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高度才有特色:“中国最美乡村”是怎样炼成的

2016-09-26 琥珀 北京产城融合技术研究院

婺源乡村旅游成名于“中国最美乡村”的名号,在2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婺源的乡村游经历了三次蜕变,第一次是在各种资本“群雄逐鹿”的局面下整合资源组建旅游集团,增强了景点的综合竞争力;在资源整合后,婺源适时发展了“一票玩转婺源”的政策,增强了景点的整体性;第三次转身相当于旅游3.0,及时跳脱出门票经济,从“旅游+文化”“旅游+养生”、“旅游+体育”寻找出路,在从一众农村游中脱颖而出,成为乡村旅游的排头兵。

在婺源的每一次转身中,地方政府对全局的规划和布局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顶层的追根溯源、全面统筹、合理规划……才能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把握先机、抓住重点,最终实现“特色”突破。


2016年 8月2日,金庸笔下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婺源卧龙谷景区亮相纽约时代广场,这是继婺源春季江岭赏花和秋季石城赏枫相继亮相纽约时代广场后婺源第三次在时代广场上亮相。

没有名山大川,也没有名胜古迹,婺源虽不在世外,却胜似桃源。

这里,花海碧树、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构成了一幅天然的田园水墨长卷;高达82.6%的森林覆盖率,更使婺源成为世人向往的天然氧吧;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以一代大儒朱熹、铁路之父詹天佑为代表的名人文化千古流芳;以茶道、徽剧、傩舞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多姿多彩;以俞氏宗祠、理坑官邸、彩虹廊桥为代表的古建文化璀璨夺目。

转型:顶层规划 整合资源

婺源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陈复礼的摄影作品被世人知晓的,陈复礼把婺源誉为"中国最美的农村"。婺源政府抓住这个机遇,顺水推舟,改了一个字,把“中国最美的乡村”作为自己的旅游品牌。2000年,当大多数县还在抢着发展工业的时候,婺源根据当地实际,率先提出旅游兴县的战略,随后以整个县为范围获批国家AAA级旅游区,并利用江泽民考察江湾的契机成功推出江湾AAAA级旅游景区,成功的打响了县域旅游第一炮。

但婺源的旅游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婺源发展旅游的前几年,各种资本纷纷进入,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打造了不少精品景区,如江湾、晓起、李坑、大鄣山。可操纵他们的却是一些不同的经营业主。不同的老板,不同的理念,各人有各人的思路,各有各的营销,即使统一外出推介,也是各顾自己。没有统一的行动,没有共同的利益,不正当竞争手段此起彼伏,为争夺客源折扣打到了4折……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婺源政府决定整合资源,组建旅游集团,统一品牌,从“群雄逐鹿”到“一统天下”。

2007年,在政府的主导下,婺源组建了婺源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婺源旅游业开始进入实质性的整合。然而,这条路走的并不平坦——各大景区负责人心存疑虑,外来游客及媒体的无端质疑:怎样去分配权力,怎样去分配利益。但这一切,对于婺源政府,对于新生的婺源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都是未知的。婺源政府不畏艰难,坚定了信念:整合资源,统一品牌,势在必行。

在资源分散、建设重点不清晰的情况下,急需自上而下的有效决策和规划,在围绕推动婺源旅游进一步发展的核心下,使不同利益体之间形成有机衔接,明确职责、合理统筹,让婺源旅游资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这种情况下,顶层设计的作用便凸显出来。

经过了一番风雨与挫折,婺源旅游终于完成了90%的资源整合。一个集团,一个品牌,一个大婺源的婺源旅游,终于开始显现新的活力。


升级:一票玩转婺源

随着婺源知名度的提升,来婺源旅游的散客数量也逐年上升。但以前各个景区对于散客的优惠政策不一,造就了许多散客只挑选了热门的景点,票价低廉一点、折扣大一点的景点游览。这样一则无法让散客享受团队套餐的优惠,降低散客出游的成本。二则根本无法让游客全面了解和品味婺源多样性的美。

