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货车司机的诸侯经济与山头主义

2016-10-23 Nemo 新潮沉思录



最近接触了一个项目,卖ETC。


背景是这样的:互联网行业的风向今年变了变,去年还在讲模式、闭环、用户量,今年一窝蜂变成了现金流、营收和利润;GMV刷的不厉害的VC大爷们不给钱。于是乎,老板们闭眼一想,“物流行业什么钱多?加油和过路费啊!既然我们招惹不起两桶油爸爸,那就卖ETC搞过路费充值吧!”


于是乎,便卖上了。




卖着卖着突然感觉不对劲了;ETC卡这玩意基本就是各省自己玩自己的,个别几个关系好的高速集团可能抱团玩一玩,结果就是全国一下子变成几个片区,不仅优惠额度千奇百怪,实操过程中的问题更加是此起彼伏:什么XX省全外包的系统三天宕机五次啊,XX省的钱充进去了不见了啊,XX省的业务人员偷奸耍滑撬墙角啊,不一而足。


在关起门来并把各路高速集团全家亲戚都慰问了一遍之后, 唯恐天下不乱的我又再一次地觉得这些事情好有意思。

 

其实也不是第一次碰上这样的坑了。




今年业界风向都变了之后,大家都在忙着转向。前段时间我们就一直在忙着向

轻资产的3PL(第三方物流即合同物流,是指在物流渠道中由中间商提供的服务)上面靠,靠从各路三方物流手上揽一些整车的生意,靠着APP发展这几年积攒的一些线下资源来过活,这也是互联网+物流现在的常态,也即所谓“下半场”。说两句题外的话,这件事情着实有趣,去年大家都觉得老子天上地下第一强无敌的时候,一个个都按照市面上故事大王的传统套路包装了一轮,然后要冲出去“去中介化”、“降本增效”、“革传统产业的命”,可现在都是“合作”、“共赢”、“共同迈向新生态”,冰天雪地裸身360度打滚求包养,变脸速度还是很快的,让人觉得还能够翻转五次。


其实一开始提了转型的方向之后,我当时年轻气盛,就兴高采烈地去撩了一轮制造业。毕竟在运力社会化并且大量过剩的当下,上游揽货能力其实是核心嘛。电销、陌拜、展会、行业论坛……搞了一轮之后,结果不是一开始就了无收获,就是运作了一段时间后便不了了之。头都被锤爆了之后,我也是好生挫折,更不免想,这是为什么?




去中介化、扁平化、数据导向、降本增效,其实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历来是物流行业的共识。现在拿这套理论出来骗骗人,不是把所有人都当傻子,就是在听的人都心照不宣而已。之所以现在一直在喊运作效率低下,继续升级,其实也还是要甩锅给“国情”。


接触过制造业物流服务供应的读者朋友会知道,现在找供应商,总少不了三姑六婆的参与,更是充斥着PY交易的味道。可能到最后这份活能够落到一家确实有服务实力的供应商来操作,但是其间历经的代理、转包的层层扒皮,以及实际操作中必须料理的各路土匪路霸,往往使得那些有实力的服务商劳心劳力一整年,也不过只能在票点上挤一点利润出来。即便现在大家都在讲程序正义,各路竞标会也很容易成为萝卜坑的走过场,或者干脆就是一点残羹剩饭留给孤魂野鬼们斗个你死我活的闹剧。这一切的一切,你可以说是封建主义的残留,可以说是“体制”不太体面,也可以说是商业的常态。


一个很现实的做法,大凡全国性的三方公司每一个分支机构都要做到见山烧香、见水拜佛,各地的负责人和当地物流行业的地头蛇们力求成为沆瀣一气的利益共同体,导致的结果就是,当我们谈到某一个地区的物流行业的时候,我们与其说是“德邦”、“顺丰”的生意,不如说是“苏北人”或者是“安徽人”的生意更有意义,也更能解决问题。


感觉是一个无趣的现实游戏。

 

吐槽了这么多,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一直都在讲土鳖国的物流行业太过离散,前十的大公司加起来也不过总体量的百分之个位数。快递这一个分支倒是依托于电商的发展,显得更加的集中化;随着终端的社会化发展需求以及菜鸟这样的公司的进入,甚至体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趋势。不过总的来讲,即便各地有各地的山大王,但是放眼望去都是一片散兵游勇,“孤魂野鬼”,“都是土匪”。这些公司涉及的层面还很原始,还大多局限在单纯的搬运工作当中,不仅运输服务本身也就堪堪达到了能用的程度,还远谈不上结构优化等要素,而且后台相关联的服务也非常薄弱,比如信贷类业务仅满足资金周转的需求,并没有为供应链上下游提高粘性,优化资金结构;再比如保险类也还显得千疮百孔,与朝令夕改的路政规定一样捉摸不定。


