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专制粗暴,孩子报以揭竿而起
冲突的父母与孩子
珠珠是一个刚满十岁的女孩子,她想上私立小学,父亲坚持要她上公立小学;她披着一头美丽的长发,父亲坚持要她剪掉;父亲不让她穿裙子;她阅读的书籍、她喜欢的电视节目,父亲都强烈反对,吼叫、责骂、恐吓,唠叨更是家常便饭……她畏惧父亲,却不敢把自己反对他的想法告诉他,因为会换来父亲的变本加厉。她的心理压力非常大,陷入轻度抑郁;情感上,几乎与父亲处于隔绝状态,绞尽脑汁躲避他。
小胜是初三学生,成绩优秀,在老师、同学中口碑非常好。近半年,和母亲陷入了严重对立和冲突。他听见母亲的声音就烦躁,对母亲的“关怀”,他回以“关你什么事”; 母亲给建议,得到的回应是“脑残”;他骂母亲虚伪、是强盗,直言不讳说讨厌她,甚至说“我不认识你”,激烈的争执中,曾把母亲掀倒在地、把夜间外出回来的母亲锁在门外……曾经乖巧的孩子,怎么成了这个样子?母亲困惑不解,濒临绝望,八方求助。原来为了方便监督(她口称是为了夜间给儿子盖被子),她找人卸了他的卧室门锁,全然不知隐私二字;在他上网时,她觉得睡觉时间到了,不由分说断了网线;还不经他同意,把他心爱的东西送人……唠叨是随时的,而他的成绩,在妈妈口中永远可以再好、更好。
小丹是高一学生,她早向母亲关闭了心门,同父亲的关系势同水火。父母为她设定了远大的高考目标。父亲见天唠叨她、指导她、批评她;在他眼中,她的衣着是奇装异服,她交的朋友不学无术,他还窥探她的qq、手机,她和要好的男同学要去看电影,爸爸要求妈妈陪同前往,弄得她尴尬万分……提起父亲,话未出口,她的眼泪就珠子般滚落,一心只想逃离他的视野,走得远远的。
小木是高三学生,品学兼优,还是学校的篮球明星。他的知名教授父亲为他提供了优渥的学习、生活条件,对他的要求则是比自己更成功。周末玩游戏的那一个小时,如果用来学习,一年就多出52个小时的学习时间,能做多少事啊!再不然,少打一会儿篮球,用那时间来睡觉,精力更好、更有利于学习……唱爱情歌曲?多么低俗,肖邦、贝多芬才够高雅!早两年,儿子还抢白他、跟他争论,近来,干脆直接对他无视,避而不见,爱答不理。人前成功、光鲜的父亲更加生气:如此目无尊长,必须严加训斥……
回国一个月,我接触了不同年龄段的五十来个人,几乎无一例外都会聊到家庭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父母子女相处和谐、愉悦、支持性的家庭,十不及一。我强烈感觉到,这表明物质的意义上富裕起来的国人对关系品质的关心、关系品质对快乐与幸福的权重加大了,关系不好造成的痛苦变得日益突出。
亲子冲突的根源何在
我们那么爱我们的孩子,为孩子付出那么多,怎么得到上述案例中父母们那样的结果,孩子或者躲避、疏远我们,或者同我们发生言语甚至肢体冲突?我们最爱的孩子,成了最讨厌我们的人;我们最爱的孩子,成了我们最大的痛苦根源之一。
看看这些例子,我们会发现,亲子矛盾的焦点在于,我们希望孩子成为学业上的佼佼者,在考试竞争中成为成功者。我们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我们决心帮助孩子成功。为此,我们殚精竭虑,让孩子上好学校、找好老师、上补习班、学才艺、旅游、阅读、见世面长见识……可是,孩子的表现,无论学业还是喜欢的服装、音乐,不符合我们的品味,更别说被妖魔化的电子游戏、动漫、电视剧,这已经足够令我们着急、气结,而他们竟然在还花着我们的钱吃着我们的饭穿着我们的衣的情况下,就开始藐视或者直接挑战我们的权威,甚至对我们嗤之以鼻,这更是令我们困惑、气急。
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很多人把问题归咎于孩子,有些专家把问题归咎于社会,有人认为是伦理失范、传统道德失效,解决办法是提高对孩子的规范、训诫,前面小胜的例子中,有咨询师和亲友甚至建议孩子母亲报案、把孩子送去精神病院,或者干脆不管他了,社会上也有专家、学者提倡通过读经、倡导孝道恢复传统伦理道德,让孩子们懂规矩、尊重父母。
