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7号院:胡同里的日常生活奇遇

主编徐杭 人在北京故事 2019-12-11


27号院,北京胡同文艺生活的地标之一。位于东城区内务部街27号。


我叫于歌,和朋友牛瑞雪,以及另外几名同事,共同运营北京四九城内这座,返璞归真,又与现代结合的四合院。


我是云南人,从小有个北京情节,我上的高中是云南师大附中,这所学校的前身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附设学校”。


于 歌


西南联大由三所学校组成,两所都在北京。当年西南联大迁来以后,我们高中所在地附近的文化巷、文林街一带,活跃过很多名人名家,包括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沈从文、汪曾祺等。闻一多殉难的地方,就在高中附近。


所以,从小我就觉得跟北京特有渊源,特别喜欢北京文化,喜欢胡同,尤其迷恋那个鸽哨声。


高中时候,老师带我们来北京游学,爬长城,看北大、清华,参观各种博物馆。特别开心!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那天,我正好赶上!当天,我们背着老师,偷偷跑出来,步行好几公里往天安门走。


一路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汽车里的人,都把车窗摇下来,和行人挥手。行人也向车里挥手,街道上一片欢腾!广场上更是敲锣打鼓,人山人海!


那个夏天的北京,特别热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于是,我就特别想来北京读大学,可是后来阴差阳错,去武汉读了大学。


没来成北京,心里就落下“病根”了。毕业之后,我还想继续深造,就去法国留学。


2008年,奥运会举办那天,我刚刚到法国不久。学的是文化创意产业,艺术管理方向。



2011年年初,我回国时,带了一个法国朋友,也想让她了解中国文化。当时,我经停北京写论文,想找一位本地人,给法国朋友做向导,就认识了现在的先生。2012年,我在北京定居下来。


那之后,我的法国干妈也来到北京,她是个摄影师,1965年就来过北京,还给周恩来总理拍过照。她对胡同文化特别喜爱。简直到了痴迷程度。她自己逛,认识了我们现在的同事小丹,还有各式各样住在胡同里的朋友。这样,我对胡同就越来越感兴趣了。


 2013年,我在留法期间的同学牛瑞雪联合了我和另外一个朋友,共同发起“北京ONE国际艺术周”活动。



刚开始第一届,我们还是在美术馆里举办。2014年,我跟牛牛建议,我们不能再在美术馆做艺术节了,美术馆是一个封闭的“白盒子”。


我们要做更有文化生发的艺术节,我们得到城市的核心,有生活、有故事发生的地方。对我们来说,北京文化肌理最密集的地方,就是胡同。胡同就像这座城市的掌纹,随着它的变化,会有好多故事在里面。


城市的命运、建筑的命运、家族的命运,全都盘根错节在里面,慢慢发散开。活动要跟城市的肌理紧密结合。


我俩就决定,要在胡同里做艺术节。



在那届艺术节期间,我们做了很多突破性的小项目。比如:路灯下读诗。


在国子监那边,路灯一亮,我们就在路灯下开始读诗。本想是文艺青年的活动。


没想到,好多经过的路人,都参与了。有一个民工大哥,他放工的时候,正好经过。他非常认真在旁边看,这是在干什么,看着看着,他懂了,这是读诗。


他就把手头的烟掐灭,说我可以读一首吗?他读了一首诗,虽然口音有点重,听不太懂,但这一参与的举动还是非常动人。


还有老奶奶,带着小孙女经过,也参与了。小孙女读了首童谣,老奶奶读的是很有时代特色的,啊!……祖国!那样的。



这类活动,活化了在地的文化氛围。当地居民会踊跃的加入进来。


我们还用商店的橱窗,演了皮影戏。是现代皮影,由法国艺术家和小丹他们合作的。


一开始,有个胡同里的阿姨不太高兴,出来说,你们这个扰民,不能在这放音乐。看到此情景,站在路边的观众就说,嘘……


示意让她也看,看了一会,她说,姑娘,这真好呀!你们以后常来演。小朋友们也非常喜欢。



我们就用特别轻巧的方式,把艺术带到日常生活里。我和牛牛给它定义为:日常生活奇遇。


那年之后我们开始有点名气了。好多文化创意,公共文化项目、演讲,开始邀请我们参与。


当时,朝阳门街道正好想做一个新型社区文化中心,可以把胡同文化激活,让文化能够更新。这个文化中心,可以成为一个界面。吸引更多年轻人进来,让老年人和年轻人交流,让本地居民和外来参观者交流、融入。


他们觉得我们这个团队,有这个能力,于是向我们发出了邀请。



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每次我们举办艺术节期间,居民可以有文化链接,但是艺术节之后,这种联系和互动就断裂了。


我们也特别希望能够有一个固定场所,可以做持续性的文化和艺术项目,让参与的人和人之间产生更深入的关联,大家一起做一些事,创造共同的回忆。共同回忆这件事,对人和人是非常重要的,能建立起情感链接。


