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多炮塔神教怎样赞美国产航母?

杨爱红 新潮沉思录 2019-04-05

 

昨天我们又举行了送书活动,小伙伴们非常给力,不到一小时精选留言就已经超出一百条的上限了……还有很多稍晚的留言也非常精彩,可惜系统限制没办法放出来了,实在抱歉。不过不要紧,小编会一一给你们回复的。获奖名单明天出,后面我会把比较好的留言整理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另外本月还会有活动,请继续关注。


前天是国产航母海试的好日子,军迷朋友们都非常兴奋。今天我们请多炮塔神教教主杨爱红同学来忍痛夸一夸我们的第一艘国产航母。



新航母试航的消息传出来不到半天,《新潮沉思录》的编辑老师就找到杨爱红问:


  “夸航母的文呢?”


作为多炮塔主义者,杨爱红是有原则的,不能你叫我夸航母我就夸航母。怎样才能在不违背多炮塔主义原则的前提下夸一夸航母呢?



夸她的性能吗?


新航母的性能其实没啥好夸的:一是因为其本身仍然是过渡和应急性质的中间产品、远未达到中国海军目标舰的状态,载机量、出动率等各项关键性能指标也就“凑合着先用起来”的水平;二是因为关于其性能的介绍文章早已连篇累牍,杨爱红也写不出什么新花样来。


夸她的外观吗?


不不不,再怎么说她也是一条平顶船,其外观严重违背多炮塔主义的审美原则,杨爱红不可能昧着良心去夸她的外观。即便不考虑多炮塔主义的立场,按照通行的邓恩曲线理论,也罕有航空母舰能在外观上拿到及格分。



外观不能夸,性能不好夸,杨爱红绞尽脑汁,终于还是找到了两条线索。



第一条线索:关于年龄的简单算术


这里要先放一段视频,其内容是中船重工集团董事长、航母工程总指挥胡问鸣同志的访谈:


https://v.qq.com/x/page/p06520li5iy.html


在这段访谈里面,胡问鸣同志主要在谈中国的航母设计建造能力。除去老生常谈的“工业体系配套”话题,胡问鸣还透露了一个有趣的数据:“现在,一支研发设计建造的队伍已经历练成军,而且平均年龄在36岁。”


今年是2018年,36岁应该是1982年生人。如果是博士研究生毕业才参加工作,那么应该是2009年左右入职;如果是硕士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那么应该是2007年左右入职;如果是大学生毕业就参加工作,那么应该是2004年左右入职;如果是中学或职业学校毕业就参加工作,也早不了几年。



杨爱红虽然没有参与航母研发设计建造,但也身处船舶行业,“平均年龄36岁”这个数据很符合杨爱红日常的所见所闻。而按照“平均数高于中位数”的一般规律,新航母研发设计建造队伍中的多数人应该都还不到36岁,投身造船业的时间还得在2004年之后几年。这些简单算术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稍后再谈。



第二条线索:2008年前后中国造船业发生了什么?


今天杨爱红不打算讲故事,直接放统计图。以下统计图均依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数据进行制作。


第一张是2002年至今中国造船业历年完工量:



接下来是2002年至今中国造船业历年新接订单量:



然后是2002年中国造船业历年年底手持订单量:



最后是把上述三大指标放进同一张图:



(因为有船东弃船等特殊情况,所以上一年度年底手持订单量加本年度新增订单量再减去本年度完工量并不一定等于本年度年底手持订单量。)


可以看到:2008年之前,年新接订单量均超过了年完工量,年底手持订单量一路走高,至2008年底超过了2亿载重吨;2008年之后,除了2010年、2013年和2014年这3年,其余年份新接订单量均低于年完工量,年底手持订单量震荡下挫,2017年底已跌到8000多万载重吨,不及2008年巅峰期的一半。——2008年股价冲破300元人民币的“中国船舶”,如今已经戴帽挂星、成了“*ST船舶”……


为什么2008年会是中国造船业的转折之年?


2008年发生了很多事情,想必新潮沉思录的读者朋友们还记得“次贷危机”这个词。杨爱红此前不止一次地谈过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造船业的巨大影响,今天就不赘述了;这里只是要强调一点:新航母的研发设计建造,大背景之一正是中国造船业自次贷危机以来的长期不景气。


好了,差不多该得出结论了:


把上面这两条线索合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初步的结论:新航母研发设计建造队伍中的多数人,都是在中国造船业整体不景气的背景下投身其中的。一方面是造船业的持续不景气,另一方面是扩招后大批量走出校园的船舶专业毕业生,听说过“产业后备军”理论的朋友都应该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航母研发设计建造队伍虽然不用直接面对市场压力,但造船业整体的不景气也是会传递过来的。比如,负责航母最主要设计工作的701所(主体位于武汉),2013年的时候据说还向员工提供分房福利,武汉房价涨起来之后也没这一说了;比如,负责新航母最主要建造工作的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今年给的大学生起薪不到XXXX(据说这在大连还算凑合);还比如,传说中要建造下一代航母的XXXXXXXX公司,给的大学生起薪也差不多就这个数(这可是在上海!),并且,哪怕你是船舶专业全国排名第一的上海交大毕业的,XXXXXXXX公司也只跟你签劳务派遣合同——至于现场施工的工人,九成九都是劳务工、派遣工。


经过这样一番“努力”,中国造船业成功地把劳动力成本占比控制在15%左右。而作为对比,美国造舰业的数据是这样的:



与中国新航母吨位相当、早了差不多一年开始试航的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的成本在40亿英镑左右。虽然杨爱红也不知道新航母的研发设计建造究竟花了多少钱,但综合各方面信息来看,新航母相比于国外相近产品至少要便宜几十个百分点。——新航母虽然性能只能说还算凑合、外观也不符合邓恩曲线,但她真的便宜啊!


今天忍痛(各种意义的痛)夸了新航母便宜,最后还是要强调:杨爱红真的没打算黑XXXXXXXX公司啊!造船业的客观情况真的就是这样啊!下个月就要高考和填报志愿了,也不知道新潮沉思录的读者里面有多少高中生(或者高中生的家人朋友),总之欢迎有情怀的朋友投身“造舰强军,造船兴国”的队伍——注意啊,一定要真的有情怀!



 作者简介   

杨爱红    炮塔越多越革命 

 船舶工程师,信仰多炮塔主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