可是问题的关键在于,细致地分析一下新进的互联网产品的具体做法,和传统的物流企业操作模式并没有本质的不同。例如固定线路依旧依靠一纸总分包合同,还附带上了一些“平台思维”的异想天开,比如“只撮合不担责”之类的呓语;临时需求承袭自众包模式,滴滴和Uber为了满足特定区域和时间的活跃花费了多少精力和金钱?随着客单价的提升,这种成本只可能几何倍数提升;至于一揽子的金融服务,则是干脆就是草台班子,平均水平甚至还不如市面上已有的竞争对手们。此番导致的结果就是,越往后做,越像一个传统的三方公司,“终于变成了自己讨厌的那种人”。




那么,这是一个没有希望的领域吗?当然不是。


无需再言市场体量,也不用引用各路巨头的商业模式;所有关于未来的美好预期,其实正来源于现实的困难重重,毕竟一件事情若是没有难度,那也没有做的意义。其实两相对比来看,很容易发现,在传统的公司都能够尊重各地市场格局的情况下,后进的互联网公司身处行业边缘也就算了,还打心底里瞧不起行业内的玩家们,这就是有点自作多情,徒增笑尔了。大家受了那么多高等教育,收到资本市场那么多宠爱,看过那么多姿多彩的世界,其实是应该做出一点更有格局,更有深度的事情。




这就好像第二次世界大战,你无法用一颗原子弹炸出一个美丽新世界,也不能在风雪与严寒当中耗尽敌人最后的鲜血,那么就学习一下上一个成功团结“土匪,恶霸,下里巴人”的团伙,燃一把漫山遍野的星星之火如何?

啧,怎么想都是更加梦幻的要求。

 

土鳖国改开以来一直有一个很有名的现象,叫做“诸侯经济”;如果是熟悉地摊文学和出租车司机段子的朋友,也一定清楚一个名词,叫做“山头主义”。

这两个其实是差不多的东西。


物流行业的诸般景致,不外乎是二者的一个剪影。往大了看,全社会发展到今天,行各业有既得利益集团,有门槛,有规则,是社会变成熟了,以后会是平稳的上升期;往小了看,一个公司内部有派系,有山头,有争权夺利,也说明业务多元化了,有梯队了,更“商业”了。你觉得不好的东西,其实都是发展的副产物,端上碗吃饭,放下碗骂娘,是预设世界围绕自己转的幼稚病,也是弱者的表现。




业务发展不好的时候,大家就会坐下来甩锅。产品有想法,运营有想法,业务、研发也都有想法,但是大家总有共识,那就是要规避责任。于是乎,一个项目在最需要一致向外解决问题的时间点上却被无休止的困顿和争吵消磨了所有的精力,无论招收了多少业界精英,开了多少高的薪水,拿了多少机构的支持,都毫无疑问地变成一个“不攻自破的联盟”。


所以很多时候强调外部环境的恶劣是没有意义的;敌人还没出力,你就倒下了,这是更大的坑。这么多大公司,尤其是不少国企,各式资源予取予求,做出来的结果却往往差强人意,原因也无非是争权夺利,做得好做得坏与个人没有利益捆绑,甚至别人做得好对自身还有害,那也乐得给别人添点乱,看看热闹,听听笑话。


由此,剥离各种光怪陆离的情景,将尺度缩放到个人,总感觉落入了传统的既失利益与既得利益集团大循环的窠臼当中;“气人有,笑人无”,老祖宗如是说。如果在乎的只是事业本身带来的功名利禄,那么愈是上升,愈是难以弥合未来既定的迷思。


也即是说,理想的事业,是让你有诸事未尽的焦灼,让你有腹背受敌的急迫,让你有时命之违的不甘,也更有视内外为一物、与世为敌的独立自强。

   

 唔,装了半天成熟世故,结果还是绕回了满嘴鸡汤,笑~~    

 

   作者简介   

Nemo     沉思录小编   


段位太低,还爱逼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