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观察员 盾铁君 2018-05-30



比特币热度不减,“韭菜”们前仆后继,谁都期待自己成为收割机。


虚拟货币席卷全球,但凡能沾上“币”、“链”的概念,一些公司都会趋之若鹜。今年初,有着130年历史的老牌胶片巨头柯达公司,顺势推出了“柯达币”,两三天内,股价翻番。


老牌公司靠着虚拟货币概念翻身,更多的新创公司则是搭上顺风车,赚取名气和利益。2016年上线的“汗币”(SweatCoin)即是如此,它由英国初创公司Sweatco推出,从去年夏天至今,时不时登上iOS App Store及Google Play Store下载榜首,可见其人气。


SweatCoin(汗币)的兑换利率。(网络图)


中国的公司自然不会落后,5月21日,运动健身链GCC上线KKcoin交易所,运动健身链(GymChain)是融合运动赚钱的健身链项目生态,是全球第一个专注于运动算力落地应用的区块链项目。


各行各业都要掺一脚的虚拟货币,已经成为新一代风口,这些飞舞的“币圈”神话催生出一个又一个“奇葩币”,它们底是圈钱利器,还是掘金新贵呢?


今天流的汗,就是明天赚的钱


当你打开北美区App Store,会发现常常盘踞榜首的就是名叫“SweatCoin”(汗币)的健身类应用,研发团队还特意在后面加了一句“用汗液呼唤钱币”(Coin For Sweat)。


2016年,汗币在英国刚上线时,联合创始人Oleg Fomenko就向路透社透露自己的雄心壮志——“反正最后,汗币的汇率是要和英镑挂钩的”


汗币的创始人之一安东(Anton Derlyatka)表示,人们常常把减肥挂在嘴边,但是真正能够坚持的人不多,汗币成为一种有奖励机制的“减肥利器”。


你跑的每一步,都会成为“真金白银”。(网络图)


“汗币”的工作原理很简单,透过手机内的GPS定位及加速计,追踪用户的步数,每1000步等于0.95个汗币,根据兑换率浮动,大概每个汗币能够兑换0.05至0.06美元。


汗币可以在APP里兑换入驻商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比如瑜伽课程、跑鞋或者是游戏机,也可以捐赠给和研发团队有合作关系的慈善机构,或是转赠给其他用户。


英国人的脑洞很大,网友忍不住吐槽:“英国人得有多懒,才需要这种激励。”甚至有人疑问:“说起减肥,这应用难道不应该在美国上线吗?”——的确,它现在登上了北美iOS App Store免费下载榜首。


目前,已经有人公开交易汗币。仅在美国社交新闻网站Reddit的一则帖子里,就有上百人抛售或求购汗币,交易者表示接受美元、英镑或比特币支付,价格虽有浮动,但均价在每枚5-6美分左右。


为了避免用户摇晃手机“刷步数”,汗币将从手机上收集到的GPS信息和步数及其他运动相关数据进行比对,一旦有一项不符,汗币就不能被兑换。


“汗币”或许能够成为一种支付工具。(网络图)


在汗币刚刚出现时,福布斯曾经评论说,如果汗币获得足够多的用户,为了可能被当作支付工具,用在保险公司或者其他健康相关的企业中。


Anton Derlyatka强调,他们采用了防篡改的区块链技术来管理分配汗币,就像大家熟知的比特币一样。


奇葩烧不尽,“韭菜”吹又生


汗币刚刚出世,大家都觉得荒谬,如今,它的脚步要迈出美国、英国和爱尔兰,走向全球。目前,已经有超过4000亿步被转换成汗币。


但是,ICO天天有,靠谱的项目没几个,君不见,为了蹭热点,把名字都改成“链”的长岛冰茶不就“黄”了么?


在ICO接二连三的闹剧下,各种“奇葩币”涌现,其中一个就是代币名称为NMB的“嫩模链”ICO项目。


“嫩模链”由是一群“嫩模”发起的,初衷是想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解决嫩模产业链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嫩模链”公开的发起人照片被曝光是网上图片。(网络图)


ICO发起人表示,NMB的持有者可以“参与到嫩模产业当中来”,还能“优先获得改善基因的机会”,发起人甚至打出了“一币一嫩模”的奇葩口号。你也许会奇怪这是什么鬼,是的,小编也在疑惑,毕竟项目发起人公开的照片——明显是网上扒下来的。


但这并不妨碍NMB开展ICO。NMB在网站主页上直接放出自己的ETH钱包地址与二维码,堂而皇之地圈钱。


MLGB的自我修养。(网络图)


“嫩模链”的奇葩还赶不上“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基于区块链的现代行为艺术品”——马勒戈币。这个ICO项目介绍自己的代币:每一个马勒戈币都将绑定一个云端的“人工智能草泥马”,有自己的“性格和特性”。


这种把人当傻子、脑门上就写着“给我打钱”的项目还真筹到了钱。根据MLGB自己的披露的数据,MLGB早已完成了5000ETH的ICO。按照1ETH≈2000元人民币的当时平均汇率,MLGB轻轻松松就圈到了1000万。


薛蛮子曾经为MLGB站台,人品堪忧。(网络图)


国内的ICO乱象终于引来监管部门的关注。2017年9月4日,央行联合中央网信办等多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全面叫停通过首次代币发行(ICO)进行融资的行为。


但是“韭菜”们仍然一波接一波地往坑里跳。近日,深圳南山警方通报了一起“普银币”诈骗案,受害者超3000人,涉案金额约3.07亿元,最高单个损失约300万元。


“普银币”实际上是一个“区块链+茶”的组合骗局。普银茶业发布了数字货币“普洱币”,号称“全球首个本位制数字货币”,后改名“普银币”。


普银茶业对外宣称拥有一批价值10亿元的普洱茶,发行的“普银币”与实物资产对应,1枚普银币相当于1元人民币的普洱茶。随后,普洱茶业通过广告炒作等手法,哄抬虚拟货币价格,让投资人在交易平台买卖普银币以赚取差价。


像“普银币”这样的套路,依然在市场中混得风生水起。“凌晨3点钟”群在媒体上淡去,但群里一夜暴富的“白日梦”不会那么快沉寂。


对于“财富”不切实际的追捧,热度不尽,“韭菜”吹又生。


责任编辑:马潇潇


资料来源:Digital Trends、TechCrunch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