我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家长,在当今现代化进程中,整个社会的个人权利意识不断增长,传统农业社会形成的那一套亲子关系、生育目的、伦理道德不合时宜的情况下,很多家长并没有升级、更新自己的观念,怀有或多或少的家长制观念,在与孩子的关系中,有意无意多少以孩子的恩人自居、视孩子为自己的附属品,规定孩子的生活、学习、成长目标,贪婪、永不满足地要求孩子劳动-学习,除了上课、做题,最好什么都不要想。他们像最专制的政府一样,规定孩子的发型、衣着、音乐、歌曲……因为他们的专制、压迫、索取,他们遭到了权利意识觉醒的孩子程度不同的反抗——对,是反抗,不是所谓的叛逆。
亲子之间的冲突很大程度上是孩子向父母争夺自己的自由、独立以及自主权与管理权的斗争,是孩子对父母不同程度的逃离甚至“揭竿而起”,是对父母的遮蔽、剥夺、压迫与专制暴政的反抗,是维护和争取自己的权利、自由,根源在于父母干预了孩子的权利,不当地侵入了孩子的空间;在于父母没有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不能理解孩子、不能妥善与孩子沟通(可参阅作者文章“那妈妈要好好学习”),解决办法是从孩子的学习、生活的不同阶段,根据孩子的身体、思想认识成熟度,相应程度地放权、给孩子民主,与孩子沟通、协商,退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形成有距离的亲密——既互相温暖,又不过多互相干涉、侵犯。
不久以前,孩子对父母的反抗多发生在初中二三年级,如今,一些家长在孩子小学高段就已经遭到了抵制、反抗。亲子冲突既使得父母子女都不开心,也影响我们作为父母念兹在兹的孩子的“成功大业”。
虽然反抗-冲突发生在青少年期,其实根源早就种下了。那就是过去、现在我们和孩子相处、沟通的模式。
亲子相处的模式
亲子关系的好坏,与彼此相处模式有关。
亲子相处模式的模式,大致分为溺爱-放纵型、冷漠-疏远型、民主-朋友型和专制-粗暴型。
我没太接触到溺爱-放纵型和冷漠-疏远型父母。
大多数父母属于专制-粗暴型。案例中的父母都属此类型。这类父母有意无意认为孩子属于自己、自己对孩子具有绝对的权力,要求孩子尊重、服从自己的权威,主导、控制与孩子有关的事情。孩子如不顺从,他们会觉得权威受到冒犯、挑战,从而情绪失控,唠叨、打骂孩子,他们有可能短期或者长期压服了子女,但这对子女的心理和未来与父母的关系、乃至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同事、朋友关系未必好,在当今民主化程度提高、个人权利意识勃兴的情况下,导致亲子冲突的可能性很大,即如前面的案例。
民主-朋友型父母父母在逐渐增多。他们视孩子为有自我意志、个人权利和尊严的独立个体,自己生育孩子是自己的选择、决定乃至上天的礼物,自己对孩子负有养育之责并乐在其中,孩子并不因此欠自己,孩子是与自己平等的主体,平等对待,平等沟通,在涉及到孩子的人生选择、择偶、择业等大小事情上面,甚至遇到家里有什么事情需要做出决定时,征求作为家庭成员的孩子意见,允许孩子提出异议、质疑父母、与父母争论。
从有利于孩子成长、有利于亲子关系的角度讲,民主-朋友式的相处模式是最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从心理学的角度,指出民主制度是最有利于个人快乐、幸福的制度。我发现,家庭内部、亲子之间的民主沟通,同样如此。
家庭民主有利于子女个人独立、自主,学会批判性思考、表达、交流、与人合作,学会做决定、承担责任——作为母亲,我知道自己不可能照顾女儿一生,我也不想一辈子为她操心,那么,她必须有能力独立、自主,这是需要从小培养、操练的。如果我们以孩子还小、学习为主等这样那样的借口包办孩子的生活、介入他/她的大小事务、不给她历练的机会,那孩子独立、自主的时间就推迟了,成长的机会就被剥夺了。
很多年轻父母理论上认同民主-朋友式的亲子关系模式,实际操作中自觉不自觉还是落入了专制-粗暴的模式。这与自己大多数人自己也是专制型亲子关系的接受者经历有关,也与整个社会在思想、意识上的现代化进程未完成分不开。