2008年,婺源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开始对部份景点的价格实行了调整,实行了通票制度。根据客源地的不同及出行时间的长短,婺源推出了“一日游(3个景区通票)”、“二日精品游(4个景区通票)”、“二日深度游(5至6个景区通票)”。这一人性化的制度出台,可以让游客看到自己喜爱的景点,获得最好的感受,免除了游客在每个景点排队购票的烦恼,还预留了一定的价格空间,让散客享受团队套餐的优惠。

对于团队游客,通票价格在给旅行社预留合理利润空间的同时,也注重市场的公平与规范。不管本地还是外地,只要你是在做婺源旅游的、推销婺源旅游的,通票制度均提供了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这使得今年婺源旅游产品的销售呈现集团化采购的趋势,各大组团社纷纷以不同的方式在淡、旺季不停地向婺源输送客源。

蜕变:走出“门票经济”

在实行通票之后,婺源发现,大部分客人只是路过、观光,客流量的季节性十分明显。“多留住客人一分钟,老百姓的收入就增加一分”、“旺季忙死人,淡季闲死人”,晓起景区有名的饭店老板汪付荣如是说。

要想留住客人,就要谋求深层次的发展。婺源政府认为,游客到婺源,除了看风景,更深层次、更能消磨时光的还是看文化。徽派建筑是婺源的传统与特色,更是婺源"中国最美乡村"荣誉称号的重要元素。

在认识到这一点后,婺源政府开始通过切实的方法有效的避免私搭乱建的现象。对保存完好的建筑,以原貌保护为主;对已经建设的非徽派建筑通过改色调、改符号、改风格,做到保徽、建徽、改徽相结合;对即将建设的建筑按照规划的风格来建设;对一些特殊的乡土建筑还采取了“异地搬迁”的保护方式。直到今天,婺源的整个县城的建筑风貌都是徽派风格,而不像很多其他的县城高楼林立一点都没有传统建筑的影子。

除了对徽派建筑的保护,婺源还特别重视对文化的挖掘整理,为此专门成立婺源文化研究会、徽剧传习所等,为了充分挖掘文化,婺源还鼓励民间组织参与到旅游开发建设中来。在文化挖掘的基础上,婺源研发了系列文化旅游产品,包括实物类的砚台,大型山水实景表演"梦里老家,美丽乡村",以及"绿色婺源"国际茶文化节、婺源'五•一'民俗风情展示周、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篁岭晒秋文化节等节庆活动。

除此之外,婺源一直非常注重生态建设,率先创建193个自然保护小区,完成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工程造林40万亩,封山育林180万亩,绿化公路500多公里。工程完成之后,森林覆盖率达82.6%,空气、地表水达国家一级标准,负氧离子浓度达7至13万个/cm3。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婺源实施“旅游+养生”战略。为此婺源在景区建设了易经养生馆、清心苑、蓝莓坡,打造了天禧温泉度假、五龙源峡谷漂流、石门山户外拓展等一批休闲养生型项目,把婺源建设成为一个“天然健身会所”。

除了“旅游+养生”之外,婺源还积极发展“旅游+体育”战略。为此婺源利用遍布全县的古驿道资源,挖掘整理36条古道徙步线路,大力推进120公里绿道及公共自行车系统项目建设,打响中国十大古道、中国户外运动之乡等品牌。今年婺源已承担首届婺源国际马拉松赛、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赛、全国群众登山健身赛等30多项体育赛事,参赛选手达5万人。

研究院观察

我国乡村旅游的瓶颈及对策

经过余年的发展,婺源的乡村旅游已经发展成为乡村旅游的排头兵,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只是纯观光景点、景点分散且是季节性的、旅游配套不到位等。这不光是婺源的问题,也是我国许多县域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普遍存在的问题。

要想进行旅游升级,就要纵览全局,从多业态,景点积聚、可持续,综合配套协调发展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改造。从顶层设计出发,加强全局意识,整合现有的有效资源,合理规划、全面统筹,做好路径规划,才能走出一条特色之路,创造可持续效应。

