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大数据之下,你就是被“杀熟”的冤大头!

2018-04-27 Vista看天下智库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在Wezeit」

作者 @古咕咕


有这样一个笑话:某上市公司一员工,只要去公司附近消费,都要带上工牌,因为大部分商家针对该企业员工有九折优惠。有一天,他脑子一抽忘记带工牌了,结果,享受到了七折优惠。

“非要现实给你一巴掌才知道社会的虚伪,非要朋友背后捅你一刀才知道人心可畏。”你以为更近的关系,反而更贵,这就是典型的“杀熟”现象。

如果在生活中,你买朋友的东西被杀熟了,可能这辈子都不会想跟他来往了,因为他不仅辜负了你的信任,说不定还在背后嘲笑你:“看,这傻X,比别人买贵了还挺高兴!”你把他当兄弟,他却只想上你。

被朋友杀熟大不了绝交,但要是被电商杀熟了呢?

大数据时代,我们衣食住行的所有细节和偏好,早就被互联网公司一览无余,你爱吃川菜还是粤菜,平时穿什么样的内裤,消费水平是高是低,毫无隐私。电商比你更了解你,还会根据你的特点进行差别定价,这就是神不知鬼不觉的大数据杀熟。

最近,不少人发现自己被各大电商杀熟了。

先是 3 月底,有网友贴出了他和同事测试滴滴打车杀熟的情况,发现同样时间,同样出发点,同样目的地,价格竟然相差七八块钱。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之后,微博出现了大批滴滴杀熟的“证据”,声讨滴滴的声音也是此起彼伏。


针对杀熟质疑,滴滴 CTO 张博赶紧声明:价格差是受 GPS 精度影响产生的细小误差,滴滴打车价格不会因人、因设备、手机系统而异。“大数据杀熟”的行为以前没有,以后也永远不会有。

但是,声明是一回事,用户实际体验又是另一回事。声明没几天,还是有知乎网友@苏仨发现了杀熟操作背后的猫腻:同一手机,同一段路,滴滴越打越贵,而不同就在里程数上。

为了验证里程,该网友还专门来回打了四五趟出租车,证实里程就是 4.4 公里。

这个误差是不是也太大了点?

杀熟远不止滴滴,还有肯德基。

同样的会员专享价,左边就比右面贵一块钱

美团外卖。某豆瓣网友连续点了两礼拜的美团,觉得优惠力度小了,于是找了个不太用美团的同事,对比结果是同事的所有优惠都高 1 块钱。


虽然只是 1 块钱,但作为老顾客,不仅不会有更多优惠,反而还不如不常用的人。

饿了么外卖。同样一家店红包金额却因人而异。


淘宝以及天猫旗舰店。4 月 12 日,一虎扑网友用自己的手机和同事的手机分别登录天猫某旗舰店,发现同一款显卡价格相差 300 块钱。

这位虎扑网友说只是想揭露电商杀熟的行为,并不是针对这家店,所以我打了个码

无缘无故比别人多 300?于是网友去问客服,得到了这样的回答:


另一网友也在淘宝买耳机时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


以上只是一小部分,除此之外网友提名过的杀熟商家还有:

携程、飞猪(登录账号之前和登录账号之后,酒店价格不同);

京东 plus 会员、猫眼电影、淘票票(会员价比普通价格高);

奇艺 vip (从网页买和从手机买价格不同)。

基本上,只要你网购,就难以避免被杀熟或者被差别对待。一旦你被标签为“稳定用户”或者“有钱的 VIP”,你的价格就要比别人多上那么一点儿。

当然,大部分情况下,这个价格差不是很大,但是,这样的亏是不是应该白吃呢?

我想人们接受网购、热衷网购的原因之一,就是网购的价格比线下相对透明。在同一个网站同一个页面,我们绝不会想到价格会显示得不一样。正常情况下,买了 VIP 就应该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但事实却是:电商根据手头的用户画像,推断出所有人的消费习惯和水平,针对不同客户卖出不同的价格,最大限度攫取利益。

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想多花钱,从前出门买东西要货比三家,现在可能就得货比三号了。



讽刺的是,现如今电商使用的这点小伎俩,早在 18 年前,亚马逊就实践过一个月,并以轰轰烈烈的失败告终。

2000 年 9 月,亚马逊选择了 68 种碟片进行动态定价试验,根据潜在客户的购物历史、上网行为以及上网使用的软件系统,进行不同的报价。例如,某碟片对新顾客的报价为 22.74 美元,而对那些表现出兴趣的老顾客的报价为 26.24 美元。

这一差别定价策略实施不到一个月,就被细心的网友发现了。一传十十传百,大家纷纷对亚马逊口诛笔伐,有人甚至公开表示以后绝不会在亚马逊买东西了。同时,消费者和媒体指责亚马逊利用消费者隐私牟利,很快成为一次声势浩大的公关危机。

为了挽回影响,亚马逊的首席执行官贝佐斯回应,这只是一次为测试消费者对不同折扣的价格实验,亚马逊“无论是过去、现在或未来,都不会利用消费者的人口资料进行动态定价。”并对消费者进行了赔偿,公开道歉。

“杀熟”实验以全面失败告终,亚马逊因此也得到了教训。相比之下,2018 年,同样被杀熟的国人简直温柔多了——

“被杀熟还算不错了,就算大数据售假,你能怎么办呢?”




记得 2015 年,有人发了一个帖子,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名字叫《大数据之下,电商会把假货都发给谁?》

这个帖子提出不少电商陷阱,大意是说,电商会根据你的购买能力、退货率、收货地址等等判断是否给你发次品。比如:

1. 如果你消费水平在 100~200 元品牌,系统就判定你没用过大牌正品,那么发假货概率提高;

2. 如果你是一个从不退货的人,系统就会给你贴上“好说话”的标签,那么发假货概率提高;

3. 如果你生活在没有该商品专卖店的城市,系统分析你也没买过同类产品,那么发假货概率提高;

2015 年,当时有不少人质疑这篇文章的真实性。现在,虽然“大数据是否售假”仍待考证,但,电商利用大数据杀熟却是板上钉钉的了。如果再不抑制“杀熟”,我想全面“售假”估计也离我们不远了。

杀熟违反《价格法》,碰到杀熟怎么办?

电商杀熟,不仅仅是一个诚信问题,更是法律问题。

我国《价格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了“价格欺诈”问题。价格欺诈,即

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同时,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有关于“消费欺诈”的界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而其中重要的一项权利内容就是“费用”。

而根据《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第二条

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的。

属于价格欺诈行为。而杀熟就是价格欺诈的一种。

《规定》针对价格欺诈的处罚如下:

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进行价格欺诈的,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 5 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 2 万元以上 20 万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所以,碰上“杀熟”,除了在网上吐槽,你还可以保留证据,登陆 12358 网上价格举报系统进行举报。

可是,即便如此,在杀熟之外,仍有一个庞大的眼睛在盯着你。你的每一次点击,每一次搜索,每一次购买,都会成为构建你、分析这个人的砖石。在从前的纸币时代,匿名的货币保护了消费者,但现在,消费者处在前所未有的弱势地位中。




微在(ID:wezeit-daily)

大人不宜的宇宙新闻,感天动地的超正三观

有追求无节操的冷知识+新技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