所以,我们很乐意接受了这个任务。当然,公共文化服务,不是一两天能做起来的,需要按年计算。我们想真正扎根在一个地方,跟这里的居民互动。像一块文化磁石,不同的人在这里“搅拌”,产生化学反应,生发更多好玩的东西。



2016年9月10日,在朝阳门街道的支持下,朝阳门社区文化生活馆(简称27号院儿)正式开始运营。


它位于内务部街,西侧是民国著名散文家梁实秋的旧居,东侧是卢森堡驻华大使馆,现今唯一还在胡同里的使节驻所。里面也是民国时期的老建筑。再往东是北京二中,历史悠久的名校。


我们这个院子有十间屋子,每个屋子用一个字,概括它的功能。我们策划沙龙讲座、市集、主题日、嘉年华。


周一到周五,白天满足在地居民的文化艺术活动,周一到周四晚上,给一些公益组织。周五至周日,针对全年龄段的活动,4至90岁,都能来。



经过一年多的运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我们,愿意到我们这里来组织或者参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非常多的故事。

 

刚开始运营的时候,我们也遇到过很多困难,跟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在地融合就是我们需要面临的第一道难题。


我们的团队很年轻,相当于是外来新移民。之前没有跟胡同里的居民,有过深刻交流的经验。胡同里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彼此会有一个磨合期。



北京人有北京人的理,有北京人的规矩,胡同里就更是了。包括公共空间的分配,都有他们自己的理。你要对他们友善,才能建立情感链接。


刚来的时候,多少会有点摩擦。我们做文化活动,会有点声音,免不了有点吵,街里街坊一开始对这个有点抵触。比如有个邻居奶奶,因为嫌我们吵,就和我们发生过不太愉快的对话。


但是后来,我们试着见面和她打招呼,一句:您好!就能化解很多矛盾。但凡有什么好玩的节目,我们也会主动邀请周围邻居来参与。



此外,在磨合的过程中,我们有一个“守护神”——闫大爷。


27号院儿开幕的时候,他就在我们这工作,负责安保。我们跟他特别亲,他是老北京,以前在这一片住了好多年。


他人特别热情,对我们这些北漂的孩子,特别心疼、照顾,很多与在地文化融合的方法和途径都是他教给我们的。


他跟这条街道的许多街坊特别熟,给我们介绍胡同里的情况,告诉我们胡同居民有什么生活习惯,该怎么相处。甚至包括怎么跟胡同里的人打招呼,“唉,来啦!”“您忙着那。”

 

除了努力融入在地文化之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如何更好地成为胡同文化与参观者之间的界面。


“四合院参观说明书”这个项目就是我们的一个尝试:为了让前来参观的人更好地了解四合院,我们把整个院子当作展品,在不同位置做了二维码,一扫码就知道,原来这里有垂花门,这个地方是抄手游廊,这是西厢房、这是东厢房,相关的文化介绍就放在里面。

 


为了做好老一辈和年轻人们之间的交流界面,让年轻人们更好地了解胡同老年人们的生活状态,我们邀请合作方做过一个叫做“寂寞奶奶”的艺术项目。


采访了两位住在我们胡同里的奶奶。其中一位奶奶姓杨,已经八十多岁了,心态却特别年轻,朋友圈里管自己叫小仙女,打扮得时髦又可爱,经常来参加活动。


我们做过一个活动:梦境实验室,一个法国艺术家做的,他在世界各地收集人做的梦,把在法国、德国,收集的梦,带到中国,放给中国人听。再把从中国收集的梦,带给外国人听。


这个法国艺术家,在胡同里采访,遇上了杨奶奶。杨奶奶就给他讲了自己的梦。从那天起,杨奶奶就挺上瘾的,没事就来27号院儿,小于呀,我今天又做了一个梦,我来给你讲讲我的梦。


杨奶奶参加“民国派对”


杨奶奶还参加了我们办的“民国派对”,她特别喜欢和帅气的年轻人跳舞。杨奶奶特别乐观,爱交朋友。

 

除了在地居民,之外,我们的邻居还有外国友人和北京二中的师生们,我们也喜欢能够和他们有更多的互动。


有一对外国夫妇,老是带着小女儿来玩,我就特别好奇,你们住的近吗?她说,卢森堡大使馆。另外,我记得卢森堡大使全家也来观看过我们的现代舞表演,大使夫人非常热爱舞蹈艺术。



北京二中的学生,也经常来参加活动,老师也会来,下下棋,写写书法。社会实践课,学生还来给我们打扫卫生呢。

 

27号院儿,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寻人”,有好几次,我们都把失散多年的朋友,师生,重聚在了一起。


在公共的机构,必然有重逢,必然有新识。我们经营27号院儿,所有人聚在一起,每个人都有一股力量,每个人背后都有很好玩的东西。希望更多的朋友,加入到我们当中,一起为胡同文化的传播,奉献力量。





徐杭,作家、出版人,人在北京故事主编

著有《泡菜韩史》《生煎日本现代史》《有趣韩国》

微信:xh248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