镇民居,仿佛被时光遗忘的世外桃源。

乌镇戏剧节


江南水乡版的主题公园


对乌镇的改造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复原,更把现代服务业的品质感渗透到景区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事实上,乌镇是给游客们造了一个梦,一个江南水乡的梦。完美的融合了观光与度假功能的乌镇,不再仅仅是一幅平面的风景画,而是可以多元立体体验的“乌托邦”。2000年11月11日,第五届茅盾文学奖颁奖仪式首次回到茅盾的家乡乌镇举办。活动过后,中国作协还宣布将乌镇作为茅盾文学奖的永久颁奖地。引来文化“凤凰”的乌镇,2001年1月1日,第一天正式开放就迎来了6000多人次游客。2003年,黄磊自导自演的首部电视剧《似水年华》播出,让乌镇成为“爱情童话”的最佳发生地,更成为景区与影视文化双赢的典范。乌镇从来不办旅游节办的是“乌镇过大年”、“童玩节”、“戏剧节”。活动要坚持办,办出特色。

乌镇不断完善和充实景区品牌文化内涵,深层次挖掘民间传统文化,通过节庆活动的举办进行节事活化。如以3月8日国际妇女节为契机的古镇丽人节,综合当地传统的瘟元帅会、蚕花会、踏白船、香市等特色民俗的水乡狂欢节,中国传统的中秋节、春节等,各种大型庆典活动和小型的民俗体验活动,全面展示当地的传统风情。景区专门开设30余个展馆、工场和作坊,如高公生糟坊、徐昌酱院、乌香堂、乌陶坊等,游客置身延续百年传统的老作坊,亲自参与古老的工艺品的制作流程,仿佛自己也已回到那遥远而古老的年代。水上社戏、高杆船、花鼓戏、评书楼、皮影戏、露天老电影等各种传统艺术展演,传扬了传统艺术。书场戏台等分布于景区的不同节点,游客可以驻足观看,也可以参与体验。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民间传统的寿俗、礼俗、婚俗、衣俗等,既是传统文化的凝练,也为人们开启了对古镇生活的体验路径。打更体验,拳船表演,堂会表演等,通过演艺、体验、互动等多种形式展示民间传统生活方式,让茅盾笔下的“老通宝家乡风情”鲜活的展现出来。


好服务,零投诉


金杯银杯不如游客的好口碑,2015年,乌镇旅游有效投诉零起。好口碑来自于乌镇的完善服务。与外界连通的主轴线姚太线,经过改造,让游客有了移步换景的感觉。为了让更多人感受乌镇魅力,乌镇掀起了环境综合整治大行动,把申嘉湖高速乌镇出口至西栅景区南门口约6公里长的“黄金通道”,作为整治工作的重点,同时细分出117个小项目,并结合“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对环境“再整容”。如今的乌镇,粉墙黛瓦,绿树繁花,水清天蓝,愈发好看了。为了能够改善景区内的水环境,乌镇景区投入3000多万元建造水处理厂,并于2014年9月正式建成使用。2015年4月,乌镇景区还对水处理设备进行了改造,加大了产水量,让乌镇的一脉清水更丰盈。乌镇景区除了拥有优质的水环境,在植被绿化、道路清洁、厕所卫生等方面也做了相当多的工作,受到了游客的一致好评。从乌镇汽车站到东西栅景区,有接送班车,从去年开始,游客到景区又多了一样交通工具——公共自行车。除了市民卡或者公共自行车IC卡外,还可以用手机租车。骑着骑着不认识路了,找找路旁的乌镇智慧亭。大屏幕上可查地图、天气、哪里停车,还有免费电话功能,可以拨打桐乡市区的各类电话。走之前,别忘了用智慧亭的自拍功能,和乌镇来个大合影,上传到手机留下这美好的瞬间。

乌镇戏剧节


文化旅游新花招


旅游加文化的驱动,才能带动整个镇的商业和产业。所以乌镇越是做一些与古镇旅游看似不着边的事情,旅游反而越办越好。乌镇是一个能承接现代艺术、科技、文化的平台,通过乌镇的平台向周边地区的产业链和经济发展辐射,而不仅仅是旅游观光之后,简单的农家乐。

中国爱丁堡,乌镇戏剧节

2013年5月8日,由陈向宏联合华语戏剧界知名导演赖声川、孟京辉、黄磊共同发起的首届乌镇戏剧节在乌镇开幕,让乌镇拥有了国际范儿。小镇上的戏剧节不是乌镇首创的,欧洲的戏剧节,都是在小镇上举行的。戏剧节期间,尤金诺·芭芭带领欧丁剧场,在蚌湾剧场对面的秀水廊剧园上演代表作《鲸鱼骨骸内》。每年戏剧节,全国大专院校、艺术机构的朋友,一下子都聚集在这儿。他们戏称“进了乌镇,都是戏剧人”。2014年的第二届国际戏剧节结束后,100余个演出节目中,有过半演出团队来自国外。尽管加入了国际元素,但丝毫没有与古镇文化产生违和感。“中国故事,国际演绎。”杭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夏谷鸣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了观演感受。未来,乌镇将来可以发挥平台优势,成为中国的爱丁堡,打造成一个拥有国际视野的文化交流中心。