从观光旅游向多业态发展

随着“中国最美乡村”的名号打响,来婺源旅游的人数虽逐年上升,但观光旅游仍是主体。长远打算要从观光层面向多业态方向发展。这一方面需要有为新的旅游形式服务的相应配套设施,但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旅游产品的构思、设计和开发也要有新的突破。如春天观赏油菜花和秋天观赏枫叶,不管是双季花卉还是四季花卉,只停留在赏的层面的话就只是短暂停留、或仍只是匆匆过客的观光。在产品设计上要有能使游客歇下脚、静下心来的复合型产品。在发展复合型旅游时,让观光为休闲度假和会议服务,使观光成为复合型旅游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融合其中。从观光旅游到多业态发展也是从旅游1.0向2.0的有效提升。

从分散的景点向景点集聚发展

婺源整体风景优美,但却因为景点散布于全县,使得游客处处都想去看,无法驻足逗留了,从而使旅游者成了走马观花的过客。要实现向休闲度假的突破,那就必须有能让旅游者停下来休闲度假的集聚区,在产业布局上进行成片综合开发建设,这样的景点积聚化亦是综合度假区的概念。旅游产业的集聚化开发建设能积极推进旅游形式的转型。

从季节性景点向全年性景点发展

婺源虽然经过10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但还是摆脱不了“春天一片花,秋天一片叶”景点单一的问题。油菜花季过后的旅游市场为何出现断涯式下跃,婺源虽已做了一些努力,推出了一些产品,但目前5-8月份婺源没有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一个完善的县域旅游品牌要有四季特色旅游产品来支撑,婺源除油菜花之外,打造不同季节的旅游产品和市场卖点,是当务之急。

从纯景点打造向综合要素配套的突破

目前婺源虽说在各景点也有一些住宿和活动设施,但都处于“三不”状态,即不成规模,不上档次,不成体系。结构突破就是要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档次,完善产业要素,丰富产业内涵。旅游形式的转型也摧生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婺源旅游产业从单纯景点建设向度假区、会议酒店、文化设施及活动、会所、别墅、产权公寓等旅游房产、旅游六要素产业链(含交通、食宿、养生、观光、娱乐、购物等细化产业链)培育、打造的方向突破。

——end——

共同开发、繁荣产城融合大市场

 ▼

北京产城融合技术研究院

一站式订单对接服务平台


我们是

国内首个以“产城融合”命名的专业机构

资源共享、思维共享、经济共享、盈余共享

民间产城融合智库


我们的平台定位

面向京津冀、全国区域政府、功能聚集区、地方新区、科技园区等;

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产融发展助力的事业联合体;

对接产城融合细分市场、争取订单、整合资源、创新对接的服务平台。


我们的核心优势

资源整合能力——官产融资源聚集、官学商资源整合、产研融资源对接;

数据集成功能——数据监测、数据分析、数据平台;

产业运营能力——市场整体运营、产业专项研究、核心能力培养;

策划对接能力——政商关系对接、企业产业升级、专家课题招标。


我们的服务

1.顶层设计

现状认知、机遇把握、优势转化、互联互通、共享共赢节点功能规划。

2.高端运作

☆项目联合申报(为服务对象获取国家、市、区政策、资金、资源支持,如产城融合示范区、新型城镇化试点、特色小镇、精准扶贫等项目的联合申报);

☆产城融合顾问团(为各级区域政府、企业、园区提供高端智库资源支撑,助力区域经济转型、产业升级、资源聚集、项目对接);

☆产业服务联盟(通过秘书长选聘及联盟议事规则等机制体制设计,将更多的合作方、参与者以平台的形式整合起来,加强政策创新落实、资源聚集落地,做强、做大政府、企业产业品牌)。

3.项目策划

产业规划、招商策划、园区规划等支点项目策划。

4.战略顾问咨询

为国际教育、创意设计、知识产权、智能制造、工业设计、众创空间等领域提供产业战略咨询服务。

5.高端资源整合

政企学研用介等优质资源整合、聚集、盘活、对接。

6.产业大数据运营

一区多园,一园多点,虚拟运营,产业成园。


联系方式

电话:010-56018559

邮箱:ccrhtech@163.com

QQ号码:3191860269


微信公众号ID:ccrh168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