亲子关系可以说是传统思想、意识、观念在当代最后最顽固的堡垒之一。不少的家长虽然不一定有“养儿防老”的思想,“传宗接代”观念也有所弱化,但是,如同前述案例中的父母一样,有意无意还是认为孩子从属于自己,也因此,在与子女的权力关系上,居高临下,以真理化身、领导者自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专制、独裁、霸道,对子女的权利认识不足、尊重不够,尤其在涉及子女学业、思想、人生方向、文化品位上,干预、控制过多,而由于态度、方式的原因,结果常常适得其反,还把相互关系搞坏了。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孩子在未成年时,处于知识、思想、认识、价值观形成阶段,如果父母能够给予良好的引领、指导,那对孩子时很好的。这对父母本身提出了要求,如果父母自身知识、思想贫乏,认识水平低、价值观不成熟,或者,如果父母说一套做一套,不能以身垂范,那么,也很难给孩子正面的引导,甚至可能被孩子视为虚伪之人,难以赢得孩子的尊重、信服。
美国心理学家对比了父母说教而不践行、默默践行而不说教与以身垂范和说教并重三种教子方式,发现第三种方式对孩子的教育效果最好。
“叛逆”,还是反抗
长期以来,亲子冲突一般被视为孩子对于父母的“叛逆”。我觉得这个概念可能掩盖了问题的实质,很多情况下,其实是孩子对身为父母的专制独裁者压迫和权利侵害的反抗,另一些情况则属于冲突。
厘清概念很重要,因为涉及到对亲子上方权利关系的认识、问题根源的认识,不同的认识,解决办法不同,结果也南辕北辙。
叛逆的观念预设了亲子关系的不平等,父母对孩子是居高临下的,是统治者,而孩子相当于父母手下的臣民、员工。孩子-臣民、员工不满父母-统治者的指导、命令、训示,属于叛逆;我的观念中,儿女和父母是权利平等、相互独立的个体,虽然父母有抚养、引领、指导孩子的义务,但是,对孩子的人格要有尊重,尤其随着孩子年岁、知识、智力、判断力的增长,要及时后退,否则,侵犯到孩子的独立、自主,那么,孩子就会感到受到干扰、压迫,就会反抗。
不仅大多数家长,就是很多专家,也认为叛逆-反抗是人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要经历的一个步骤。对此,我不表赞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都亲子关系都一定经历这个步骤,程度更是大相径庭。就我自己养育女儿的经验以及对那些亲子关系良好的父母和子女的采访,他们都没有经历过“叛逆”,原因很简单,父母开明、不过多管孩子、对孩子的学业、交友等控制不多。
如何克服冲突?有观念认为是自然而然的必经环节,消极等待它随着孩子年龄长大自然而然地过去;有人认为孩子“反了”,施以软硬各种说服、训诫和从经济到武力的各种处罚。仅仅从解决症状来说,这些措施对一部分孩子有效,不过,即便孩子在父母的高压下暂时退让、表面顺服了,却有可能落下亲子关系以及孩子的心理创伤,亲子关系品质可能长期甚至一辈子不理想。
我的建议是,当孩子开始表示对父母说叫的不耐烦、出言反对的时候,已经是在提醒父母干扰到了自己,那就是需要父母开始退后、放手的时候,只要父母不过多干涉、控制、要求、指责孩子,逐步给孩子民主、自由、管理权、决策权,相互尊重、独立,就不至于发生冲突、反抗。
我们和孩子什么关系
我们和孩子什么关系?我觉得想清楚这件事情很重要,对我们决定如何与孩子相处,有极大的影响。
独生子女的父母们太爱自己的孩子了,很多父母爱得忘了自己。我们民族曾经是祖先崇拜的,这几十年来,我们的民族已经变成了儿女崇拜。很多父母愿意为孩子去死,努力工作主要是为了供孩子上学,当然最终目标是帮助孩子成功,成功上好大学,成功找好工作。我们是成功拜物教徒。在痴迷孩子成功的时候,我们一些家长把成功当成了目标,孩子反而退变为实现成功的工具。无怪乎很多孩子不认可父母爱自己,他们朦朦胧胧地觉得父母敦促他们学习、成功,乃是为了父母自己、为了父母的面子,而自己,是学习和实现父母成功目标的民工。
我们为什么那样逼迫孩子学习、成功,哪怕他们并不情愿、并无需求?老实说,我觉得不少家长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是家族血脉传承的工具吗、是父母婚姻的粘合剂吗,或者按照金融学家陈志武先生的说法,是父母的退休养老方案?