国际互联网大会,打造智慧乌镇

现代文化引入古镇,反而让古镇魅力四射。2015年12月17日,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二届国际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自此,乌镇除了旅游又有了一个新的标签。而这次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乌镇可谓是从各处环节着手提高用户体验。购票上,实行线上购票,通过这种方式分摊部分拥挤的人流,而且实现WIFI全覆盖,保障线上畅通。客流量管理上,通过与高德地图合作,用户可在地图上清晰看到客流量热力图,哪里拥堵多哪里。另外引进“智慧自行车”外地游客只需微信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直接借车,为智慧小镇增添一份低碳元素。本次大会高德地图为乌镇景区开发了一套逼真导览图。只要在游览车经过的路线上,可以招手停车,沿途停车点还有门铃服务,如果长时间没有车,按铃则会派车来接。舒适的旅游体验让更多的游客来到乌镇,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研究院观察
全域旅游


习近平总书记来桐乡出席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用“耳目一新、刮目相看”高度评价了乌镇的巨大变化。“乌镇模式”成为全国全域旅游的一个样板。发展全域旅游就是要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的共建共享,让更多的人分享旅游发展红利。

乌镇很早就有全域旅游的理念,在1991年改造之初就把与整体景致不协调的建筑、工厂搬迁、拆掉,“以旧修旧”修缮乌镇的建筑设施。除了建筑,高公生糟坊、徐昌酱院、乌香堂、乌陶坊等,游客置身延续百年传统的老作坊,亲自参与古老的工艺品的制作流程。水上社戏、高杆船、花鼓戏、评书楼、皮影戏、露天老电影等各种传统艺术展演,传扬了传统艺术。书场戏台等分布于景区的不同节点,游客可以驻足观看,也可以参与体验。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民间传统的寿俗、礼俗、婚俗、衣俗等,既是传统文化的凝练,也为人们开启了对古镇生活的体验路径。打更体验,拳船表演,堂会表演等,通过演艺、体验、互动等多种形式展示民间传统生活方式。游客只要置身于乌镇,便处处是景。这种全域旅游的方式,有效提高了居民的参与度,提高了就业率,同时完成了产业的升级,是县域旅游成功的典范。通过“旅游+”产生适应全域旅游特征的旅游形态,+出新的全域旅游生活形态,形成新型的旅游模式。


智慧城市


2014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乌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一个是江南千年古镇,一个是前沿的科技产业,在乌镇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曾指出之所以选择乌镇,是因为其互联网经济比较发达并且能代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便有意把它培育成达沃斯那样世界著名的专业小镇。正是互联网,给了乌镇联通世界的通道,乌镇也因为互联网大会而智慧。

互联网让乌镇的旅游与众不同。在乌镇,游客可以线上购票,通过这种方式分摊部分拥挤的人流,而且实现WIFI全覆盖,保障线上畅通。乌镇与高德地图合作,用户可在地图上清晰看到客流量热力图,哪里拥堵多哪里。高德地图为乌镇景区开发了一套逼真导览图。只要在游览车经过的路线上,可以招手停车,沿途停车点还有门铃服务,如果长时间没有车,按铃则会派车来接。很快,乌镇也享受到了互联网大会带来的红利。结缘于2015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和百度无人驾驶汽车于2016年7月3日举行战略签约仪式,要在乌镇实现Level4的无人驾驶。这是在互联网+智慧旅游的大背景下,创新IT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新模式和新业态。这次世界互联网大会无疑为乌镇的其他传统企业带来了弯道超车的机遇,乌镇未来将围绕着“一业一网”(旅游业、互联网)战略的深度布局。 

——end——

共同开发、繁荣产城融合大市场

 ▼


北京产城融合技术研究院

一站式订单对接平台


我们是

国内首个以“产城融合”命名的专业机构

资源共享、思维共享、经济共享、盈余共享

民间产城融合智库


我们的平台定位

面向京津冀、全国区域政府、功能聚集区、地方新区、科技园区等;

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产融发展助力的事业联合体;

对接产城融合细分市场、争取订单、整合资源、创新对接的服务平台。


我们的核心优势

资源整合能力——官产融资源聚集、官学商资源整合、产研融资源对接;

数据集成功能——数据监测、数据分析、数据平台;

产业运营能力——市场整体运营、产业专项研究、核心能力培养;

策划对接能力——政商关系对接、企业产业升级、专家课题招标。


我们的服务

1.顶层设计

现状认知、机遇把握、优势转化、互联互通、共享共赢节点功能规划。

2.高端运作

☆项目联合申报(为服务对象获取国家、市、区政策、资金、资源支持,如产城融合示范区、新型城镇化试点、特色小镇、精准扶贫等项目的联合申报);

☆产城融合顾问团(为各级区域政府、企业、园区提供高端智库资源支撑,助力区域经济转型、产业升级、资源聚集、项目对接);

☆产业服务联盟(通过秘书长选聘及联盟议事规则等机制体制设计,将更多的合作方、参与者以平台的形式整合起来,加强政策创新落实、资源聚集落地,做强、做大政府、企业产业品牌)。

3.项目策划

产业规划、招商策划、园区规划等支点项目策划。

4.战略顾问咨询

为国际教育、创意设计、知识产权、智能制造、工业设计、众创空间等领域提供产业战略咨询服务。

5.高端资源整合

政企学研用介等优质资源整合、聚集、盘活、对接。

6.产业大数据运营

一区多园,一园多点,虚拟运营,产业成园。


联系方式

电话:010-56018559

邮箱:ccrhtech@163.com

QQ号码:3191860269


微信公众号ID:ccrh168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