我由衷赞同黎巴嫩阿拉伯诗人纪伯伦关于父母与孩子关系的观点。他说: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相见的。
如果父母不把孩子视为自己的附属品、不试图强加自己的思想、意志,那么,亲子关系就轻松、愉快多了;进而言之,我们要不要想一想,为什么像前面案例中的家长一样,不少的家长在孩子小学高段、初中已经在思想、认识上指导孩子、引领孩子力不从心,面对孩子越来越多的沉默以对、反对、反唇相讥?
我们可以责怪孩子不尊重自己、居高临下认为孩子“叛逆”,但是,并不解决问题,随着孩子的成长,情况可能越来越糟;我们却也可以反思,是不是孩子成长了,而自己知识过时、意识落伍了、沟通方式相应改变,解决办法,要么自我学习、提升自己,争取跟上、超过孩子成长的步伐,继续维持同孩子的对话、引领孩子,如果没有学习能力,至少能认识到自己的落伍、无能,因此保持谦虚,懂得闭嘴,那也不失明智,然后帮孩子做好自己擅长、孩子需要的事情。
要成功,还是要幸福
作为两种不同的亲子沟通模式,民主-朋友型亲子关系有利于建构亲子双方有距离的亲密关系,有利于孩子的独立、自主、个性养成,但是,在成功这件事上,很难说民主-朋友型沟通模式强过专制-粗暴型沟通模式,甚至,后者可能一段时间,特别是从孩子到小学到高中毕业、以考上大学为目标,说不定还有优势。专制有时候效率更高,这在国家体制中也是同样的。民主型家庭的孩子,是有选择、决定权的孩子,可能会在学习过程中心有旁骛,不一定把全部精力用于学习,甚至不一定全盘接收老师的教导,结果不一定成绩考得很好,虽然他们也可能觉得考好大学就是自己的目标,产生内心动力,结果也考得很好。
就读书-考大学这个目标而言,民主-朋友型和专制-粗暴型家庭的孩子成功比例可能不相上下,但是,就个人全面发展、情绪成熟程度、快乐程度、长远幸福而言,民主型家庭的孩子更有优势。
关键看我们要什么,孩子的成功,还是幸福?
看看民主国家和专制国家人民的精神气质,看看幸福指数全球排行榜,看看不同模式下孩子的精神风貌、与父母的关系,哪种模式更好,高下立判。
进而言之,成功有社会评价和个人主观评价之别。社会评价的成功,是一些简单、量化、物化的指标,上好大学、出国留学、找好工作、有钱、有地位、房子、车子。这些东西当然是好东西,不过,并不能直接兑换为个人的幸福,更不等同于个人的幸福。外人艳羡、自己痛苦的人多了去了。就如小木的父亲,在社会评价上,他无疑属于成功人士,但是,小木并不认同,且明确表示绝不会过父亲那样的生活、做父亲那样的男人与父亲,而父亲自己,也越来越怀疑自己的成功、成就感。
经济学家、幸福学研究者保罗.多兰把幸福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人生过程中的快乐感和目的感。幸福的程度取决于二者的均衡程度。成功只是目的感项下的一个部分。看到那么多社会评价意义上的成功人士并不快乐、更不幸福,我越来越怀疑我们是不是为追求成功付出了太多时间、精力、甚至尊严。
注1:本文系根据作者在成都易读学校家长课堂的演讲修改、整理。
注2: 作者是关系研究者、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